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3-01-31 07:13吴少华彭薇石皋莲
职教通讯 2013年1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

吴少华,彭薇,石皋莲

一、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以来,创业教育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并逐步提升至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理论界一直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诠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一种主动性的教育。[1]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改革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

创业教育模式作为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的组合与构成。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对实施创业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60多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适合经济和文化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型创业教育模式,几乎所有的大学均开设创业课程,大学生创业早已成为经济直接驱动力之一。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从上世纪初开始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在亚洲金融风暴后,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创业教育也迅速发展,形成了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2]我国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以2002年教育部确定9所本科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为标志,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形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为代表的技能培训模式和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创新环综合教育模式等三种代表性的教育模式。[3]

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表明,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形成是与不同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核心,是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其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成为具有开创型个性的人才。笔者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探索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型创业教育模式,为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与启示

(一)国内典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显,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和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迅速展开,并取得了一些实践性的成果。目前,按地域经济的特质而形成的极具示范意义的高职院校主要创业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

1.“三体系三园区”模式。这种模式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是一种将人文精神、区域文化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起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文化体系和创业实践体系“三个体系”,以及创业精品园区、创业商贸园区、创业草根园区“三个园区”的创业教育体系模式,其区域特色和职教特色非常浓郁。通过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将创业知识逐渐渗透到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建立创业文化体系,将创业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建立创业实践体系,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特色,开展不同的创业尝试。[4]同时,通过建立创业精品园区、创业商贸园区、创业草根园区,分别按公司模式、店铺模式和摊位模式管理,鼓励创业学生或学生创业团队参与不同层次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2.“三位一体”模式。这种模式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是一种以“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创业教育模式。[5]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就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基础常识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的模块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积累创业所需的知识;第二年开展创业模拟,通过创业模拟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全过程,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和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创业潜能;第三年扶持有能力、有潜力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通过构建创业室、创业街和创业园“三地一体”的创业教育载体,实施基地孵化、技能催化、成果转化“三化一体”的创业教育途径,让学生在学院创业园中开办企业,或者在创业园中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全程跟进”模式。这种模式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是一种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毕业设计等专业教学全过程,注重通过素质育化、双证融通渠道,促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第二课堂为补充,以工作室为重要载体,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倡导专业学习与学业发展相统一,以真实的项目、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公司运作模式为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将职业道德、时代精神以及生态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构建大学生素质育化体系,“双体系”交叉渗透,第一、第二课堂相互补充,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塑造大学生的文化品格、专业风格和健全人格。[6]

4.“全真环境”模式。这种模式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在“全真的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即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7]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切全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项目确立前的市场调查,然后确定项目,写出商业计划书,向学校递交申请,学校组织有企业运作经验的老师进行评估,经批准后,学生按照工商、税务管理规定办理注册登记,领取执照,所有的程序全部自己去完成。

(二)几点启示

在我国,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创业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贯彻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创业教育,从理论上实践上将创业教育贯彻全过程。比较国内外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对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1.在创业实践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融为一体。在实践教学中,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技术操作,在操作中将创业实践结合起来,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目前,我国在广泛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实际上市场的需求也是市场创业的需求,有了创业性人才,才可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8]

2.学校建立模拟创业演练。学校对学生不仅从创业理论进行教学,还可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模拟演练。比如,推出新颖的模拟公司创业实训。模拟公司通过“运营系统”运作,用“模拟银行”进行支付和结算,进行了业务全过程的演练,让学生们体验仿真的商业环境,达到实践的锻炼,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设计和创业能力。凡模拟创业获得证书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优惠资助,以资鼓励。

3.建立创业指导站。很多徒有创业激情却不知创业艰辛,会纸上谈兵却不懂如何操刀上马。针对学生缺乏实训机会等问题,推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为学生就业开辟新出路。创业指导站,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操练”的场地,培训内容包括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后续服务、创业专家团队培育等一系列服务,使院校与地方信息贯通,真正实现“校地接轨”以解决创业工作前延问题。

4.校企合作是创业培养最好手段。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各种条件,为学生营造实际生产、经营的环境和场地,在创业前沿战场得到锻炼和体验,将使他们了解社会、熟悉企业,学会怎样做好工作、如何创业的最好手段。

三、我国创业教育模式的不足

综观国内外高校主要创业教育模式,其产生大多是缘于解决就业问题的,且根据学生学习生命周期的规律变化而设计,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我国试点高校的创业教育探索主要学习借鉴了国外典型的模式,在创业生态系统、师资力量建设、创业课程开发、课外创业实践、资金支持等方面还存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本土化的过程还比较漫长。现阶段诸多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相当多的问题。[9]其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创业教育目标尚不明确,创业教育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环境缺乏,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也不完善;实施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良莠不齐;创业教育在“产学研”环节中的功能较为薄弱;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缺乏高职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等。在创业教育中能否构建科学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四、“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全程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随着创业环境的日渐改善,特别是国家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出台,高等学校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进一步被明确赋予。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需要,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中,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只注重基础知识培养的创业教育和依靠技术驱动的创业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模式。基于以上的思考和探索,笔者提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全程式创业教育模式,即集创业知识、素养和技术特长并重,既注重课堂学习又注重实践培养,鼓励学生亲自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10]

(一)树立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实施创业教育不应是局部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的调整,而是涉及到总体教育理念这一顶层设计的变革。(1)调整办学指导思想即从单纯的知识教育、技能培养转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创业教育,把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2)转变教师那些妨碍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强化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意识,使教师认识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创业型人才;(3)转变学生传统的对工资性就业岗位的依赖和趋易避难的就业观念,即通过实施创业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成为创业型人才,不但要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而且要有创业人格,既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坚韧不拔、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强烈精神,同时还要了解创业素质的必备条件,以及如何具备这些条件;(4)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和整体设计,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技能型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探索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把培育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

(二)推进创业教育的组织建设

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全程式创业教育思想体系的要求,学校专门成立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创业教育有关政策和推进措施的制订;在各教学单位组建本单位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创业教育工作;建立了强有力的经常性的创业教育研究与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创业与创业教育理论,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具体组织、指导、督促、协调和实施,并做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各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创业教育方面,由学校决策会议达成共识,形成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保证创业教育的联动机制顺利进行下去;建立各部门的协调机构,将传统的划块负责、由学校管理的创业教育资源,划归协调机构统一调配,由协调机构统一进行创业教育的规划、分析、实施和评估;通过学工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会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团队,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为创业团队的建设和开展创业活动构建载体,如成立创业俱乐部,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开展创业学术报告、创业交流等,通过组织活动吸引大量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创业教育活动,促进学院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深化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学校借鉴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路,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理念,系统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网络课程和创业模拟课程的“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实现课程设置的层次化、立体化。(1)在一年级上学期,以学生创业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开设“创新与创业实务”、“创业学概论”等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不断夯实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2)从一年级下学期至二年级上学期,以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为抓手,开设“创新思维”、“市场调研与预测”等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不断完善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整体素质和能力;(3)从一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上学期,以引导学生形成职业规划为方向,开设“职前教育网络学堂”等网络课程,让学生在开放式的创业教育网络培训中,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适应社会需要的“创业个性模式”;(4)从二年级上学期至三年级上学期,以创业模拟实训班为平台,开设“创业手册”、“创业模拟训练”等创业模拟课程,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创业体验,为未来创业做准备。

(四)建设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要完成创业教育的工作,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在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依托国内设有管理(商)学院的高校开设创业教育专业,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创业教育教师;(2)把充实完善教师创业教育知识结构纳入到全体教师的培养规划中来,聘请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专家到学院对全体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讲座,强化全体教师创业教育意识;(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使之能够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的知识;(4)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得到企业管理、运作的第一手资料,体验创业过程,潜心研究案例,提高创业教育能力;支持具有创业潜质的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熟悉市场运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指导;(5)通过开设创业论坛、研讨会,教师互相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创业教育水平。

(五)实行创业教育的教学机制

为克服创业教育中的精英化倾向,促进创业教育的全程式推进,学校在创业教育的教学机制方面进行一些尝试:(1)按照开放、灵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实施完全学分制,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制度;(2)形成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系统,构建有利于实施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既有鼓励和允许学生走出去创业,也有给学生继续回校学习的机会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培养方案的个性化,使教学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实施创业教育;[11](3)创建创业教学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开设大学生创业论坛、提供创业项目信息、开展创业案例分析、制订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为大学生学习创业理论、创业知识提供资源;(4)与企业合作增加教学实践环节,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开展不同的创业实践,如对低年级大学生开展创业启蒙教育活动,开展工厂企业参观,举办创业者系列讲座;对中高年级大学生注重创业实践教育,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参加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研究或进驻创业基地和孵化器,参与社会创业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同时,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投资家、企业家并与专职教师配合,作为“创业导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对实际创业的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咨询服务。

(六)建立创业实践的创业基地

学校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解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空间问题。在校园建设中为大学生创业团队规划建设“创业园”,并利用现有的校内场地,建立学生创业街等创业基地,让学生增加对创业的直观感受。通过创业大赛、活动带动,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创业项目,体验创业过程。同时,面向社会和企业,积极承担行业企业课题,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拓展项目。学校可设立相关社团组织,与社区、各级政府的平台联合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推行“进入零首付、投资零障碍、贷款零利率、物业零收费、服务零距离、后勤零顾虑”的“阳光服务”,稳步跟进各项政策扶持措施,引导、鼓励大学生入驻创业基地。

[1]彭薇.高职院校应建成大学生创业的基地[J].职教通讯,2013(4).

[2]李家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状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

[3]刘子明.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现状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165.

[4]曾剑,陈小影,等.“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行[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24-25.

[5]米娜,池云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9(8):19-20.

[6]孙丽华,周山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35):84-86.

[7]鲁玲玉,汪早容.中西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94-97.

[8]喻怡.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述评[J].群文天地,2011(6):195-196.

[9]李子强,赵宇萱.我国创业教育模式及政策解读[J].企业研究,2011(22):19-20.

[10]李海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194.

[11]王琳媛.知识经济中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