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品报关教学改革研究

2013-01-31 07:12东,荣
职教通讯 2013年30期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货物知识点

李 向 东,荣 文 婷

商品报关是进出口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在贸易实务课程中把报关作为重点内容,并把报关实务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报关工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商品报关教学必须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

一、商品报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

任课教师对报关行业没有深刻理解,没有认识到报关实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很少,甚至没有实践环节,认为实践是实习阶段的任务。

(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课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主角, 授课通过讲概念、分析案例、课后作业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传授知识,但不符合报关课程的特点,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报关课程体系不系统

报关课程中很多技能的掌握涉及到其它课程的知识。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相关课程的设置不重视,课程体系安排不系统,使学生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同时,当前高职院校报关课程的教学往往只关注当前的实际情况, 对未来的发展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教师本身实践技能较弱

目前讲授报关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 很少有人参加过报关员资格考试, 报关工作的实践经验更是缺乏。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估机制对教师实践技能的考评不重视,引进教师时,对职称和学历的要求较高, 根本不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

二、商品报关教学改革的思路

商品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是把传统的“教材导向”教学模式向符合时代需要的“就业导向”技能型教学模式转变。这要求对商品报关课程进行技能定位,即打破原有的书本教学体系,将商品报关的静态知识点分拆为国际贸易专业需要的动态技能点,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力度。以就业为导向,教师的角色要逐步转变,从主角变为“教练”或“导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引导、流程再造、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1]

三、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企业岗位设置和专业素质需求是实务教育的风向标。商品报关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重构正是基于对报关企业和实习学生的调研结果,按照教学改革的思路,打破传统的章节体系结构,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考核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课程分成两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和专业技能紧密联接的部分。以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的内容包括报关商品分类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和国际贸易知识等。实践性较强、以报关操作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海关监管货物报关、进出口税费申报、报关单填制等。具体可按照下面的系统方案来组织教学。

(一)假设场景和环境

假设以“签订外贸合同—商品报关—国际货运”的基本外贸作业流程为场景,以报关的运作流程为例,商品经历的报关作业环节为:进出口收发货人→运输(长途)→海关监管地 →申报→海关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

报关作业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有检验方法和报关程序、商品归类和报关单填制等,这些内容也是商品报关时应该关注的重点、难点。[2]

(二)将知识点分解为操作技能点

打破教材章节界限,根据实际报关作业流程,将上述知识点分解为假设情景下的各技能点,通过提供不同情境下的操作案例供学生自学,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开展调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依据不同条件下的假设场景和环境,商品报关的静态知识点可以进一步的分解,融合于国际贸易专业需要的业务操作中。[3]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首先,教师示例讲解,学生分组进行软件模拟操作。教师简单举例,对通关各个技能点进行分析。学生10人组成1 组,分成4-5个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选择货物的种类,由组长对组员的学习任务进行负责协调和分配,管理课后的自学,收集组织资料和开展活动讨论,要求每组根据所选货物的特点展示报关技能,培养对商品报关和外贸专业的兴趣。

然后,每次课上确定一个讨论主题,让每组学生汇报讨论。先由每组负责该题目的人在班级进行汇报,同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学生可以提问。针对每一主题,教师对每组所选货物的通关情况逐一进行点评解疑。

最后,每组依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其它组同学的补充和教师的点评,提交一份所选货物通关的综合报告。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是每组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货物展示情况、对通关技能点掌握的熟练程度。[4]

(四)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模式与书本型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明显提高,能够运用常见的商品报关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具体而言,学生分组模拟操作、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头脑激荡,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收获的是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引领学生带着专业问题展开探索,多方搜集资料,甚至咨询生产经营企业,能够以比较生动的图片、实物、课件等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虽然每个学生只掌握了一种货物的通关技能点,但是通过汇报讨论和全班共享后,每个学生便能触类旁通,收获多种货物的报关操作技能。[5]

四、商品报关课程综合成绩的评定

对商品报关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采用考试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一)实践业务操作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是学生对待模拟实践业务操作的态度。如每一次的模拟实践活动是否认真参加,前期准备工作是否认真做好,模拟实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否努力完成。

二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情况。考察学生在模拟实践业务操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使用和掌握报关系统(主要指报关操作应用软件)水平进行综合打分。

(二)评价标准

学生实践性教学成果满分为40分,及格分数为25分;如果评价分数低于25分,则学生实践性学习成果为不及格,期末总评也视为不及格。理论考试成绩占比60%,实践业务操作成绩占比40%,相加为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绩。[6]

[1]冯国珍.高职《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4-27.

[2]付丽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模式[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1):33-35.

[3]岳文.报关综合实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5):29-31.

[4]王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高职研究,2010(11):37-40.

[5]贺映辉,彭秋香.高职院校报关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43-46.

[6]施强.高校报关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9(6):34-37.

猜你喜欢
以就业为导向货物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逛超市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路遥知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