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 李 明 王喜梅
高校组胚教研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雪梅 李 明 王喜梅
(湖南省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怀化418000)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按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基层教学和科研组织,是教师工作、学习、科研和交流的基本平台。在医学院校,组胚教研室承担《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其工作绩效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速度和学校办学水平。因此加强高校组胚教研室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医务人员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建设;优秀教研室
教研室是教学研究室的简称,它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一种组织形式[1]。经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开始的教学研究和实施组织教学,逐步形成现在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科型教学研究机构。在医学领域,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2]。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简称组胚教研室)负责承担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切实做好高校组胚教研室建设,对于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医务人员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校组胚教研室建设的一些实践和探索,与大家共同研讨。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有89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共设8个系部50个教研室,其中组胚教研室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基础医学部。经过13年的发展历程,组胚教研室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和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2007年“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被确定为湖南省精品课程。2008年组胚教研室荣获湖南省“省级优秀教研室”称号。
1.1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 促进教研室建设 一支优秀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教研室建设的组织保证[3]。目前组胚教研室有专、兼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实验师1人;平均年龄为40岁;具有硕士学位5人;毕业院校有中南大学(2人)、南华大学(4人)、湖南师范大学(1人)、福建医科大学(1人);4人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逐步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及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梯队。
1.2 加强教研室管理 发挥教研室职能 为了适应学校与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近年来组胚教研室在学校、系部指导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等。教研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了教研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使教研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先后有2名青年教师分别获校级多媒体教学比武二、三等奖,2名教师均获校级青年教师教案评比二等奖,1名教师获“怀化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3 注重人才培养 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校内培养,鼓励校外提高。对新进青年教师采用“导师”培养制,即为其配备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导师,引领指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以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原则外出学习,提高学历与专业水平。近年来先后选拔3人攻读硕士学位,实施“硕士化”工程。
1.4 重视实践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是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建设,组胚教研室现有实验实训室1000m2,具有最先进的全数字(网络版)显微形态数码互动实验室2间,普通多媒体形态实验室4间,免疫组化实验室2间,切片技术室1间,标本陈列室1间;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理论指导实践,临床深化理论”的模式。
1.5 确立“科研兴教”意识,加强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水平是体现高校水平的主要标志[4]。近年来,组胚教研室教师承担或参与省、市、校级教、科研课题21项;撰写并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共45篇,其中教改论文13篇,科研论著32篇(教科研论文中27篇发表在国家级各类核心刊物)。
目前我校组胚教研室在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些不足。
①师资队伍结构存在“两缺”现象:一是“双师型”教师比较缺少;二是博士学位教师空缺。
②教师培养制度尚欠完善。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成长缺乏教师间的交流,更缺少校与校之间的交流;青年教师少有机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导致专业知识落后和信息渠道闭塞。
③科研规模小、学科方向散、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教研室承担的课题虽多但比较分散,缺乏方向性。教研室要确定自己的学科方向,建立稳定的学术梯队。而学术梯队必须有科研项目,而且要连续不断,长期攻关,逐步提高,才会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把准科研定位,明确科研方向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校组织教研室建设卓有成效,但作为教学、科研主阵地的教研室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继续做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真正凸显教研室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赵惠明.浅谈教研室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1):249-250.
[2]熊俊,冀凯宏,杨玲,等.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4):338-341.
[3]何周亮,周蔚宇,童林军.高职院校专业教研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2,(9):103-104.
[4]葛天孝,张金学.浅谈高校教研室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2):60-6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71
1672-2779(2013)-21-0096-01
吴义红
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