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发展中医教育之管见

2013-01-31 07:35柯丽萍罗俊娜杨逸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科生中医药医学

柯丽萍 罗俊娜 杨逸淦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当前形势下发展中医教育之管见

柯丽萍 罗俊娜 杨逸淦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为提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结合现今人们对健康、对医学的更高要求,本文总结中医院校教育现状,建议拓宽招生类型、增加应用中医药理论和知识的系列专业、优化课程设置特出中医人文精神、更早更多地广泛安排临床实践。

中医;医学教育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中医院校毕业生的临床治疗能力有所下降,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究其原因固然受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多层次多因素影响,撇开多种因素,笔者单从院校的教育方面分析,总结近年众多学者就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探讨,从教务工作者的角度,谈谈一些浅见及建议,供交流参考。

1 我国高等中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名老中医不断减少,中医院西化,许多所谓的“中医医师”、“中医主任医师”奉行“专病专方”而丢弃了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的今天,要解决中医药的传承问题,我国普遍地借用了工业化的西方教育模式,批量化地生产中医学毕业生。工业化模式下产生的中医药毕业生对比家庭式作坊的(师带徒式),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优势,保持了我国中医队伍的稳定,但质量上却大打折扣。单就院校教育的几个重要流程提出四点问题:一是招生对象不合理,招生标准较低。现时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主要录取高中理科毕业生,且较西医院校录取分数低;二是教学体制未有实质改变、课程设置未能突出中医药的特色,盲目追求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理论与西医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流水线式拼凑;三是课堂所学理论与临床脱节;四是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狭窄,就业率偏低。

2 对现代中医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合理选取教育对象首先应该加强中学阶段中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医理论的教育,激发中学生对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喜欢中医,只有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择优录取。中医是国粹,是中国的瑰宝,高素质人才为中医的学习提供智力保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可见古人在选取中医学继承者时也是十分谨慎和高标准的。其次,应该广开贤路,在招生对象、方式的方面拓宽途径。现行大部分中医院校的招生仍以理科生为主,在招生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文科学生。但结合中医学习需要大量背诵的特点,其实以记忆力好为优势的文科生学习中医,应该比理科生更得心应手。山西中医学院1997年开始文理双招的1997级针灸专业22名文科生与18名理科生成绩的比较,发现文科生(入学分数略高于理科生)的6门代表性课程平均成绩略高;特别是在为文科生补讲了《医用化学》后,文科生的《生物化学》成绩反而优于理科生。分析原因,认为学生自身素质是学习的关键,高中学习内容对医学基础课的学习影响并不是主要因素[1]。

2.2优化培养体制与模式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呈现出“培养周期长,课业负担重,学历要求高,就业范围窄”的局面。要改变这一局面,在学制上,需要贯彻执行学分制,以人为本,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制,学校可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设立不同的学制,以七年制本硕连读、五年制硕博连读形式加快培养步伐;学生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培养模式上,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知识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转小而精为大而全,改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综合式教学,如中医综合大学、国医理工大学,医学理学双学士、医学文学双学士、多学士等以进一步拓宽就业出路。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中医药特色教学,加强中医人文精神教育,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以医学为主体,有机地融合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道学、心理学、养生学、社会学等在内的综合学科[2]。

2.3设立多样化中医系列专业在经济、社会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健康的定义不单只是身体上没有疾病以及健全,而且是心理上健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于是新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取代现时的生物医学模式。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理念是一个跃进,对中医理念是一个现代版的概括及升华,对继承中医事业的落实途径起到方向性的指引作用。中医院校不仅要培养高级中医医疗和科研人才,还可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保健服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从事健如中医美容、中医导引的治疗、科学研究、技术指导顾问等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环顾世界,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核心委员会在2001年11月颁布《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文件,提出医学院的毕业生应具备提供高质量保健服务并尊重病人健康的专业能力,把对疾病和伤害的处理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结合起来;能适应疾病模式的变化、医疗实践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进步和卫生保健组织的变化,维护职业价值和道德规范。立足中医教育,我们在培养高级中医临床医疗和科研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强调掌握中医诊疗特色、培养继续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现代医学知识外,还应教会学生运用中医理念及方法指导人们预防心理及生理疾病。

溯源“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后期《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后世医家如张仲景、孙思邈、寓家言等对治未病思想也有发挥,并体现在防病、治病、病后调理防再发中。今年四月,在素来以改革创新精神著称的广东,一家门诊量累拔头筹的综合性中医院整合资源,与专业健康管理顾问公司合作成立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在社会中引起激烈的反响,其他省份大型综合性医院亦将效仿。可见,培养高级中医保健治疗和科研人才是继承中医药事业所要求的,而且十分适应当今人们对健康高层次的需求。

2.4更早、更多地反复临床有学者提出有学者提出为什么前人在没有现代教育的条件下,只是‘师带徒’的跟诊,就能很好应付临床?关键就是教学中“理论不脱离实践”,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中医临床教育理念亦广受推崇。作为中医临床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这个教育理念的实施是可以从现时大三下学期结束后才进行提前到大一上学期的寒假,并且每个寒暑假都进入到临床中。这些临床时间无须很长,可以每个假期一、两个星期,关键是让学生对临床实践有感性认识,提高做医生的使命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迫切性。各中小城市的中医院、县中医院、大城市的社区医院、乡镇医院乃至农村卫生所相对空闲,学生于寒暑假时返回生源地的这类医院及卫生院见习,一方面不会对正常医疗过程构成压力,另方面也易于实行。

3 结语

面对21世纪生命科学的到来,疾病谱的变化和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西方医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中医药事业在新的医学模式的转换下,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中医药事业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各个教育环节抓起,紧密围绕中医药的特色教育,让中医药的教育不单纯满足于工厂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医学生的中医知识的纯度和精度,让中医学生成为中医药文化真正的传承者,应用者,发扬者。

[1][2]张晓薇.中医药院校文理科生源学习成绩分析[J].中医教育,2001,20(5):10-11.

[2]李俊莲.略论中医药人才培养如何应对WTO[J].中医教育ECM,2003,22(4):28-3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051

1672-2779(2013)-08-0074-02

张文娟

2013-03-08)

猜你喜欢
文科生中医药医学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