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娜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 255130)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发对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以能力为重,而在各项能力中,教学实践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其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未来培养的小学生的质量。目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承担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重担。为了了解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笔者在梳理国内外有关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山东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鲁东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资料。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目前不论是专科师范生还是本科师范生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包括教学用语不规范且缺乏感染性、书写不规范并板书设计不合理、过度依赖多媒体并课件制作过于花哨、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且缺乏适切性、教案编写问题繁多、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较差、课堂交流互动理解片面并层次较浅、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与高师院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技能训练、教育实习见习环节的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联系,存在着忽视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就遭遇不适应,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参加工作后更出现不会教、不善教,不能圆满完成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等尴尬局面。因此,提高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所有高师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基础性是其根本性质。这种基础性不仅仅是因为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小学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教育。小学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不成熟且处于成长状态的小学生。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从事小学教育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性,要具有鲜明的专业情意,综合的专业知识,全面的专业能力。因此,小学教师的培养思路必须要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需求,充分体现小学教师的专业特点,坚持“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所谓‘综合培养’,就是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就其文化素养而言,也充分考虑到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程度的综合性。所谓‘有所侧重’,是指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师范生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兴趣确定一个学科专业方向,为使其将来在这一学科的教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并成为学科带头人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1]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小学教师的培养曾经出现过三种不同层次的模式。长期以来,中等师范一直是我国小学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传统中师不仅培养出大批适应小学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且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其对未来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养成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已成为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小学教师的学历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试验。90年代后期,又开始进行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向二级的过渡,小学教师全面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高学历化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是,通过笔者调查本科高师院校发现,在小学教师培养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特别是进入本科阶段后,由于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式的变化,一些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富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如重视培养学生教师基本功、教师职业技能等理念正在逐步淡化,造成了很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如何教的尴尬局面。那些由原来的中等师范升格而来的专科院校,由于急于向本科院校靠近,其原有的中师特色,尤其是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特色,也在逐渐淡化和消失。因此,继承中师特色,尤其是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重视的特色,我们应该重新拾起。
众所周知,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的掌握。因此,要使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首先必须让其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笔者通过调查东北地区和胶东地区这两所著名的师范院校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理论课程种类比较有限,尤其缺少与小学生、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理论课程。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只是一些硬性的理论知识,缺少相应的应用性。因此,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要丰富教育理论课程,尤其要多增加一些小学生、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拓展教育视野,以形成更加全面、扎实、实用的理论功底。
同时,针对教育理论课程地位低下,课时比例较低的问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应重新制定课程计划,加大教育理论课程课时数,使教育理论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有合适的比例。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另外,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制定相关措施保证教育理论课程按照规定的课时数进行。
另外,调查发现,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及教材都比较陈旧,严重脱离教学实践,尤其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系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对相关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理论课程要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联系,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融入到教育理论中,使学生掌握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
我们调查发现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课程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数量有限,因而常以合堂的形式进行,这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应该加大对教育理论课程师资力量的投入,不断壮大教育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同时,注重提高教育理论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理念,并把这些新的理论融入到教育理论课堂中,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前沿的教学理论知识。另外,实践证明,具有一定小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育理论课的讲授中更容易做到深入浅出。因此,高师院校可以给教育理论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加强与当地小学的联系,让教育理论课教师有深入小学、获得实践性经验的机会,或者可以安排教育理论教师去实习基地兼课,以获取更多的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
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别。形式单调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保持兴趣,只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教育理论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应多采取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加强和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得实用的知识,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
“教师即课程”,教师劳动示范性的特点使得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大学生也是如此。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喜欢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包括语言表达、行为动作、课堂组织等等。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给学生以积极影响,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教学基础能力包括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板画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
强化教学基础能力培养,要高度重视“三字一话”训练。“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它是每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面对的是身心发展不成熟且各方面都属于初学者的小学生,对其具备的“三字一话”的标准和要求便更高。因此,每个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三字一话”本领。目前,高师院校过分重视其“学术性”,却忽视其“师范性”,对于“三字一话”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三字一话”技能不过关。因此,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三字一话”的重视和训练,首先,将“三字一话”正是纳入课程体系范畴,且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其次,配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再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除国家要求的普通话考核外,增加三字的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予以毕业。第四,积极开展相关方面的竞赛和评比,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热情。
强化教学基础能力培养,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录像、电脑等现代媒体纷纷进入课堂,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等教学媒体相比,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声情并茂、图文兼顾、视听兼备,有不可比拟的优点。由于现在多数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电脑,有的甚至有较高的电脑操作水平,这也给未来的小学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当今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现代教学媒体的掌握和运用,以应付未来的挑战,为树立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做好准备。
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艺体劳等方面的技能。一方面,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喜欢文化体育活动,掌握艺体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另一方面,教学是一门艺术,艺体劳也属于艺术,且艺术都是相通的。例如开设音乐课可以提高学生把握整个课堂教学节奏的能力,开设美术课可以提高学生对板书的设计和布置的能力等。因此,艺体劳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前,中师阶段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之所以非常受欢迎,与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歌善舞有关,把艺术和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有关。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要加强对学生艺体劳技能的重视和训练。首先,把开设艺体劳方面的相关课程,并且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中来。其次,配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再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把对学生艺体劳技能的考核也纳入考核范围。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对学生艺体劳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说课方面的训练,通过大力开展说课活动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在开展说课活动时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说课方面的基本知识,如说课说哪些内容,如何说课,说课有哪些要求和标准等;其次,加强对学生说课方面的训练和培训,让学生在不断的联系中提高其说课能力,从而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再次,加强对说课的考核,制定相应的说课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和考核学生,说课不合格者不颁发毕业证。
“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就是在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情景下,按照课堂教学应有的条件而组织的教学形式。”[2]其中最著名的方式就是“角色扮演”训练。这种训练的操作程序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高师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利用类似表演的方式来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实施“角色扮演”训练要注意:“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对待,尽快进入角色,各尽其责。另外,为了使课堂更加真实,“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除认真听课外,可以小声说话,也可以搞些小动作,甚至可以向“教师”发难,使“教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P517)处理着与真实课堂教学一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其组织管理、交往、随机应变等各种能力,进而发展其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高师院校要加强课堂模拟训练的开展。微格教学作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实施步骤。可以说,微格教学较之课堂模拟训练在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更具全面性、现代性,更适合高校职前培养,某种程度上微格教学是课堂模拟训练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更应大力提倡。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高师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的牵头作用,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组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技能。例如,可以成立“演讲协会”“书画协会”“教师技能协会”等,同时定期开展各种评价活动或技能比赛,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会、书法比赛、教师基本技能大赛等,帮助学生树立从教意识,发展学生技能。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通过调查来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存在诸多问题,如实习见习时间短、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基地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教育实习,认为学生只有在各种真实的课堂情景中切身感受和体会当老师的感觉,才能培养和提高其实践能力。因此,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时间都比较长,如美国、德国、英国等,他们的实习任务明确,时间充沛,这有利于学生真实感受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师院校设定的教育实习时间过短,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短的甚至只有两个星期,这不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高师院校应该延长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体验、训练和提高。
另外,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一段正是学生忙着专升本、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这些事情对学生来说又至关重要,很多学生没有时间或精力专心实习,这就大大影响了实习的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应合理调整教育实习的时间,避开学生专升本、考研、找工作的时间期,在实习形式上,打破集中实习的局限,把“集中短期完成”改为“细水长流”,把教育实习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目前,很多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都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对于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学校会专门安排相应的带队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但是,由于实习人数过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达不到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督的目的,致使有的学生打着去实习的旗号,实际却没有真正实习。因此,高师院校应首先进一步健全教育实习管理细则,加大对实习生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所有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习过程中。其次,严格选择带队指导教师,选派那些政治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教师作为带队指导教师。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都参与指导工作。第三,带队指导教师对整个实习过程要真正做到认真负责,要检查督促实习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学校也要成立专门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实习点巡查,以保证教育实习顺利进行。对于参加分散实习的学生,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另外,学校要制定详细的教育实习成绩考核表,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种表现予以量化处理,严格评定实习成绩,对于无故不参加教育实习或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弄虚造假的学生严肃处理。
教育实习基地是学生教育实践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高师院校要不断加强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与实习基地的互惠互利关系。首先,扩大教育实习基地的规模。广泛联系各个小学,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其次,高师院校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实习基地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实习学校为高师院校实习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保证。高师院校要利用科研上的优势,积极为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利用自己在教师教育理论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实习学校教师专业理论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实习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再次,教育实习基地要积极配合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工作,制定相关的实习制度,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做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多给实习生锻炼的机会。
[1]黄正平.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9,(7).
[2]曹江.高师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