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近况

2013-01-31 14:12:34董秀焕高尚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石韦海金沙金钱草

董秀焕 高尚社

(1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濮阳 457000;2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 451460)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泌尿系结石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往往继发于肾结石,尿道结石往往是膀胱内结石随尿流冲出进而梗阻所致。肾结石在泌尿系统结石中占居首位,在我国南方沿海省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20~50岁年龄段,结石的位置常见于肾盂内,约占80%。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没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大多为单个,左右侧发病大致相似,双侧输尿管结石占2% ~6%。临床多见于青壮年,20~40岁发病率最高,男于女之比为4.5∶1,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最多,约占50% ~60%。输尿管结石之上尿流均能引起扩张积水或梗阻,并危及患肾,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膀胱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发生于男性。原发性膀胱结石多由营养不良所致,现在除了一些边远山区多发于婴幼儿外,已不多见。继发性膀胱结石主要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随着寿命的延长此病也逐渐增多。另外结石容易发生于有尿道狭窄、膀胱憩、异物包括长期引流导管和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等患者[1-2]。本病以腰痛、血尿、尿出砂石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突然发生肾绞痛,出现腰部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沿同侧输尿管向膀胱、会阴以及大腿内侧放射;可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绞痛间歇期可出现肉眼血尿,结石随小便排出,大多数结石要在X线或B超检查时才能见到[1]。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砂淋”、 “石淋”、 “血淋”等范畴[3]。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叶章群[4]报道,本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 ~5%,治疗后10年复发率高达50%。其具体形成机制尚未明确。西医研究表明,种族、职业、地理环境、气候、饮食结构、遗传等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密切相关[5]。中医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湿热下注论 李桂芝[6]认为,肾主水,肾虚气化失司,湿浊停聚,蕴而化热,湿热蕴久,煎熬尿液,遂成砂石。结石阻塞尿路,气机升降紊乱,气滞不通,故腰腹部绞痛,甚至随冲气上逆而恶心呕吐;热灼血络,迫血妾行,故尿血;湿热相合,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郭香云[7]认为本病多由嗜食肥甘,情志不舒,郁而化火,湿热内生,蕴结于下焦膀胱,复与尿中沉淀物互结,日积月累,结聚成块而致。也即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若饮食不节,喜怒无常,虚实不调,则脏腑失和,致肾虚而膀胱热也。”“淋之为病,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肾气通于阴,阴,水液下流之道也。膀胱为津液之腑,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淋涩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便出少起多,小腹弦急,痛引于脐。”明确说明膀胱热盛,尿液为热所灼,结成固体物质,加之肝气郁滞,所致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何德虎[8]、江亮[2]、李茂玲[9]等均认为本病系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发而为淋。若湿热蕴积,膀胱气化不利,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则为之石淋。郝俊卿[10]认为本病乃湿热于气血交阻,壅塞水道,通降失利,络脉不通,则可发生绞痛。

1.2 气滞血瘀论 刘爱真[11]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瘀而致。由于湿热蕴结,气机不利,致气滞血瘀,虚热夹杂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蕴结为砂石而成,久病则伤及血络,致气郁血瘀血淋而成。江亮[2]也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本病的关键。此类患者临床上多见腰部或下腹部阵发绞痛,或有血尿,或仅见腰或少腹胀痛,尿涩滴沥不尽,症状时轻时重,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等症。

1.3 脾肾阳虚论 赵冠英[12]、王立民[13]等认为脾肾阳虚是导致本病的关键,肾气虚弱,导致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是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肾气旺盛,尿中沉渣自然容易排出;肾气虚弱,推动无力,气化不利,尿中沉渣易沉积于体内而为结石。李世旭[14]等认为肾结石以肾阳不足为本,肾阳不足推动无力,体内浊液经肾脏滤过时停留于肾而发为结石。

1.4 阴虚津伤论 李群林[15]等认为本病有为数不少的患者是阴虚津伤所致。也即《丹溪心法》曰:“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泌尿系结石多由湿热引起,病初多实,病久则虚实夹杂。李淑英[16]、庞文妃[17]等也认为本病多为津亏热竭而至,阴虚津伤是其主要病机。

1.5 热蕴血瘀论 连建共[18]等认为本病多因热蕴血瘀而致。由于湿热蕴结,气机郁滞,湿热下注,热盛伤络,络破血溢,炼津成石,瘀阻下焦而致疼痛。叶伯鑫[19]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热血瘀,临床上出现腰腹痛、血尿等症状时并非结石形成之时,而是瘀积日久乃成。清·郑寿全所著《医法圆通》中说:“治砂石贵以清洗为先,而化气之品亦不可少。”故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结石的重要内容[20]。

2 治疗大法

2.1 中医汤剂治疗

2.1.1 清热降湿 利尿通淋 何德虎[8]常用中药八正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瞿麦20g,萹蓄20g,海金沙30g,鸡内金20g,石韦15g,车前子20g,川牛膝10g,甘草6g。有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腰痛甚者加川楝子10g;伴肾盂积水者加泽泻。治疗48例,总有效率为95.83%。郭香云[7]常用石韦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葫芦巴15g,琥珀2g(冲),石韦30g,冬葵子15g,虎杖12g,白茅根30g。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沈志刚[21]常用十味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王不留行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石韦20g,怀牛膝10g,泽泻15g,滑石10g,柴胡10g,白芍15g,车前子15g。治疗40例,总有效率87.5%。万继松[22]常用自拟中药房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车前子各15g,石韦、六一散各12g,黄柏、山栀子、瞿麦、萹蓄、枳壳各9g,木通6g。治疗31例,总有效率为93.54%。

2.1.2 清利下焦 化瘀排石 连建共[18]等常用三全饮加味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30g,黄芪30g,茯苓15g,石韦15g,赤芍15g,地龙10g,牛膝15g,杜仲15g,桑寄生15g,砂仁10g。治疗84例,总有效率为88.09%。张鲁豫[1]常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海金沙、威灵仙、车前草各30g,鸡内金、石韦、冬葵子、香附各15g,萹蓄、瞿麦、川楝子各10g,大黄6g,芒硝6g(另包,冲服),甘草3g。治疗104例,总有效率为92.30%。万继松[22]常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郁金10g,鸡内金20g,白芍30g,延胡索10g,滑石20g,川牛膝10g,地龙6g,白术20g,木香10g,甘草10g。治疗46例,总有效率为93.5%。杜晨升[23]常用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40g,海金沙30g,炒鸡内金10g,香附20g,车前子15g,五灵脂15g,冬葵子15g,白芍40g,穿山甲珠8g,石韦20g,通草8g,炙甘草10g,治疗125例,总有效率为92%。王倩[24]常用自拟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海金沙30g,鸡内金15g,茯苓15g,金钱草30g,竹叶6g,滑石15g,萹蓄15g,瞿麦15g,泽泻15g,川牛膝15g,大黄10g,王不留行15g,三棱15g,莪术15g,甘草6g,石韦15g,杜仲10g,车前子10g,路路通10g,硼砂6g,芒硝6g~10g。方中配套用芒硝和硼砂两味药,芒硝性味咸寒,功能泻下、软坚、散结,故能溶石排石;硼砂性味甘咸凉,《本草经疏》曰此药“其性柔五金去垢腻,克削为用,消散为能。”治疗98例,总用效率为93%。

2.1.3 温补脾肾 缓急止痛 吴秀娥[25]常用自拟方中药排石丸治疗,药物组成:核桃仁250g,冰糖150g,香油80g,鸡内金20g,金钱草100g。其制备方法按常规制法浓缩为丸。本品核桃仁,其性味甘、温,归肾、肺大肠经,有补肾、温肺、润肠之功能。冰糖味甘,能补、能和、能缓,调和脾胃,补养气血,缓急止痛。金钱草利水通淋,解毒消肿,止痛[26]。鸡内金有消食积、止遗尿、化结石之功效[27]。该药能促进平滑肌蠕动,改变结石的浓度,使结石变形易于排出。且本品口感好,所用原料大部分属医食同源,疗效稳定。治疗44例,总有效率为84.49%。

2.1.4 行气活血 通淋排石 刘爱真[11]常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药物组成: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0g,三棱10g,莪术10g,没药10g,泽泻10g,金钱草30g,瞿麦10g,海金沙10g,鸡内金10g。本方行气活血,通淋排石,经临床验证,效果良好。王楚乔[28]常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15g,石韦、王不留行各12g,三棱、莪术、穿山甲、枳壳、乌药、川牛膝各9g,川厚朴6g。本方行气化瘀、兼顾清热利湿、化石通淋,方中加用三棱、莪术、穿山甲、枳壳、乌药等行气化瘀,软坚散结药,以利结石滞留处炎症吸收,粘连松懈,瘢痕软化,改善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促使结石移动和排出。治疗38例,总有效率为92.11%。

2.1.5 温肾健脾 通淋排石 王立民[13]常用黄芪金琥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60g,核桃仁20g,金钱草30g,海金沙 (包煎)30g,鸡内金20g,金砂牛 (研末冲服)10g,郁金15g,琥珀 (冲服)3g,地龙15g,牛膝20g,木香 (后下)5g。方中重用黄芪60g,补气行水;核桃仁补肾固精;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金砂牛、地龙清热利水,化石通淋,促使结石顺利排出;木香具有解痛、抗菌作用,并有轻微利尿作用;郁金行气解郁止痛,牛膝补肝肾导水下行。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行水、清热溶石、排石通淋之功。治疗78例,总有效率为94.9%。李世旭[14]等常用自拟温阳溶石汤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5g,郁金15g,桂枝20g,柴胡12g,木香10g,萹蓄20g,石韦30g,滑石15g,川牛膝15g,延胡索12g,白芍12g,茯苓15g,甘草6g。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清热利湿,消石排石[29];萹蓄、石韦、滑石利水通利排石;柴胡、木香行气,川牛膝引石下行;延胡索行气止痛;甘草配芍药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气、清热利水、消食排石之功。治疗36例,总有效率为94.44%。

2.1.6 清热利湿 行气逐瘀 顾勇[30]认为泌尿系结石多是下焦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所致。治疗宜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常用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海金沙 (布包)各35g,鸡内金、郁金、滑石 (布包)、猪苓各20g,泽泻、牛膝、王不留行、冬葵子各15g,大黄6g。治疗66例,总有效率91.0%。石红梅[31]等对膀胱湿热型,常用白茅根、车前草煎水代茶饮,并辅以薏苡仁绿豆汤治疗,效果良好。蔡文[32]等常用四金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60g,郁金30g,海金沙 (包)30g,鸡内金50g,石韦20g,冬葵子15g,炒白芍30g,仙鹤草20g,白茅根60g,车前子 (包)30g,玉米须15g,延胡索15g,甘草10g。本方可清热祛湿、通淋排石、活血止血、缓急止痛。治疗80例,总有效率为88.75%。赵喜连[33]常用三金三川汤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60g,海金沙30g(包煎),鸡内金15g,川牛膝30g,川红花10g,川楝子10g。治疗32例,总有效率为94%。

2.1.7 补肾利尿 通淋排石 张凤云[34]认为肾输尿管结石多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灼炼津液而成,其发病除与地域、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外部因素有关外,与病人自身的状态关系密切。当病人肾气虚弱,气化功能低下时,可使代谢废物淤积而成结石。《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通令闷绝。”指出肾虚膀胱热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张璐《张氏医通》曰:“宜清其积热,涤其砂石”。因此,本病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根据中医“标本同治“的原则,在着重清热利湿、通淋碎石排石的同时,宜注意补肾虚扶正气,使排尿功能趋于正常。常用自拟益在肾通淋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桑寄生30g,冬葵子18g,菟丝子30g,鸡内金15g,海金沙30g,金钱草30g,紫菀24g,石韦12g,瞿麦12g,车前子15g,威灵仙 20g,枳壳 12g。治疗182例,总有效率为93.94%。

2.1.8 清热利湿 行气健脾 董秀焕[35]等认为本病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治宜清热利湿、通淋利尿、行气化瘀、补益脾肾。常用自拟中药方金海石合剂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60g,海金沙40g,鸡内金30g,滑石40g,车前子40g,乌药20g,延胡索20g,黄芪30g,甘草12g。治疗580例,总有效率为94.66%。

2.2 体外碎石疗法 自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问世以来,因其非侵入性接触或成功治疗大多数结石而被广泛应用。胡永红[36]采用上海曙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MS-ESWL-V型B超定位水囊式体外震波碎石机,所有病例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治疗原则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远后近,先急后缓,冲击电压8~9.5KV,频率1.0~1.5次/S,冲击次数1000~2500次,除肾结石碎石前做出凝血时间,一般无需作其它特殊准备,ESWL结束后常规应用氟哌酸抗感染,安络血、维生素K4止血,中药排石汤10天,多饮水多运动。二周复查,必要时重复冲击碎石。治疗400例,经一次ESWL治疗成功者250例 (62.5%);二次碎石成功者80例 (20%);三次碎石成功者26例 (6.5%);四次碎石成功者30例(7.5%);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7.5%。张孟骏[37]治理本病常采用体外碎石结合中药,机型是低能量MZESWL-V型机,加服自拟中药清热散瘀汤,药物组成:虎杖12g,牛滕20g,急性子15g,沉香粉 (冲)3g,金钱草、石韦、茜草、海金沙、六一散 (包)各30g,枳壳10g,芒硝 (冲)6g。治疗82例,治愈率为70%,而对照组治愈率仅为16%。陈平[38]治疗本病采用美芝jI-108B型碎石机,治疗80例,总碎石率达98%;3月结石排净率达95%以上。刘平[39]等常用深圳惠康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HK.ESWL-109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辅以口服自拟中药排石汤,药物组成:石韦12g,车前子15g,瞿麦15,滑石30g,甘草6g,冬葵子15g,牛膝12g,乌药15g,白芍15g,小蓟15g,延胡索15g,柴胡15g,金银花15g,猪苓20g,白术15g,山萸肉20g。治疗309例,总治愈率为96.12%。

2.3 足部药物疗法

2.3.1 足部药物外敷 程爵棠[40]等常用附金膏治疗,药物组成:熟附子15g,金钱草30g,泽泻10g,熟地黄20g,滑石15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20g,以葱白捣烂绞汁,调和成膏状,外敷两足心涌泉穴上。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验之临床,效果显著。

2.3.2 足部药物洗浴 程爵棠[40]等常用苎麻金黄汤治疗,药物组成:苎麻根60g,海金沙30g,金钱草、生大黄各15g。用法:上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5~1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浸泡1~2次,10次为1疗程。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稳定。

3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不仅方法多样,而且疗效稳定。除上述治法外,有医家报道,中医针刺疗法可刺激人体内啡呔生成,提高痛阈并能增强输尿管蠕动,针对不同部位结石,针刺相应穴位对排石具有明显作用[41]。刘中生[42]认为对肾功能尚好且无严重肾积水的单纯尿路结石可尝试大量饮水,配合运动疗法,可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43]。总之,深入开展中医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观察,进一步筛选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验方,完善和规范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辨证论治体系,是当前中医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和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坚信,随着中医药治疗本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医药诊疗本病的水平必将大幅度得到提高。

[1]张鲁豫.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结石120例[J].光明中医,2011,26(5):1016.

[2]江亮.浅述泌尿系结石中医特效疗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3):167.

[3]胡旭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60-61.

[4]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13(19):44.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27.

[6]李桂芝.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54例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99-100.

[7]郭香云.尿石症的辨证论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44.

[8]何德虎.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3):98.

[9]李茂玲.泌尿系结石中医分型论治[J].光明中医,2011,26(12):2535.

[10]郝俊卿.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证体会[J].中医药研究,2001,17(2):16.

[11]刘爱真.行气活血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12.

[12]梁光宇,杨明会.赵冠英教授治疗尿路结石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50.

[13]王立民,宋晓红.黄芪金虎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15.

[14]李士旭,张建伟.温阳通利法治疗肾石病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1,26(11):2248.

[15]李群林,李颖平.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J].2004,1(11):82-83.

[16]李淑英.辨证治疗石淋20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3,22(3):41-42

[17]庞文妃.芍药甘草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初探[J].光明中医,2011,26(5):1064.

[18]连建共,廖辉陵.三金饮加味治疗尿路结石8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5):33.

[19]叶伯鑫.沉香在泌尿系结石中的临床应用初探[J].光明中医,2011,26(10):2120.

[20]吴立峰.泌尿系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J].黑龙江中医药,2008,4:28-29.

[21]沈志刚.十味排石汤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0):1199.

[22]万继松.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6 例[J].光明中医,2011,26(4):730.

[23]杜晨升,张黎敏,陈东.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尿石证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1,26(11):2247.

[24]王倩.芒硝和硼砂组方治疗泌尿系结石98例[J].光明中医,2010,25(4):700.

[25]吴秀娥.排石丸治疗尿石症4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4):355.

[2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2000:147,226.

[27]吕广振.中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9.

[28]王楚乔.辨证分型治疗上尿路结石94 例[J].光明中医,2010,25(6):995.

[29]王再谟,傅荣周.现代中药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209.

[30]顾勇.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3):175.

[31]石红梅,李秀元,张瑜,等.泌尿系结石的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23.

[32]蔡文,黄志华.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39.

[33]赵喜莲.三金三川汤合坦索罗辛治疗尿路结石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127.

[34]张凤云,张凤莲,陆伟玲.综合疗法治疗肾输尿管结石18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58.

[35]董秀焕,霍本栋,孙景利,等.综合疗法治疗尿路结石580例[J].光明中医,2010,25(10):1817.

[36]胡永红.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4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0):1206.

[37]张孟骏.体外碎石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8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8):857.

[38]陈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30.

[39]刘平,刘瑜.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5):1050.

[40]程爵棠,程功文.足底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81.

[41]党治军,杨培功,章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的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6):59.

[42]刘中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32.

[43]王心培.关于中医治疗结石病的点滴思考[J].光明中医,2010,25(9):1712.

猜你喜欢
石韦海金沙金钱草
海金沙——林下少见日,蔓草自碧然
有柄石韦药材UPLC特征图谱研究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石韦原植物、药材品种考证
方草寻源——海金沙
石韦
金钱草醇提水沉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28
施肥水平对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金钱草外敷治腮腺炎
农家之友(2017年3期)2017-03-27 05:23:41
清利湿热通淋的海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