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臣,翟媛媛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团委/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 255130)
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学科。同时也认识到,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区别,所以二者才有整合的必要;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联系,所以二者才有整合的可能。[1]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政治——伦理学模式相联系。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要深入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则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联系。在理论基础上除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还需坚持科学性原则,防止唯心主义和伪科学的干扰,从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问题的层面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塑造和转变,其任务是针对性的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施加影响,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和矫正,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使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旨在塑造个体的完善人格。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以及辨别是非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则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性心理教育、职业选择和消除心理障碍等,重视培养大学生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方式方法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以课堂讲授、报告、竞赛和参观等集体的方式进行。不管是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主要是采用公开的方式,所以不能很好地实施因人而异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采取团体咨询、讲座等形式,但往往更多采用针对个体和小团体的引导和教育方式,它更强调保密性的原则。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灌输性,注重的是教师的施教,以“说”为主,通过正面说服、榜样示范、表扬批评和实践锻炼等方法来进行教育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宣泄与疏导,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与自愿,以“听”为主,注重倾听与感情沟通,采用普及心理学知识,与学生交谈、讨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等方法来帮助指导大学生。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必需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涉及大学生心理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和手段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实质上是思想问题,而许多所谓“思想”问题,往往又是由于一些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排除的结果。所以在分析和解决大学生问题时,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都强调多样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和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要建设出能体现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资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的网络和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向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健康的课余生活;要加强管理,严厉打击有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事物,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此外,还应完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心理和思想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都是以人脑为物质载体、以客观现实为内容来源、以实践活动为中介而产生的。从本质上看,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具有同构性,其形成过程具有统一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育人的工作,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使之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二者统一于大学生培养目标之下。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二者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回避不了诸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想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也需要从解决心理问题为突破口。[2]所以,我们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必须树立整合的观念,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是整合的,在实践中是一体化的,只是在具体操作上各有侧重。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保密原则和移情(同情心、理解心)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则要坚持公开原则和价值引导取向。按理说,二者无法进行融合。但实际上,在进行这两种教育的过程中,都强调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和互动性,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体验、理解和反思。这就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不涉及价值导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没有移情取向,只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要视具体情况而有所偏向而已。如校园心理剧、价值观澄清讨论等活动就足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时具有融合的趋势。因为在这些活动中,经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精心策划、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确实能达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良好效果。当然,要想在教育原则层面做到有效整合,就必须使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选择教育方法。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要看在具体工作中能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像心理健康教育一样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可在教育方法上采取“一刀切”,否则必定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心理阻抗。另外,可以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也可以像思想政治教育那样公开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教育,并辅以课堂教育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使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的观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3]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不仅有政治、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和法制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常常不是孤立的而是混杂在一起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只有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效果。[4]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趋于成熟,已把心理教育的部分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从道德品质教育到健康人格塑造的‘管理—教育—帮助’系统”已基本形成,这就在意识层次上提高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当然,在结合时必须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对那些思想认识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矛盾,要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5]
学校、家庭、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成长的环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施加着教育影响。为了更好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构建以大学生为中心圆点,以学校为支撑线,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学校、社会、家庭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机制。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教”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以提高大学生教育的整体质量。[6]
[1]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黄警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姚本先,杜松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
[4]单春晓.心理健康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3-10-20.
[5]叶华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2).
[6]姚冰.实施“三个”整合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