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汶
略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刘 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分型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高。我国199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对5000例普通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问卷调查[1],推测GERD患病率为5.77%,RE为1.92%。GERD相关症状在北京发生率为10%,上海发生率为7.68%。中国广东社区人群研究调查了3338人[2],发现每周有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6.2%。李兆申等回顾总结了14年间近13万例接受内镜检查的病例[3],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检出率为2.95%。胡兆元等回顾总结了10年间5万例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4],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为4.1%。2005~2006年,我们在北京中医医院及北医三院的消化门诊对10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5],发现GERD患者294人,构成比为29.4%。
GERD的发病原因与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BMI)增加、过度饮酒、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抗胆碱能药物、化学药物灼伤、药物滞留食管中、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腻、饮食过烫、甜酸辛辣食物刺激、霉变食物及腌渍和烟熏食物刺激、长期情绪低落、急躁易怒、妊娠、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家族史等有关,GERD的发病机制与防御机制削弱和反流攻击物的刺激有关,主要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LESR)过度、食管酸清除能力下降、胃排空减缓等,可能与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Cajal间质细胞减少等有关。GERD的主要损伤因素为过多的胃内容物(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液)造成食管黏膜损伤。
目前反流物性质及反流物多少的测定尚需用有创检查来完成,如24小时p H监测、胆汁监测等。对于仅靠问卷调查或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来诊断的GERD患者,尚无法判定是酸性反流还是碱性反流,即使是混合性反流也无法判断酸性反流和碱性反流孰多孰少。另外,对一些伴有食管外症状的GERD患者来说,尚无法判定胃食管反流的同时,有无其他疾病重叠。GERD疾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异常痛苦,容易合并情绪焦虑、抑郁等疾病。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治疗尚存在许多瓶颈问题。如西医治疗疗效有限,长期服用抑酸剂可导致霉菌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胃癌等,所以长期甚至终生用抑酸剂维持治疗困难,患者的依从性差。中医治疗可以另辟蹊径,应用前景广阔。
《寿世保元·吞酸》:“夫酸者,肝木之味也”,说明反酸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反酸与胃内有热有关。《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说明肝胆有病,则会胆汁反流,出现口苦等症状。笔者认为该病发病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腻,长期吸烟喝酒,七情失和,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脏腑亏虚,从而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有关。该病病位在食管,涉及脾、胃、肝、胆。病机有脾胃虚弱,肝脾不和,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胆湿热,湿热中阻,痰湿中阻,气滞血瘀,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等。病机关键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久多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该病治疗大法是和胃降逆。
5.1 肝郁脾虚 反酸嘈杂,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胸胁胀满疼痛,纳差腹胀,情绪低落,大便溏稀。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弦细。
治疗方法:疏肝健脾,和胃降逆。逍遥散加减。
5.2 肝胃不和 反酸嗳气,两胁胀痛或窜痛,胃脘胀满,纳差,急躁易怒,情绪不畅则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加减。5.3 肝胃郁热 反酸嘈杂,胸骨后灼痛,两胁胀闷,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方法:清肝泻火,和胃降逆。左金丸加减。
5.4 肝胆湿热 反酸烧心,口粘口臭,两胁疼痛,恶心,呕吐苦水,大便稀粘滞不爽,臭秽异常。目眵增多,
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疗方法:清肝利胆,和胃降逆。龙胆泻肝汤加减。
5.5 湿热中阻 反酸烧心,胃脘胀满,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大便粘滞不畅,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和胃降逆。清中汤加减。
5.6 痰湿内阻 反酸烧心,胃脘胀满,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大便稀溏,挟有粘液,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
治疗方法:化湿祛痰,和胃降逆。温胆汤加减。
5.7 痰气交阻 咽中有异物感,反酸烧心,胸脘满闷,自觉有气“上顶”,咯痰粘稠,咯吐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方法:理气化痰,和胃降逆。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5.8 脾气虚弱 泛吐清水,胃中嘈杂,气短乏力,面色萎黄,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方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四君子汤加减。
5.9 脾阳不振 泛吐清水,胃中嘈杂,胃脘冷痛,喜热饮食,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鸡鸣即泻。舌质黯淡,苔白腻或水滑,脉沉缓。
治疗方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黄芪建中汤加减。
5.10 气滞血瘀 反酸嘈杂,胃痛夜甚,痛如针刺,固定不移,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涩。
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5.11 寒热错杂 反酸烧心,咽干口渴,胃脘痞满疼痛,遇冷加重,胃部喜暖喜按,手足发凉。舌质暗淡,苔薄黄,脉弦细。
治疗方法:辛开苦降,温清并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笔者认为,糜烂性食管炎病机多为湿热阻滞,血腐肉败。治法多为清热利湿,敛疮止血,去腐生肌,常用药:白蔹、白及、生黄芪、青黛、三七粉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多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治法多为健脾疏肝,和胃降逆。常用药:茯苓、白术、党参、苏梗、荷梗、炒莱菔子、降香、沉香、香橼、佛手、枳实、厚朴等。Barrett食管病机多为气滞痰凝血阻,治法多为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常用药: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三七面、丹参、红景天、浙贝等。食管腺癌病机多为脾虚气滞,痰凝血阻,治法多为健脾扶正,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常用药为炒薏米、莪术、石见穿、山慈菇、蛇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露蜂房等。食管廓清能力降低多用枳实、厚朴、莱菔子、槟榔、大腹皮、大黄。食管内脏高敏感多用白芍、甘草、郁金、香附、醋柴胡、白梅花。黏膜防御能力降低多用生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红景天、太子参。胃酸分泌过多,常用左金丸、乌贝散、瓦楞子、煅牡蛎、黄连、干姜。胆汁分泌过多,常用醋柴胡、黄芩、龙胆草、炒栀子、虎杖、金钱草、海金沙。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蒲公英、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野菊花。食管粘膜炎症或溃疡,常用白蔹,白及,三七粉,青黛散、龙血竭等。
对药应用:笔者治疗该病时喜用对药针对其典型症状来治疗,具体如下:
反酸:吴茱萸-黄连,干姜-黄连,浙贝-海螵蛸,海螵蛸-瓦楞子,海浮石-沉香面。烧心:生石膏-生知母,白蔹-白及,龙胆炭-黄芩炭,寒水石-青黛。胃胀:枳实-厚朴,香橼-佛手,旋覆花-生赭石,丁香-柿蒂。胃痛:三七面-九香虫,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川楝子,全蝎-蜈蚣,刺猬皮-土鳖虫。
经方应用
疏肝和胃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左金丸。健脾益气常用的方剂有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理气通降常选用的方剂有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散等。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清热化痰常选用温胆汤、清中汤等。
临床用于GERD治疗的中成药有康复新液、亮菌口服液、胃苏颗粒、六味安消胶囊、胃逆康胶囊、舒肝和胃丸、越鞠丸、乌贝散、胃力康、瓦楞平反胶囊、调胃降逆胶囊、枳术丸、化郁清胃颗粒等。对于食管炎症、食管黏膜糜烂较重者,笔者常让患者于空腹时将康复新液慢慢咽下;对于胆汁反流较重者,笔者常让患者于空腹时将亮菌口服液咽下,均获得较好疗效。
中医外治法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GERD的中医外治疗法常用的有针灸、按摩推拿、中药外敷、穴位注射等。单用外治法或与中药内服的配合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病例1:张某,男,65岁。主诉:反酸伴嗳气4个月。现病史:4个月来反酸、嗳气,偶有烧心,纳可,无口干、口苦,二便调。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病理:(窦)轻度慢性胃炎,局灶腺体肠化,黏膜肌增生。(贲门)轻度慢性胃炎,另见表浅鳞状上皮粘膜急慢性炎及糜烂,上皮单纯性增生。(食道)胃底腺粘膜呈轻度慢性炎。
望诊:舌暗淡苔白。
闻诊:未闻异常口气及体气。
切诊:脉弦。
辨证施治:《寿世保元·吞酸》说:“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患者脉弦,说明素有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出现嗳气,反酸、烧心。舌暗淡,为肝郁脾虚之象。此为肝郁克脾,脾胃虚弱,脾阳不振,故脾胃
有虚寒之象。但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故胃中又有郁热。所以,除了肝胃不和,还有寒热错杂。
治法:清肝泻火,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青黛10g,百合20g,降香10g,三七面6g,旋覆花10g,生赭石30g,公丁香6g,柿蒂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辅助治疗:康复新液(100ml*1)X4瓶/15ml口服Tid,慢慢下咽。
中医外治:穴贴:化瘀清胃。
2009年11月26日二诊:仍有嗳气,偶有反酸烧心,无口干、口苦,二便调,眠安。舌淡苔黄腻,脉沉弦。
辨证分析:治疗有效,效不更方。
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代代花10g,八月札10g,降香10g,三七面6g,旋覆花10g,生赭石30g,公丁香6g,柿蒂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康复新液(100ml*1)×4瓶/15ml,口服Tid。
穴贴:化瘀清胃。
2009年12月3日三诊: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时有进食、进水后出现嗳气,无反酸烧心,二便调,纳、眠安。舌暗苔薄白,脉弦滑。
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焦三仙30g,鸡内金30g,降香10g,莱菔子20g,旋覆花10g,生赭石30g,公丁香6g,柿蒂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2009年12月10日四诊:诸症状均有减轻,无明显嗳气,无反酸烧心,无胃胀不适,二便调,眠差,易醒,入睡困难。舌暗苔白,脉弦滑。
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焦三仙30g,鸡内金30g,降香10g,莱菔子20g,旋覆花10g,生赭石30g,公丁香6g,柿蒂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乌灵胶囊(0.33g*36粒)×2盒/3粒,口服Tid。
穴贴:化瘀清胃。
2009年12月17日五诊:偶有饭后胃胀,偶嗳气,晨起明显,余症状均消失,二便调,眠好转。舌暗淡苔薄白,脉弦滑。
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焦三仙30g,鸡内金30g,降香10g,枳壳15g,旋覆花10g,生赭石30g,公丁香6g,柿蒂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乌灵胶囊(0.33g*36粒)×4盒/3粒,口服Tid。
按语:反流性食管炎是一难治性疾病,临床上容易反复发作。其病因复杂,多与情绪急躁、心情抑郁、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肥甘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其病机多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本病例从肝而治,又注意寒热并用、和胃降逆,故收到较好疗效。
病例2:陈某,男,40岁。反酸、烧心2年余。患者常因进食不适出现反酸、烧心,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口干,鼻干,大便尚可,日一次,小便调,纳可,眠可。平素偏嗜甜食,易急躁。
望诊:舌红苔白。
闻诊:未闻异常口气及体气。
切诊:脉弦滑。
辨证分析:患者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阻;又因性情急躁,导致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热,故见反酸烧心、口干鼻干。热腐肉败,则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舌红苔白,脉弦滑,为热邪郁内的表现。但久病易导致脾气虚弱。日久脾阳不振,脾胃虚寒。所以,本病例为标本虚实、寒热错杂证,治疗应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中医诊断:反酸(肝胃郁热,寒热错杂)。
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清肝和胃,理气降逆。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旋覆代赭汤加减。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青黛10g,白及10g,降香10g,三七面3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白蔹10g,白芷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中成药:康复新液(100ml*1)×4瓶/15ml,口服Tid,徐徐下咽。
2009年12月15日二诊:反酸较前减轻,不烧心,口腔溃疡,乏力,口干减轻,大便偏干,日一次,早醒。舌暗苔白,脉弦滑。
辨证分析:治疗有效,效不更方。
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青黛10g,白及10g,红景天30g,三七面3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白蔹10g,白芷1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康复新液(100ml*1)×4瓶/15ml,口服Tid。
鹅口散(12g)×1袋/1g,外用Prn。
2010年1月7日三诊:反酸明显减轻,易饥,口腔溃疡消失,大便日一次,质偏干,尿频、急,纳可,眠欠佳,多梦。易疲劳。舌暗红苔根黄厚,脉弦滑。
方药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浙贝母10g,海螵蛸30g,瓦楞子30g,青黛10g,白及10g,红景天30g,三七面3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黄柏10g,车前草30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中成药:康复新液(100ml*1)×4瓶/15ml,口
服Tid。
辅助治疗:穴贴:化瘀清胃。
按语:胃食管反流病是一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多由于饮食不慎,嗜食辛辣肥甘,烟酒过度,性情急躁及其它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病机多为寒热错杂、肝胃郁热等。治疗时注重寒热并用、清肝和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方中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吴茱萸寒热并用,清肝和胃。因患者热重于寒,故黄芩、黄连用量较重,而干姜、吴茱萸用量较轻。浙贝母、海螵蛸、瓦楞子抑酸,青黛、白及、三七面清热止血,保护食管及胃粘膜。诸药共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清肝和胃,理气降逆,可起到抑制胃酸、消炎止痛的效果。
本病是心身疾病,应注意心理调适。饮食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预防GERD的关键因素。治疗的关键是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辨病与辨证、辨证与辨症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应事先向患者告知,做好心理准备。
[1]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226.
[2]Chen M,Xiong L,Chen H,et al.Prevalence,risk factorsand impac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mptom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outh China[J].Scand J Gastroenterol,2005,40(7):759-767.
[3]李兆申,徐晓蓉,许国铭,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5):315-318.
[4]胡兆元,周丽雅,林三仁,等.十年2088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2):717-719.
[5]刘汶,王仲霞,韩偎偎,等.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8,27(4):243-248,25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96
1672-2779(2013)-21-0129-04
吴义红
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