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结构异常致鼻源性头痛23例临床分析

2013-01-31 07:13王爱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鼻甲鼻中隔鼻窦

王爱平

鼻腔结构异常致鼻源性头痛23例临床分析

王爱平

目的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鼻腔结构异常与头痛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鼻源性头痛的鼻腔结构异常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19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结论对鼻腔结构异常所致鼻源性头痛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纠正解剖结构异常,可缓解头痛,但头痛原因复杂,鼻腔结构异常不是头痛症状的唯一病因。术后长期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

鼻源性头痛;黏膜接触;鼻塞;气化中鼻甲

临床上引起鼻源性头痛的原因很多,较常见有鼻窦炎、鼻息肉、鼻腔和鼻窦的新生物等鼻及鼻窦疾病引起的头痛,它常伴有明显的鼻部症状,临床诊断不难,但有部分病人是因鼻腔结构异常原因引起的头痛,由于鼻部症状不明显,常被诊断为偏头痛或神经性头痛,结果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效果不佳,经鼻科检查,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笔者通过对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因鼻源性头痛收治住院的鼻腔结构异常23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鼻腔结构异常所致鼻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7~65岁,平均38岁,病程3~15年,平均4年,术后随访12~48个月,主要表现为头痛,头痛部位为前额部15例,鼻根及眶周部5例,颞部3例,头痛位于一侧者18例,双侧5例。头痛多为钝痛,感冒天冷时加重。鼻窦CT检查:中鼻甲气化8例,筛泡气化5例,鼻中隔棘或嵴4例,中鼻甲反常曲线3例,下鼻甲肥大2例,鼻中隔高位偏曲与上鼻甲接触1例。

1.2 诊断方法通过鼻窦轴位、冠状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证实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和或鼻腔黏膜接触。本组23例术前诊断明确。

1.3 治疗方法23例患者均接受全麻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具体术式的选择依据术前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结果而定。其中中鼻甲气化8例行中鼻甲正中劈开外侧壁切除术,中鼻甲反常曲线3例行中鼻甲外侧部分切除,筛泡气化5例行钩突及前组筛窦切除,筛泡开放术,同时切除与中鼻甲相贴的筛泡内侧壁,解除两者的接触点。鼻中隔棘或嵴4例,均行鼻中隔成形术,下鼻甲肥大2例,将下鼻甲骨折外移或部分切除,以便去除下鼻甲与鼻中隔的接触。另有1例鼻中隔高位偏曲与上鼻甲接触患者,因位置较高,只行筛窦切除术。

1.4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油纱条填塞鼻腔,头孢类抗生素静滴3d,24~48h分次抽出鼻腔油纱条后,用海水鼻喷剂+减充血剂药物鼻腔使用,定期门诊复查。术后第一个月,每周2次,第二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月1次,均随访6~12个月,每次均在鼻内镜下仔细清理换药。

1.5 疗效判定术后鼻腔结构恢复正常,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疼痛的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减少为好转;鼻腔结构基本正常,头痛强度及频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19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其中无效一例,因鼻中隔高位偏曲与上鼻甲相抵,术中未处理嗅裂区的挤压接触,提示对上鼻甲及筛窦内侧壁与高位偏曲鼻中隔的接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例因术后未遵医嘱按时随访,致鼻腔粘连。

3 讨论

在鼻源性头痛中,如鼻窦炎、鼻息肉、鼻及鼻窦新生物等所致的鼻源性头痛,除头痛外,有明显的鼻部症状,临床诊断较易。但对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中鼻甲气化、中鼻甲反常曲线、鼻中隔棘或嵴、下鼻甲肥大、筛泡气化等所致黏膜接触性头痛,因为没有明显鼻部症状,往往被误诊[1]。随着鼻窦CT在临床的应用及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对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明显的提高。鼻内病理或解剖上的异常可以成为头痛的扣机点[2]。有文献报道,对鼻腔粘膜接触区导致头痛的发生机制有如下猜想:一是三叉神经血管反射,三叉神经是头痛的传入神经,筛前、筛后神经是三叉神经眼支的分支。鼻中隔偏曲使气流径路改变,气流直接刺激筛前神经引起疼痛;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与相邻结构紧密抵触,造成粘膜挤压,导致筛前、筛后神经的分布区域受到机械压迫而出现反射性头痛。一是鼻腔通气障碍,鼻中隔偏曲会伴随鼻腔通气障碍。窦腔黏膜具有呼吸功能[3],鼻腔通气受限时窦腔不能进行正常气体交换,而处于负压状态,产生头痛。本组患者术后头痛强度明显改善,同时鼻通气也改善,考虑鼻通气不佳与头痛存在联系,但头痛改善程度与鼻塞改善程度无直线相关性,说明头痛不能单纯用鼻塞来解释,而可能是由神经血管反射与通气障碍共同造成的。

术后随访复查很重要,本组其中无效1例未遵医嘱随访,导致鼻腔粘连,后给予局麻下鼻腔松解,定期换药后也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对于诊断明确的鼻腔结构异常导致鼻源性头痛的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鼻内接触点,从而消除骨性压迫及黏膜挤压,达到根治病因的目的。

[1] 姚良忠,杨湘宁.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接触性头痛[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14):656-657.

[2] Peric A, Sotirovic J, Baletic N. Concha bullosa and the nasal middle meatus obstructive syndrome[J]. Vojnosanit Pregl, 2008,65 (3):255-258.

[3] 范良青,庞朝福,韩涛.36例鼻腔解剖异常性头痛的诊治体会[J].中国耳鼻咽喉底外科杂志,2006,12:310-311.

R931

B

1673-5846(2013)02-0451-02

山东省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淄博 255000

猜你喜欢
鼻甲鼻中隔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