中日本科医学教育的比较

2013-01-31 17:15张吉翔董卫国朱俊勇杨子荣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院校本科生

张吉翔,董卫国,朱俊勇,杨子荣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享受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必须满足时代的需求。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思考,一批高等医学院校也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医学教育课题。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医疗环境与我国相近,本文对中日两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情况进行了比较,希望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一、学制与招生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学制为6年。在日本,报考医学院校的考生较多,但录取人数较少,日本共有80所医学院校,每所院校每年招生100名左右,共招生8360名左右[1],竞争激烈,难度较大,因此生源质量相对较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学制设置为5年,部分院校有7年本硕连读、8年本硕博连读。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相对多一些,每个院校每年招生在100-500名不等,且根据国家扩招政策,招生人数每年增加,但随之生源质量在下降。

二、教学改革

(一)基础与临床教学。

日本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两个方面开始对本科生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尝试。但为了加强临床教学,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临床能力,部分院校通过减少或者压缩基础教学课时和内容的方式目前尚有争议。另外,“楔形”教育在日本医学院校之间开始普及,“楔形”教育是指将专业课学习楔入基础课学习当中,提前开始专业课学习,并在高年级重新对一些基础课程复修,这样既能满足低年级医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望,也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需求,同时将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教学计划统一起来,就某一器官、系统和组织等从生理、组织胚胎、系统解剖、病理等方面横向集中讲授。

我国一些高等医学院校虽然在本科生基础和临床教学改革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但受到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深度不够,力度不强,决心和信心不大,不能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未能突破基础加临床的“分担式”教学模式的限制,即两年半基础教学,一年半临床教学和一年临床实习的模式。

(二)样板核心课程(the mode core curriculum)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将一直推崇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到“培养临床能力型”的教学模式上来。结合西方的医学教学改革经验,日本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开始逐步推广样板核心课程和“PBL”教学模式。从2001年4月起,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供全国各医学院校参考应用[2]。样板核心课程的实质就是要课程之间的联系系统的进行课程整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挑选和改革,重点在加强临床教学,其总体目标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根据2005年的调查,日本有66所医学院校已经实施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3]。另外,日本一些医学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始追求教授内容新颖化、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从根本上革新了教学理念、学习理念。PBL教学法病案是线索,问题是平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偏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只充当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角色。其设计思路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PBL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它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量当场暴露,并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另外它能锻炼学生文献检索、逻辑推理、查阅资料、总结陈述等多方面能力。1990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率先实行了PBL教学法,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紧跟其后,其中79所医学院校中有63所(80%)已将PBL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另有13所院校正在计划之中,各医学院校PBL教学时段不同,但所有PBL方案均为与讲座相结合的杂交型。PBL在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4]。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对本科生临床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开始重视起来,率先引进了PBL教学方法并进行大力地应用和推广,随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对PBL教学方法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体制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模式。对于如何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和推广PBL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问题,这需要一批高等医学院校和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及一些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科研能力培养。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部分院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机制。本科生的科研培养计划被作为必须课安排到第四年进行,各院校首先向每位本科生介绍各个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导师及实验员的科研方向,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实验室安排导师介绍自己的实验研究,并与本科生相互交流,本科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导师和相应的研究方向。然后在导师安排和指导下,本科生进行一些简单实验以熟悉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及设备。之后本科生通过对实验的熟悉和文献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每周实验开始前本科生都被要求汇报自己本周试验计划,并且实验室将定期举行研讨会,会上学生向导师和其他实验老师汇报自己实验进展,听取导师意见并进行总结。第四年结束后,院校将组织专家以答辩的形式对每位本科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本科生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5]。

我国教育部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比较重视,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并且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设立自己的基金支持本校学生的科研项目。本科生首先需要自行联系一位或多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作为自己项目的导师以及数名本科生形成科研团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内容、时间、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并向学校组织的专家团进行汇报,经专家审核通过后学校发放经费开展项目,项目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中期,专家组将对项目实行情况听取本科生汇报。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并须向专家组递交结题报告书,专家根据审核该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来决定是否给予结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作为必修课,而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大大限制了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但随着国家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和在资金投入上逐年增加,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会参加到科研项目中去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四)临床技能培训。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见习一般在第四年,实习在第五年。由于在第四年、第五年仍然穿插着基础课程学习,所以临床见习和实习周期相对较长。日本法律规定未获得医师资格的公民禁止进行医学操作。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只能在学生和学生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模拟医生与病人进行操作。这明显限制了本科生对临床诊断技能和操作方法的掌握。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的出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经过培训后的正常人在临床教学或考试中充当病人,医学生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相应的诊疗操作,病人做出相应的表现,整个过程中,模拟病人担当了评估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我国,第三年下学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临床见习在第四年与专业课一起进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十分严格,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部分可以在病人身上进行,但随着2002年4月4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举证倒置”的观点提出以后,患者的权益开始得到充分维护的同时,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资源缺乏的问题也凸现出来[6]。临床技能培训也从科室走进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SP教学法开始推广和应用。但由于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充当模拟病人而且培训资源缺乏,目前只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少数院校开展,且大多数是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 Patient,SP)的形式进行。

(五)临床实习。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要求本科生在第五年开始进入临床实习。平均为40周,共计1100学时左右。从2005年12月开始,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经过临床技能培训后,必须通过公共成效考试(The Common Achievement Test,CAT)考试才能进入临床实习。CAT包括计算机考试(Computer-based testing,CBA)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根据样板核心课程而定[7]。日本的临床实习分为三种:诊疗见习型、模拟诊疗型和诊疗参与型。日本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以诊疗参与型为主。住院医师与实习生组成诊疗小组,实习生参加实际的日常诊疗活动中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各高等医学院校对实习生采取观察记录、共用考试和OSCE进行考核。其中半数以上学校采取网络版医学测试(National Board of Medical Examination,NBME)进行[8]。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临床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医学院校本科生一般第五年进入医院实习,时间为一年。实习采取轮转制,学生轮流在各科室实习,每个科室实习三个星期左右。在各科室实习期间,实习生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并参与到带教老师所在的诊疗小组中,且实习生需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病史询问、病历书写、病人处理和一些常规操作。在每科室实习完毕后,经过出科考试,带教老师给予评定并提出意见,然后科室负责人给予评定合格后,实习生方可转往下一个科室实习。在一年实习结束后,实习医院根据实习生表现,给予评定,评定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六)成绩考核和学位授予。

日本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六年末自行举行考试,一般为书面考试,也有OSCE形式,但考试内容不同,通过考试者将会颁给学士学位。

在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五年结束后组织考试。大多数院校都有自己的规定,一般要求在五年内各科考试平均成绩及格、实习合格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后安排。

在日本,当年毕业的本科生可参加当年举行的国家医师考试。国家医师考试一般在每年的2月举行,时间为3天,要求必须有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的证书才能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多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必须正确80%以上,选答题根据当年形势而定。考试合格者后授予国家医师执照。根据日本厚生省颁布的法令,强制要求所有获得国家医师执照者参加毕业后临床培训(mandatory postgraduate clinical training)或称住院医师培训。毕业后培训一般为期2年:第一年培训内科(不少于6个月)、普通外科(不少于3个月)和急救医学(包括麻醉);第二年培训儿科(不少于1个月)、妇产科(不少于1个月)、精神医学(不少于1个月)和社区医疗服务(不少于1个月)[9]。培训机构分为独立医院、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独立医院为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可单独负责毕业后临床培训,而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必须联合培训。经过毕业后临床培训后,他们可选择攻读研究生而进行专科培训成为一名专科医生,也可以直接进入社区作一名全科医生。

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在第五年1月份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被报考的高等医学院校院校录取者,可于本科毕业后进入该院校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未参加“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和参加考试但未被录取者可选择参加临床工作。选择参加临床工作者可在所选择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学习,并参加“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临床操作部分,两部分均通过者,相关部门授予医师执照和处方权,准予参加临床工作。近年来,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结合国外经验,形成了系统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北京为5年,上海为3年。2013年起,我国将全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培训者颁给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受训者通过“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后方可参加临床工作。

总之,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模和体系,建立了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更加重视本科生临床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比较成熟的医学改革经验。我国和日本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教育有着明显不同。而且我国正处于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吸收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具体实际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索,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能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成功的医学教育改革之路。

[1]张文承,曲 智.中日两国医学教育特点浅析[J].日本医学介绍,28(12):571-573.

[2]路振富,孙贺一.日本最新确定的医学教育模式—“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简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5):58-59.

[3]Kozu T.Medical education in Japan[J].Acad Med,2006,81(12):1069-1075.

[4]金 刚,蔡振东,卓冬兰,等.日本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50-451.

[5]吴 江,陈吉华,Masayuki Okazaki.日本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3-24.

[6]刘象辉,解振平,杜乐勋.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新特点[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2):65-66.

[7]汪 青.日本的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7,5(2):84-88.

[8]刘 杨,曲 智.日本医学教育中临床实习的现状与特色分析[J].日本医学教育,2005,26(12):573-574.

[9]耿景海,韩大勇,申玉杰.迅速变革的日本医学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1):104-105.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本科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