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职业基础课课程建设的思考——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为例

2013-01-31 07:12
职教通讯 2013年30期
关键词:基础课管理学职业

管 玲 俐

“管理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传统课程,一般将其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打破了这种传统做法,将其作为职业基础课,尝试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该门课程。笔者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职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实践为个案研究,对“管理学”作为高职院校职业基础课的改革进行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管理学”作为职业基础课的背景分析

“管理学”作为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职业基础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突出关键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突出通识教育,以及管理学课程走向普适性等多重因素耦合的结果。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变得更容易,且岗位技能不如以往那么确定,因此,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意识和方法。[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对学校主体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弊端与优势认知日趋成熟,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提出“厚基础、高素质、精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既有宽厚的基础、精深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有较强的职业迁移与转换能力,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并确保学生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就业导向。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

课程体系反映了人才培养理念,传统高职课程体系是学科本位的“三段式”课程体系,一度广受诟病,后来又出现了影响比较大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但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起点不一,发展不一,在课程体系上至今并未形成统一观点。

在“厚基础、高素质、精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立了“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在院、系层面构筑基于通用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平台,在专业层面构筑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模块,既以就业为导向,又关注个人可持续发展,实现宽厚基础与精深技能的统一。目前,各专业已构建了包含三平台、两模块共五大类课程的“3+2”式课程体系。

(三)管理学课程特色的考量

传统意义上,管理学一般只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性课程,或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或核心专业课。而事实上,“管理学”课程对即将成为各类组织成员的学生来说,在职业能力提升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能有机会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可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管理知识,促成管理能力的形成;对于那些大多数无缘走上管理岗位的学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上司的管理行为和组织内的管理活动,以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素质来共同推进组织的管理工作。[2]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2009届开始,将“管理学”作为职业能力基础课在全院大一新生中开设,希望通过课程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管理能力,使其由经验管理上升至科学管理,实现应试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准备。

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建设与传统管理学课程建设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管理教研室承担了“管理学”课程建设任务,在多方借鉴、自身摸索中,形成了初步的课程建设总纲。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一门院公共平台课,“管理学”课程不同于其它院校主要定向财经类管理专业开设,而主要面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8个系部19个专业的所有大一学生,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生的管理思维方式和通用管理能力培养。一方面,大一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且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有必要通过管理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虽然大多是专业技术岗而非专业管理岗,但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有利于其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也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理念

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课程以培养管理意识为灵魂,以培养管理能力为根本。管理意识的培养主要提升学生在处理个人、团队、组织事务中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原则的意识,管理能力培养则主要强调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管理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管理能力的“高效”,管理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管理意识的“自觉”,二者缺一不可。

(三)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更多强调基础性,删除了高深、专业的理论内容,从适合非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入手安排教学内容。课程以培养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主线,实施“236”教学内容体系。即“两条主线”:管理意识形成和管理能力培养;“三个模块”: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以及组织管理;“六项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且大多为非管理专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注重选取通俗易懂的经典故事、生动形象的视频片断、时事新闻热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管理沙龙、角色扮演、管理游戏、ERP实训等多种教学模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引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等,将课程由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实践。

(五)考核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性质为考查,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50%,主要评估学生参与个人学习、课堂讨论、小组团队合作情况;总结性评价成绩占50%,主要以案例分析、素质拓展报告等内容为主,重点考核学生对管理问题的认识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管理学的方法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特色

通过四年的实践,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环境营造

所谓“学习环境”,是指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一种学习状态或学习境况。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学习环境不再仅仅作为间接的、潜在的媒介对教学发生作用,而成为促进和刺激学习活动直接而重要的因素。[3]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十分注重学习环境营造。

1.实践性的学习环境营造。本课程是一门通识管理课程,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是实践性学习环境的营造。因此,在教学实体上,突破了传统单一课堂情境,而向混合式情境转变,实训室、操场、校园、校企合作单位等都可作为教学场所;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参与;在考核评价上,突出实践性环节的比重。

2.师生学习共同体营造。师生是教学的主体,离开了任何一方,都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因此,课程教学中,应首先注重师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促进师生角色认知的转变。教师并非简单的“教书匠”,而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导学、助学的作用;学生并非简单的“学习者”,而是自我学习的主体,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其次,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师生主体间性的融合。理实一体化的管理学课程学习,每一模块、每一项目开展均离不开师生的紧密合作,师生通过交流、对话不断密切彼此的关系。

(二)立体化课程内容建设

本课程在教材设计上,采用立体化教材设计模式。立体化教材包括网络化的课程学习导航、印刷教材、网页教材、网络化的教师授课录像、网络化的教师课堂多媒体教学PPT讲义等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1.高职精品课程借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广泛借鉴其它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将渤海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主持人单凤儒编写的《高职管理学基础》作为2009届教学使用的主教材。此外,叶萍主编的《通用管理实务》,曾宪达、毛园芳主编的《新编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也被广泛借鉴到课程中。

2.学校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对于公共基础课,教材选择的难度较大,尽管市面上的高职管理学教材种类繁多,但由于大多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因此,也难以满足现实教学需要。根据这一状况,管理学教研室群策群力,组织编写了《素质拓展游戏开发与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案例汇编》讲义,并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学校精品教材、精品网站课题,编写出版了《管理学新编——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教材(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创建了“管理学”课程网站。这些教学资源运用于2010、2011届学生教学中,受到了广泛好评。

(三)多元化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教学注重“学生为主,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在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合,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1.注重细节、全程规划。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尤其是课程第一次课的导学和最后一次课的延伸拓展。第一次导学课,在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情况后,重点进行师生的教学沟通,如通过“听与说”的游戏,邀请六位同学进行“听与说”的角色扮演,引发全班“听与说”的谈论,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最后一次课,是课程的延展,可通过“怎样做一名成功管理者”的管理沙龙讨论,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从而起到激发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效果。

2.特色主题引导的模块化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尝试将课程分为自我管理、团队管理、组织管理三大模块,采用逐层递进式教学,每一模块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个人管理的特色主题是“大学生涯规划”,邀请大二、大三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个人管理的经验分享,启发学生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团队管理的特色主题是“四大名著学管理”,班级同学组建团队,透过四大名著探寻中国式管理的特点;组织管理的特色主题是“组建专业模拟公司”,班级同学模拟企业实战,发现现实的管理问题。

(四)发展性教学评价实施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其能力水平不足以支持课程学习,而在于他们普遍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主动探索、反思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对学习非常漠然。[4]这一点,在高职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到公共课更是如此。为此,“管理学”课程采用发展性考评,通过评估方法的变革,将学习者的注意力由“考什么”向“学什么”、“怎么学”转化,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建立学生学习档案。通过记录每一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学评价从关注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2.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从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到管理能力的实践锻炼,从个人自我管理到参与团队的合作,从参与课堂学习到参加课外实践,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四、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建立了ERP实验室、校级精品课程网站、省级精品教材等。然而,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长久的社会价值,目前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实践者参与研究,从而加快推进作为高职职业基础课的“管理学”课程建设。

(一)定位不明问题

将“管理学”作为职业基础课,成为全校范围开设的公共平台课程,目前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尚不多见。学校在课程定位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课程是公共课中的职业基础课,有别于传统“管理学”仅面向经管专业的单一性,应当突出面向所有专业的普适性;另一种认为,课程应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服务专业,加强与专业相结合的针对性。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使得“管理学”课程建设容易陷入举棋不定的局面,往往希望两者兼顾,反而不利于“管理学”课程建设。

(二)资源整合问题

前期的“管理学”课程建设,主要是学习、借鉴其它高职院校的做法,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将该课程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目前国内可供借鉴的高职院校并不多,因此,结合自身实际的探索更为关键。事实上,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依托江苏开放大学,具有其它高职院校所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例如: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有利于推动混合式学习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弥补了课程实训教学的短板;开放教育中较早实施通用管理认证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由政府认证并实施的通用型管理能力等级认证,如果能够将其引入到“管理学”课程建设中,对课程实施无疑会有巨大帮助。

(三)师资紧缺问题

目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主要依靠公共基础课部管理教研室的专职教师,尽管企业、行业专家也参与其中,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无法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在校内师资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教师往往只具备管理专业背景,而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大大制约了课程与专业结合的紧密度,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教师缺乏企业、行业工作经验。一些教师尽管具有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擅长于理论教学,但由于缺乏企业、行业工作经验,因此,难以胜任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学生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

[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3.

[2]李小蔓.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重新思考[J].职业时空,2008(7):62-63.

[3]项国雄,张小辉.学习环境设计兴起的背景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7):47-48.

[4]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猜你喜欢
基础课管理学职业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职业写作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
我爱的职业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