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

2013-01-31 08:58王玫武刘永连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办学校企

王玫武,刘永连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

王玫武,刘永连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确保校企合作健康蓬勃的发展,关键是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要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动力机制、互惠双赢的共享机制、共同发展的调控机制、制度完善的保障机制、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等良性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反应却是相对冷淡,人们期待的“校企双赢”局面始终难以充分实现。[1-4]一是法律依据缺乏,二是宏观调控不力,三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关键要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这成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笔者就高职院校的校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

一、政府主导的动力机制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这就应该有持续不断的推动力。建立动力机制,政府是关键。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要起主导作用,减少学校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为学生就业提供稳定渠道,为企业“量身裁衣”培养人才,保证适用人才的供应。国内外的大量事实表明,政府在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方面都义不容辞地承担主角并发挥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教育部与财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高职院校要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6]地方政府应将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高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体系、制度和章程等,从而为校企合作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方面,政府和高职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的浓厚氛围,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如教育部门、工商部门、科技部门等要通力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校企合作的大环境,共同推进校企合作。[7-9]

政府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要起“领路人”的作用。龙岩市政府在对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29年办学历史的公办高职校,是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紫金矿业集团是一家大型上市企业,在全国各地和海外拥有许多子公司和企业。2009年8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龙岩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杭紫金铜业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共同举办订单班(“紫金班”)。同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立足闽西,面向海西,辐射全国,充分发挥老区独特的人文优势,以质量为核心,以闽西“红土精神”为育人主线,以“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名师团队”等十大品牌建设为抓手,遵循“建示范、创骨干、打品牌、铸名校”战略目标,形成了以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的建设优势,彰显了“德能兼修、又红又专,用闽西红土地精神培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全力推进校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办。[10-12]

二、互惠双赢的共享机制

互惠互利已经日益成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出发点,在市场条件下,只有建立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校企合作办学才能够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3]。有的校企合作出现的“貌合神离”,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双方的利益契合点,自然没有动力。必须注重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这里的“双赢”主要包括以下含义:学校可以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可以获得资金的资助,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渗透企业文化,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满足企业职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等等;企业可借助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可以直接挑选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以解决高职院校设备、设施缺乏及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还可通过校企合作得到政府税收减免政策和银行贷款上的支持等等。这样,高职院校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企业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学习型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关系。[13-15]

教育部在2010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要求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办学体制机制。[16]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要整合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校企紧密深度合作,才能有效地利用企业各种资源为区域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应该从人才的使用者出发,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整体策划、协调发展、综合推进”为指导思想,坚持“政、行、企、校”互惠共赢,开展“创一流社会服务项目、创一流社会服务业绩、创一流社会服务团队”活动,构建了海西经济建设的“五个平台”,即社会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校际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高职与中职协作平台,并通过国家骨干校建设,将学院打造为龙岩市“155”产业基地的人才培养培训中中心、“1+2”重点产业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成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快速干道上的“服务区”。[15]同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嵌入式”工作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能够弥补学校的不足,可以降低学校自身培养教师的资金成本和实践成本,进行“双师型”的培养及教师结构的改造;企业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技术服务,并让学生担任助手,这样企业可以直接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同时企业也积极向学校提供设备、实训、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等资源。学院与企业相互渗透,有益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多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的创建,整合了校企双方各类资源,使企业成为学院的实训车间、实习基地,而学院则成为企业的技术部门和智囊部门。可见,这一模式更多地考虑了合作双方的需求,建立了校企双方资源共享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21]

因此,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要密切合作,一方面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另一方面使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6]

三、共同发展的调控机制

高职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使学校能根据校企合作创新的需要调整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专业设置等,并自主决定办学模式和管理制度,以实现校企合作创新的自我调控[2]。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规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3]。一方面要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另一方面要适应企业岗位变化,动态调整课程。以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学生未来的能力结构。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围绕产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产学研联盟,打造专业品牌”的专业建设总体思路,围绕龙岩产业集群的构建,从点(专业群的设置)、线(产学研联盟的成立)、面(校区与校县的合作)的路径,确立专业结构调整要紧贴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教学改革要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要形成学院特色的专业建设原则。一是构建起与产业群发展紧密对接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群)结构体系;二是以优势专业为基础成立产学研联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是主动对接“一区二县”,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龙岩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群;与龙岩传统产业(上杭才溪素称“建筑之乡”)相适应,做大做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与龙岩的主导产业群相适应,做大做强数控技术专业群,重点培育商贸物流类专业群、材料与能源类专业群;与龙岩特色产业相适应,做强做优旅游管理类专业群。通过产学研联盟这一政、行、企、校合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建立起学校对接产业行业、专业(群)对接行业企业的有效机制,有效推进职业学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 “一区”即学校在政府的主导下,主动与龙岩市经济开发区全面对接,可在开发区内设立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开发区专业学院,使之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 “二县”即学校主动与上杭县和永定县全面对接,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的路子,形成对接促建设,共建促发展,合作促提高的局面。[17]

四、制度完善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使校企合作办学顺利进行,并且产生最大效益,需要双方逐步建立各种保障机制,如经费保障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为校企合作的双赢互动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调节、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保证校企合作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是经费保障机制。高职院校要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合作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提供经费支持教师与企业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目前中国政府尚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条件下,学校给予稳定、持久的经费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由于经费的原因有可能放弃或中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二是政策激励机制。《哈佛管理》杂志指出:要笼络员工的心,公平、透明的决策过程比加薪更有效。高职院校要从促进素质教育,突出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探索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瞬息万变情况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要信守合约提供相关的实习和实训条件,支付教师技术成果报酬和学生顶岗工资,依法保障学生在企业内实践期间的合法权益。校企之间能实现深度融合,合作实践实施更加顺利。[18-19]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建立,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各有责任。从高职院校角度看,一要健全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平台;二要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和推进合作活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校企合作处办公室),将分散的资源加以整合。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安排,制订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同时,学院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聘用和考核制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等,明确学校的人、财、物支持,保证校企合作双方如约履行各自权利义务,例如学院如何保障为企业提供符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企业如何保障为学院提供就业岗位等等,对校企合作过程以及后期成果进行保障性说明,保障企业的利益,以及鼓励教师主动和企业联系。[20-21]

五、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衡量校企合作成效的重要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机制可以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的发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评估可以由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学校和企业可以把合作办学工作的具体评价指标纳入各自的质量保障体系中,内容包括培养人才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通过综合评价机制来考核校企合作办学形式的正确与否、效果好坏、效益高低等,以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合作办学的质量。[3,22]

一要建立监督评价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产学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校企合作项目设置、合作规模变化、师资受训聘用、项目进展等方面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到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并有相应的奖惩处理措施。在学校方面,如果是校企合作中做得好的教师给予晋升职称的优先权、年终考核评先的优先权,并计算工作量,得到相应的津贴,优先获准承担学校相应的教研科研课题项目等。在企业方面,校企合作工作做得好的人员有加薪优先权、晋升职务优先权等,并相应给予报酬。

二要建立效益评价制度。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或其“就业满意度高”,这和人追寻美好生活的终极理想是相通的。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估应以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基础,在评估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双方密切合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必须以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公开和有效地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效益。同时,要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21-23]

[1] 韩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135-136.

[2] 郑光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探析[J].科协论坛,2010(10):164-165.

[3] 梁冬冬.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25(5):75-77.

[4] 虞璐.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10(12)100-101.

[5] 康世硕.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J].经济师,2009(4):111-112.

[6] 赵文龙,李立斌.构建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46-49.

[7] 徐筱,李滨.高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9-91.

[8] 韩志刚,金长义,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讨[J].广西轻工学业,2008(6):109-110.

[9] 李春明,周杰.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的联运机制[J].宜宾学院学报,2011(10):109-113.

[10] 郭才东,王晓,董东明.校企合作“三元五共”订单培养模式的构建[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7-50.

[11] 陈建才.老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2):168-171.

[12] 匡德花,黄顺杨,罗碧纯.“嵌入式”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探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10-13.

[13] 俞建雄,王玫武,潘伟彬,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3):11-14.

[14] 黄汝群.高职院校互动融合式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3):15-18.

[15] 王淑萍.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4):110-114.

[16] 李亚林.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管理研究[J].成人教育,2011(2):75-76.

[17] 吕建林,郭舜,李建飞.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分析[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3):44-48.

[18] 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19] 李祥富.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从院校角度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5.

[20] 叶志明,张丕德,刘小丹,等.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8(4):388-389.

[21] 匡德花.“嵌入式”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2):138-140.

[22] 许士群,张国志.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6):10-11.

[23] 夏学文.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可持续运行机制的建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6):24-26.

[24] 刘洪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 “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关于高职教育有效运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115-120.

[25] 李刚.高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5):52-53.

The establishment of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NG Mei-wu, LIU Yong-lian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 364021, Chin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nsur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key is to form an effective operating mechanism.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tag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positive operating mechanism sh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building government leading dynamic mechanism, mutually beneficial sharing mechanism, regulatory mechanism, security mechanism,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perating mechanism

G718.5

A

1673-1417(2013)01-0099-05

2013-01-21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走在老区高职院校发展前列的策略研究(FJCGGJ11-05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FJCGGJ11-059)”。

王玫武(1972—),女,福建永定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马圳炜)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