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课程整合后的按系统进行集体备课方略初探

2013-01-31 14:34郭庆峰郭劲松张东华杨立斌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研室集体教学方法

郭庆峰,郭劲松,薄 红,崔 莹,张东华,杨立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在2005年开始实施基础课程整合以后,成立了临床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研究组,经过分析、对比、学习和研讨,制定了临床课程整合方案,确立了呼吸、消化、循环、血液、泌尿生殖、神经等十大系统课程[1],并于2008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七年制和临床医学本科中实施,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教研室之间交叉内容较多,出现讲课内容重复,知识结构分散,个别教师临床相关学科的知识不能讲透彻,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问题,单独以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及教学各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2],学院于2011年初开始组织不同教研室的教师,按系统进行集体备课(简称系统集体备课)。

一、系统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

系统集体备课是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由教务部组织同一系统的不同教研室的授课教师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前进行。

二、系统集体备课的方法

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经调研,将教学督导、教研室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出授课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和临床课程整合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学大纲的认知、教案书写、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理论教学和课间见习教学方法、PBL教学、学生考核、不同学科交叉内容等方面。针对问题,由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提出建议,然后大家集中讨论,进行提问答疑。

在学院系统集体备课后,系统所涉及的各教研室按照教学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室集体备课,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并通过钻研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和重点[3]。

三、系统集体备课的实施

1.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讲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特别是课程整合的部分,如呼吸系统疾病的肺炎、肺结核,包括成人和儿童,二者之间有相同的方面,也有各自的专科特点,授课教师一定要将教学大纲吃透。

2.备教案。重点强调几个方面:教案要项目完整齐全,有学期授课计划;教学内容要详略得当、有重点难点标记、有新进展内容;教学方法设计要注重师生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设计要恰当,并体现现代化;要有教学时间分配设计;字迹要工整正确,层次清晰、有双语词汇。

3.备多媒体课件。强调几点注意事项,一是颜色对比度,建议蓝底白字或白底黑字,不要颜色多样化,在电脑上看比较清晰明了,但在教室投影幕上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楚;二是做到图片清晰效佳,有的教师准备很多图片,如X线、CT等,建议准备典型图片,同一类型的典型片不宜过多,在同一张PPT上放置1-2张图片,放置过多,学生观看效果不好;三是文字精炼清晰,文字不宜过多,要简要、精炼,突出知识主干线即可;四是如果教师掌握计算机水平好,可以增加动态模式图、视频录像短片等。

4.备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强调“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就是一次理论授课中,通过讲解3-5个病例,来引出整堂理论授课内容,这些病例可以相关联或不相关联,简单易懂,病例分别侧重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病例设置的数量和所关联的知识点,可以根据讲课内容自行设定,总之,通过讲解病例,引导出所要讲授知识要点。注重师生互动和启发式教学。

5.备课间见习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应为学生积极创造临床见习机会,提倡“以病人为基础的临床见习教学”,同时可以灵活运用理论讲授、示教、实践、模拟教具、电教等各类教学方法,临床见习每次时间为4学时(200分钟),建议基本模式如下:见习前讲解;学生分组进病房询问病史和查体;学生回示教室书写并报告病历摘要;请学生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说明每项检查的目的,由指导教师提供相应检查项目的结果;学生归纳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等;指导教师讲评并总结当天见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每一名学生,只看一名病人,但同时可以了解多个病人的情况。

6.备PBL教学。强调教师在PBL教学授课中作用,一是课堂引导作用,保证讨论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二是教师评判作用,同一堂课不同授课教师之间要充分沟通,保证课堂评价及循证报告评分的公正、公平;三是教师总结作用,PBL教学内容不做课堂理论授课,学生只是授课前对相关章节进行预习,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PBL授课结束后,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穿线”,明确重点、难点、考点。

7.备考核,完善试题库建设。成绩考核可分为课堂考核、见习考核及试卷考核。系统授课教师要明确考核方法和考核手段,明确考核知识要点,根据教学大纲、讲授内容及学时,参与试题库建设,淘汰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试题,添加与教学要求相符合的试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病例分析题等,分数视试题情况及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自拟。

8.系统授课教师交流与研讨。教师交流与研讨是集体备课中的重要环节。不同学科的授课教师之间可相互沟通,弥补不足,完善讲课内容;探讨授课方法;针对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点,明确讲课范围;也可根据讲课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等。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肺结核的讲授,儿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的教师就要充分沟通,阐述学科特点,充实讲课内容;在循环系统疾病中,原安排心脏神经症、心血管疾病的溶栓和抗栓治疗的单独讲授,经讨论将其融合入到冠心病等疾病的讲授内容,避免重复讲授;心脏疾病原讲授2学时,教师认为讲课内容比较多,课时少,根据学科要求增至4学时。

四、系统集体备课的体会

1.通过系统集体备课,针对原有临床课程整合的系统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添加,使其更加趋于合理,进一步完善了临床课程整合体系。

2.解决了临床课程整合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不同学科讲课内容重复问题,提高了临床课程整合的精炼度。

3.解决了专科细化,不同教研室的教师能够通过沟通,了解对方学科对同种疾病的认知,特别是疾病的治疗和新进展。提高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水平。

4.加强了授课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对教学大纲的认知、规范教案书写、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效果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5.更新教育理念,推行新的教学方法。“以病例为基础的理论教学”和“以病人为基础的临床见习教学”配合临床课程整合的系统授课,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益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4],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和综合分析能力。此方法通过实践,颇受学生欢迎。

6.强化了PBL授课教师在PBL教学过程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精神,建立循证医学的理念。

7.授课教师参与试题库建设,使试题与教师所讲内容相呼应,避免了教考分离所带来的弊端,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8.有效地发挥群体的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作用,并能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5]。

[1]张东华,郭劲松,曹德品,等.临床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93-794.

[2]黄启林.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J].卫生职业教育,2004,10(8):33-34.

[3]牙彩林.集体备课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2):75-76.

[4]张东华,郭劲松,曹德品,等.临床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93-794.

[5]李建美,卢竞前,潘丽萍,等.集体备课在心内科教学中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07,20(8):1347-1348.

猜你喜欢
教研室集体教学方法
我为集体献一计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趣闻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