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娟
[作者通联:华中师大一附中]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摭谈
陈文娟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上的框架虽然已经搭建起来,但在策略上却未真正研究落实到位,导致很多情况下师生的活动并未充分挖掘也并没有体验到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如果不及早对此加以调整,整个语文课堂乃至学科将在不知不觉中“沦陷”。
众所周知,教师的要求越清晰明了,学生在开展小组学习时就越能避免行动的盲目性。以古诗教学为例,如果老师将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整首诗的学习任务一开始就根据教学目的将大目标分解开,交由不同小组承包,课堂上各小组竞相亮相,各组学生操作起来不仅重点突出,还能激发由竞争带来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而面对每一个子题,如何确定入手方向,组员再如何分工以及展示形式、课堂互动方案、目标预设等任务,教师都必须事先对小组长进行单独的“业务指导”,在课下做足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重点辅导各小组内部心有余力不足的“学困生”,建立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自信心,再做好少数“消极分子”的工作。新课程理念不光要深入“师心”,还要深入“生心”。要让学生做,更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笔者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古诗文选修本)一单元的小组学习策划过程中,鼓励各小组就自己承包的诗歌篇目进行朗诵方案的制定,又专门私下指导一位从不显山露水的男生提高朗诵水平,帮助他一炮打响。这以后,该同学逐渐改变以往在组内的边缘地位,很有热情地参与到组内的活动中来。
日常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往往喜欢以招标或摊派的形式将学习任务事先孤立下发给某学习小组,交代由该小组带领全班同学学习,结果却出现承担者呕心沥血、旁观者“视而不见、听而无感”的尴尬情景。究其原因,应当在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负责心理——对课堂建设不负责任,对自身发展不负责任。这样的一种剥离状态,会使整个学习过程形同虚设。
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全员预习关的设置及通过环节,对预习反馈要提出自己的目标,要求小组设计必要的互动环节,为推进课堂学生思维的双向流动做好铺垫,找准、突出、把握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提高课堂效率。
如笔者在《六国论》小组学习时,以文言字词疏通、检测的形式要求学生全员预习课文。课堂小组交流时,让大家相互核对,向主讲小组提出疑问,主讲人在老师的点拨下,做出正确答疑之后,又带领同学们清理文脉,读出气脉,所有环节推动顺利,最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大家就苏轼父子不同的《六国论》主张提出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饱满、高效又有余味。
在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说”往往是被高度重视的事情,“听”则常常被忽略,造成“不会倾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包括老师不会听和学生不会听两方面。一个会“听”的老师,应该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始终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动用脑子,适时张开嘴巴。不但能通过用心倾听明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认知推断特点,对学生的思维状态心里有数;同时,在小组课堂展示时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并敏锐捕捉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及时加以点评、更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倾听,包括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点评,适当记录,整理笔记。从而有效获取信息,参照自己先期预习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前后比照审视,再有针对性地对别人的成果进行评价,在肯定与补充完善甚至纠正中实现共享与提升、创新。
笔者有幸于今年暑期去英国某语言学校听了一次英语语言常规训练课,对其中的一些做法深表赞赏。教师让各组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宣读其英文短文写作内容。每位学生宣读完毕后,教师便在黑板上列出他行文中的精彩语句一二处、重点错误一两个,甚至还有发音不准的单词,提醒全班同学关注,帮忙纠正。完毕后再进入下一个学生作品。四位学生组长当众接受检验后再下去组织本组内部成员照此方式一一过关。教师则挨组巡查,不失时机抓住倾听到的问题的中心点,给予肯定或帮助。一堂课下来,每个成员都在倾听与评价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扎扎实实,毫不虚夸。
[作者通联:华中师大一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