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文主任运用芎归汤经验

2013-01-31 14:12:3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汤化裁阻络蜈蚣

王 洁

(大连市中医医院,大连116013)

张天文主任运用芎归汤经验

王 洁

(大连市中医医院,大连116013)

芎归汤;中医药疗法;头痛;面痛;张天文;老中医经验

张天文主任是大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从事脑病科相关疾病研究40余年,张天文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普济方》芎归汤基础上加细辛、白芷、蜈蚣,名为加味芎归汤,临床上用于治疗证属瘀血阻络型头痛、面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阐述如下:

1 加味芎归汤方义

张师所用加味芎归汤为在芎归汤基础上,根据头痛、面痛特点加味而成,芎归汤来源于《普济方》引《通真子秘方》,药取川芎当归两味,原为散剂,主治妇科产后诸病。张师根据长期治疗脑病科相关疾病的经验,根据瘀血型头痛、面痛特点,加细辛、白芷、蜈蚣,名为加味芎归汤。本方组成简单,但君臣有列,佐使分明,方中以川芎为君,用量可20~30g,性味辛温而气雄,功善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善于理气活血搜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气行则血行,故瘀血可解,现代药理研究,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当归养血活血,性柔而润,是为臣药;细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有较好的祛风止痛的作用;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疗瘀血头痛,面痛,蜈蚣有祛风解痉,善于搜风通窍、制止疼痛的功效,为治疗久病入络、瘀血阻络诸病之要药;白芷芳香上达,祛风止痛,而善止阳明经头痛、面痛。此方为基础方,临床还需根据具体特点而化裁。

2 加味芎归汤治疗瘀血阻络型头痛

头痛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且多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疼痛剧烈,发作不易控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医头痛,西医上多属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范畴,辨证准确是临床疗效的前提。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风邪入脑,瘀血阻络,肝经风火,肝阳上亢,痰浊蒙窍,精血不足皆可导致脑的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而致头痛。《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无论风、寒、痰、湿等病理因素均可致脉络不通而形成瘀血。故临床上无论新病、久病,凡有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为跳痛、或有头部外伤史或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均可应用加味芎归汤化裁治疗。

病案举例:张某,女性,41岁,左侧头痛4年余,以左颞部为甚,性质为刺痛,痛处固定,时常发作,多于劳累后或月经期频繁发作,发作时需服去痛片方能缓解,多次查脑CT,脑电图均未发现异常,因欲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来诊时证见: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剧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平素经期下腹坠痛,经血色暗,有血块,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证属瘀血阻络型头痛,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方取加味芎归汤化裁:川芎30g,当归15g,细辛5g,白芷10g,蜈蚣2条(研末冲服),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5g,香附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2次口服,每次150mL,服药1周,头痛好转,继续服药1个月,后期方药中酌减川芎用量,而加生地黄、麦冬等养阴之品,防川芎辛燥伤阴,症状完全缓解,随访一年未有复发。

3 加味芎归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面痛

面痛,即以眼、面颊部位发生以放射性疼痛、烧灼性或刀割样疼痛为特点的一类病征,又被称作“面风痛”、“面颊痛”。多发于一侧,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多见。中医面痛相当于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以三叉神经第二支、第三支同时发病者最多。祖国医学认为,面痛的发病或由外邪侵袭,盖头面部为一身阳经之会,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颃,手三阳经筋会于角,若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手足三阳之络,闭阻经络,气血郁滞,不通则痛;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疼痛乍发乍止、举发不时。或由情志郁结,肝气失调,郁而化火,肝火上犯,以致面部疼痛,如烧如灼。而本病多反复发作,多年不愈,而终致气血亏损,脉络瘀滞而作痛,故而临床以瘀血阻络证型最为多见。临床辨证要点:面痛剧,痛如电掣或刀刺样痛,痛处固定不移,面色暗滞或肌肤干燥或甲错,舌暗,或有瘀点,苔白,脉弦,或沉细或涩。凡符合辨证要点的面痛均可应用加味芎归汤化裁。

病案举例:王某,女性,48岁,右面部发作性烧灼样疼痛2年余,以右侧下颌部为主,遇凉加重,洗脸吃饭讲话均可诱发,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为原发性,给予卡马西平口服,疼痛有缓解但未消除,且顾虑药物副作用,故而来诊,来诊时证见:右面部疼痛时有发作,为烧灼样疼痛,反复不愈,痛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纳差,夜寐欠宁,舌质紫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涩。证属瘀血阻络之面痛,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取加味芎归汤化裁,川芎30g,当归15g,细辛5g,白芷15g,蜈蚣2条(研末冲服),元胡10g,桃仁15g,红花15g,白芍20g,赤芍15g,酸枣仁20g,生熟地黄各15g,远志10g,甘草5g。日一剂水煎服,每日3次口服,每次150mL,服药10天,面痛好转,改为每日2次服药,继续服药2个月,随证加减,症状完全缓解,随访2年无复发。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1.095

1672-2779(2013)-01-0135-01

张文娟

2012-11-24)

猜你喜欢
汤化裁阻络蜈蚣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基层中医药(2022年5期)2022-10-24 01:27:12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由“蜈蚣”引发的思考
启蒙(3-7岁)(2019年5期)2019-06-27 07:25:04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4
小蜈蚣穿鞋
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气血两虚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7年3期)2017-02-25 21:41:16
Combien de pattes a donc cette chose ?
蚯蚓与蜈蚣
茯苓导水汤化裁治疗悬饮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