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医院中蒙医科,鄂尔多斯 017000)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是由于年老体弱,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或慢性劳损,劳累闪挫或外伤而致经络受阻,气滞血瘀形成。分为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疼痛期和以肩关节活动障碍和 (或)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的粘连期。影像学检查早期肩部无明显变化,病程久者可显示骨质疏松和 (或)钙化。手法推拿与自我锻炼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有效措施。现将我院2008~2012年收治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67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38例;年龄42~65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46天,最长9个月,平均6个月;均为单侧发病。
1.2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或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所致。②年龄在42~65岁之间,有急性或慢性肩周疼痛,夜间为著,常因气候变化及劳累而疼痛加重,肩关节活动障碍。③肩关节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内旋、外旋均受限,部分肩部肌肉萎缩。④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变化,病程久者可有肩袖钙化和骨质疏松,钙化斑的形状、大小、密度均不定。
1.3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肿瘤转移者。②合并心脏、肝肾、血液系统严重原发疾病不能耐受治疗者。③严重精神失常和意识障碍者。
1.4治疗手法第一步:充分放松。患者坐位,采用掌揉、拿捏、滚法作用于肩前、肩后、肩外侧,充分放松肩关节周围肌肉,一般放松时间为10min。第二步:摇肩松解法。此法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耐受程度选择幅度不同的,进行循序渐进的肩部缓慢环形摇转运动。由于摇转的方法、幅度不同,术者根据情况站立于患者对侧、后侧、侧方等不同方向,手握患者的肘部、前臂部、腕部、手部做正反方向的缓慢环转摇动。第三步:对抗扳肩松解法。此法是与患肩活动时的疼痛方向做反方向的上扳动作。当肩关节外展受限时,行外展扳法;肩关节上举受限时,行上举扳法;内旋受限时,行旋内扳法;内收受限时,行内收扳法。要领在于当肩关节运动至疼痛位,术者有阻力感时,稍停片刻,以巧力寸劲做快速扳动,如粘连得以松解,可闻及“嘶嘶”声。第四步:对抗拔伸松解法。此法较为简单,术者立于患肢侧方,双手分别握其腕部和前臂上段,使肩关节外展至45~60°位时,肩部彻底放松,术者逐渐用力牵拉,患者身体向对侧倾斜,持续约1~2分钟。第五步:牵抖松解法。术者立于患肢侧方,双手握住患肢腕部,使肩关节外展至45°~60°位时,肩部彻底放松,用适当力度牵拉,停止片刻,随即做快速、较大幅度的上下来回抖动,进行3~5次,术毕[1]。上述整套手法约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施行第二步、第三步时患者较难忍受,故指导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其进行有效的肩关节锻炼。
2.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肩部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略有改善。
2.2临床疗效痊愈18例,占27%;显效38例,占57%;有效11例,占16%;总有效率100%。
肩周炎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疼痛可向颈部和肘部放射,夜间疼痛加重,有时痛醒,而肩关节活动受限并不明显。此期若能适当治疗和功能锻炼,可以很快痊愈,否则,随着病程延长,肩关节疼痛相对减轻,而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日益加重,以外展、内旋、外旋最为严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此期单纯针灸或功能锻炼难以康复。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已发生广泛粘连,并且患者为了护痛,缺乏有效锻炼,所以必须配合推拿手法来帮助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只要患者坚持治疗,治愈率可达100%[2]。但推拿手法也有它的缺点,在治疗中患者会有较难忍受的痛苦,疗程也较长,医者劳动强度较大,而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只能在疼痛范围局限时给予封闭治疗来缓解疼痛,当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时却无有效的方法。
[1]杜福辰.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J].颈腰痛杂志,2008,29(1):80-81.
[2]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