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运用

2013-01-31 07:35殷志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刮痧气滞骨质疏松症

殷志军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院,呼和浩特010010)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运用

殷志军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院,呼和浩特010010)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康复科进行诊治的病例24例,均已做骨扫描,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病例。结果 显效:4例,占16.7%;见效:19例,占79.1%;无效:1例,占4.2%。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上,有安全、疗效可靠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在社区大力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大有前途的。

骨质疏松症;骨折;疼痛;针灸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影响现代人类健康问题之一。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得以积累,于20~30岁时,骨量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导致骨丢失,骨量下降。男性一生可丢失骨30%,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所致的骨快速丢失,老年后丢骨可达40%~50%。所以老年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的妇女,约25%已患骨质疏松症,75岁以上的老年男女,半数以上患骨质疏松症。同时,骨质疏松是引起腰背疼痛、肩关节和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

下面就谈一谈本人在从事中医特色诊疗工作中对本病的一些认识及诊疗思路:骨质疏松症是现代西医学中的病名,它主要是以骨质密度改变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改变,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3]。在我国古代文献里,将其分别归属于“腰痛”、“膝痹”、“骨枯”等范畴,其病机主要责之于肾,肾之精气不足,髓海空虚,濡养功能失调,不能养骨而致骨质丢失。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简便捷、方便、有效地治疗手段:以针灸为主,辅以刮痧、拔罐、艾灸、穴位注射(即水针疗法)为一体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当中取得较好疗效。针灸具有调整阴阳、疏通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同时能调整和改善脏腑功能。现代临床验证:针灸能有效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平衡钙、磷代谢,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程度,治疗骨质疏松的根本应在“肾上”,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最根本因素,故在治疗当中应先以“补肾”入手,以治其本,而后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酌情添加其他穴位。治疗当中,首先多取背部俞穴以及原穴,因其背部俞穴是脏腑经气输入于背部的腧穴处,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故常取背部俞穴主要以“肾、脾”两脏为主,取肾俞、脾俞以及原穴:太溪、太白。其次取八会穴,取其中之“髓会绝骨,骨会大杼,筋会阳陵泉”。我们在针灸时首选肾俞、脾俞,也是分清标本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再者对症治疗,即在病变周围取穴,例如:①膝痛者:取阴、阳陵泉穴、犊鼻穴;②腰痛者:取肾俞、腰奇、环跳、腰阳关;③颈痛者:取大椎、颈百劳、风池、肩井;④背痛者:取乡音背部脊椎节段相对应的夹脊穴与背俞穴;⑤合并骨折者:取曲池、血海、三阴交及骨折附近穴位。

在治疗时,配合刮痧、拔罐、艾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三者联合使用,能同时起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穴位注射疗法是针、药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在临床上选取骨肽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三者混合后,进行穴位注射治疗,能大大提高诊治本病的疗效,而且还能缩短疗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24例均已做骨扫描,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50~90岁,平均69岁。

1.2方法

1.2.1刮痧治疗

1.2.1.1方法在患处进行刮痧,首先把患处暴露,姿势摆放适当,注意室内保暖;其次用刮痧板由上至下沿经脉刮痧,力度适中以出痧为度,有时也不强求出痧。

1.2.1.2疗程每周一到两次,视皮肤情况而定。

1.2.2针灸治疗

1.2.2.1方法在刮痧后,接着进行针灸。主穴:肾俞、脾俞、太溪、太白。以及病变周围主要穴位如前所示。配穴选取如下:①肾虚合并元气虚损者:可加灸关元神阙。②肾虚以肾阴虚为著者:加灸命门。③脾肾虚以脾阳虚为著者:加足三里。④脾虚兼肝肾阴虚者:加肝俞、太冲。⑤瘀血阻络为著者:症见疼痛剧烈,固定不移,入夜加重,加血海、三阴交。⑥寒湿痹阻者,可见疼痛剧烈,遇寒加重,身重困倦,加阴陵穴,灸关元。1.2.2.2疗程:14天为一疗程,也可隔日针灸。

1.2.3穴位疗法(即水针疗法)

1.2.3.1选药骨肽注射液2mL,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

1.2.3.2部位每次选取患处3~4个穴位,每穴注射1~2mL封闭液。

1.2.3.3疗程7天为一疗程,隔日注射一次。

1.2.4穴位拔罐

1.2.4.1选取背部俞穴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腰阳关。

1.2.4.2患处局部选穴拔罐。

1.2.4.3疗程10天为一疗程,每次留罐10分钟左右,可隔日一次。在每个疗程结束后,为防止出现患者耐受力差出现恐惧感以及穴位疲劳感,可休息一周,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总疗程不低于4个月。

2 结果

2.1临床表现14例患者表现出腰背痛为主,5例患者表现出颈背痛,2例患者表现出胁背痛为主,1例患者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患者合并胸椎压缩性骨折,1例患者合并外伤致尺挠骨骨干骨折。

2.2疗效评定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骨密度扫描基本正常。见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骨密度扫描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任何缓解。

显效:4例,占16.7%;见效:19例,占79.1%;无效:1例,占4.2%。

3 讨论

现代医学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一般选取药物治疗包括钙制剂、雌激素类、降钙素类、维生素D制剂等,因其副作用明显,影响大,一直被广大患者敬而远之,不敢长期使用,故治疗本病,中医特色诊疗因其安全、有效,有时缓解疼痛有其神效,故被广大患者接受。此种病例,反映出大多患者,难以在大医院进行长期治疗,这正是突出社区医院的优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这就是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社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进展。

[1]戴玉华,杨秉辉,金兰.社区常见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420-421.

[2]隆牧壮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3):22.

青皮——破气散结之王

【歌诀】

破气散结王青皮,

苦辛气温破肝郁。

散结止痛消食气,

乳痈疝气削积。

【释义】 青皮辛散温通,苦泻下行而奏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尤宜于治疗肝气郁滞之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其入胃经而行气止痛,有消积化滞、和胃降气、行气止痛之功,用于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痞块等。

【药解】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①用于肝郁气滞证。②用于气滞脘腹疼痛,食积腹痛。③用于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用法用量:煎服,3~9g。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2.《本草纲目》:“治胸膈气逆,胸痛,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青橘皮,其色青气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

3.《本草汇言》:“青橘皮,破滞气,削坚积之药也。……此剂苦能泄,辛能散,芳香能辟邪消瘴,运行水谷,诚专功也。”

【常用药类】 陈皮性温而不峻,行气力缓,偏入脾肺,长于燥湿化痰,用于痰饮停止肺胃之咳嗽气喘、腹痛、泄泻,偏行脾肺气滞。枳实坚结,性沉而主降,长于破气滞,消痞。枳壳作用同枳实,但作用缓和,长于行气宽中。

【临证应用】 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常与柴胡、郁金、香附等同用;治疗寒疝疼痛,常与乌药、小茴香、木香等药同用,如天台乌药散;治疗脘腹胀痛配伍大腹皮;治疗脘腹冷痛,配伍桂枝、陈皮同用,如三皮汤;若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常与山楂、神曲、麦芽等同用,如青皮丸;气滞甚者可配伍木香、槟榔、大黄等。本品气味峻烈,苦泄之力大,能破气散结,常与三棱、莪术、丹参等同用治疗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042

1672-2779(2013)-08-0061-02

张文娟

2013-03-28)

猜你喜欢
刮痧气滞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