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郁证研究的思考
——古今郁证病机探讨
高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根据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进展,探讨古代郁证病因病机的发展与演变,现代实验研究、病因病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等方面总结了郁证的研究,古代对郁证具有较全面的认识,有成熟的治疗方法,其优势显而易见。现代对其本质的揭示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运用动物造模也得到同行广泛认同。
郁证;中医病机;古今医理
由于古今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心理社会因素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郁证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在实验研究、病机治则、临床治疗等方面对郁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1.1 郁证理论溯源 郁证之概念最早见于《内经》的五气之郁,金元朱丹溪从病机着眼推而广之创六郁论,明清时期则进一步阐释了外感内伤诸因素均可致郁,注意情志致郁的复杂病机,据五行理论从脏腑病位突出五脏之郁,使郁证理论得以发展,趋于成熟完善。
1.2 郁证病机演变
1.2.1 五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的五气之郁,即五常之气太过不及郁而可致土郁、木郁、金郁、火郁、水郁之发。天地运气失常太过,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影响人体脏腑使之易受病邪入侵,即五脏气机的运行失常是郁证的病理实质。
1.2.2 六郁 以朱丹溪首创“六郁”为代表。朱丹溪在五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颇有价值的论说。戴云:“郁者,结聚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得升,当降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郁证的病因病机可由情志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等因素使人体气血怫郁而产生郁证。故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可致气血郁滞是郁证之病机。其病位同李杲观点一致,认为脾胃为升降之枢,脾胃之气不得升降,五脏及周身之气血均不能通达调畅,故《丹溪心法·六郁》云“凡郁皆在中焦”。
1.2.3 七情致郁 《内经》首先把情志不畅作为郁证发病的原因之一,《灵枢·口问》:“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后世陈无择提出“郁不离乎七情”,创立了七情致郁学说,强调情志致病因素在郁证发病上的重要性。一旦情志不遂,太过与不及,皆可引起五脏气机壅滞,升降失常。情志变化与五脏失和及郁证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强调七情失常既是郁证发病的直接原因,又是郁证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由此重视七情与心关系最密切。
2.1 实验研究 近年对郁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免疫分子水平以及生物化学方面着手,力求从微观角度来揭示疾病本质。如乔氏在研究中对肝郁研究提出应区分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论点”[1],随后探索经前期综合征(Prementrual syndrome,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的建立和模型评价指标。模型评价指标采用表情行为定性分析与血尿单胺类神经递质(肾上腺素、5-羟色胺)水平毛细管电泳检测、性激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水平放免检测。模型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的特点,受试猕猴月经前呈现近似该病症的临床表现,血尿中的性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发生变化。借助肝气郁造模技术条件和评价指标,复制再现人类该病证的猕猴动物模型,由此提出肝主疏泄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性激素有关的假说,将能揭示PMS肝气郁证发病机制。针对肝郁证动物模型陈氏等[2]采用夹尾应激加肾上腺素注射法复制肝郁证模型,观察诸脏之病。选到肝郁证模型大鼠T、B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Ig M水平显著降低,而灌服柴胡疏肝散可明显预防前者的升高,对后者的降低却无明显影响,认为肝郁证淋巴细胞活性增强,IgM水平降低,疏肝治疗通过降低淋巴细胞活性而发挥作用。
2.2 病机证治 现代中医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并对郁证病因病机和证候的论述和认识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尤其是对郁证治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2.2.1 提出两证 阐释机理 乔氏对肝郁研究提出应区分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论点”,认为肝郁证形成的主因是与情志有关。提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的观点。其机理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使肝失疏泄,即疏泄太过为肝气逆,疏泄不及为肝气郁,疏肝解郁是郁证治疗中首要的一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肝主疏泄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科学假说。
2.2.2 明辨虚实 气血兼顾 刘氏[5]谓无论郁久而病,或病久生郁,均当先辨虚实。实证者治以疏肝顺气为主,虚证者治以养心益气、宁心安神为主。但无论虚实,治疗皆重气血,取血府逐瘀汤之义,以柴胡、赤芍配桔梗、枳壳、牛膝,使上中下三焦贯通,气血同求,气行血活。王氏[6]认为郁证可引发妇科并症,其发病是因为精神因素的异常干扰了妇女的生理周期,所以治疗上应采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原则,他将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及四逆散三方合并作为治疗妇科郁证的基本方剂,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阶段周期性用药,适应证包括郁证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郁证伴功能性子宫出血、郁证伴痛经。
前贤对郁证病的研究注重郁证与五脏关系,探讨五脏皆有郁病。具体地说,情志病变部位落实到具体的脏腑为心藏,丹溪六郁病变部位在中焦,《内经》之五郁病位在五脏。
现代研究注重多学科交叉,现代科学技术已引入医学领域提供技术平台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研究,注重功能结构并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来探讨藏象微观实质。同时发展了郁证理论,提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的观点;更加明确了肝气郁和肝气逆两证为肝疏泄失常的始发证,借鉴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分子技术揭示肝疏泄失常的微观机制。也就是说,探察内脏阐明机制是由象测藏建立的传统藏象学说向现代藏象理论飞跃的必由之路。临床上不拘泥前贤,随着时代变革、生活方式变化,大胆创新,不断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和多学科技术的相互渗透为研制新药提供技术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前景。
[1]乔明琦.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客观指标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3):23.
[2]乔明琦.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理论思考[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5):42-49.
[3]钱会南.郁证源流考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3(1):55-56.
[4]吕黎明.郁证探微[J].江西中医药,1999,2(30):56-57.
[5]刘霞.郁分虚实,治从气血[J].黑龙江中医药,1997,(1):6-7.
[6]王鸿翔.中医论妇科郁证并治[J].科学中国人,2000,9:31-32.
[7]陈松,李家邦,朱双罗,等.肝郁证T、B淋巴细胞活性改变及疏肝治疗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2):7-8.
[8]鲁兆麟.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057
1672-2779(2013)-06-0082-02
��张文娟
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