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清光
翻译出版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以社会的支持为先决条件。总体而言,社会需求不断推动翻译出版物选题的变迁,促进了翻译出版事业的整体发展。翻译出版活动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翻译出版现象,都会反映出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出版物选题变迁的研究,我们分为三个时期,即20 世纪8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和21 世纪初,因为这三个时期分别带有各自典型的时代特征。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伊始,人们满怀信心,奔向未来,奔向现代化,需要知识,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商品大潮的冲击加上社会制度环境的相对宽松,使得我国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程度加深。21 世纪初,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文化消费开始占主导地位。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导致翻译出版物选题的变迁。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了以解放思想为标志的思想观念转型,国家对文化资本的垄断逐渐松动。同时,人们迫切要求改变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包括个人的地位和状态,这种内在需求促使人们寻求各种途径来实现这种改变,这个时期对西学著作的引进部分上承担了这种功能。社会对西方思想的需求是80 年代大量翻译、引进西学著作的动因。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于西方,是自上而下发起的,这就决定了在开始阶段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巨大的社会变革需要甚至呼唤西学著作的引进。改革开放伊始,一方面普通大众迫切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精英知识分子胸怀远大理想及振兴中华民族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面对着这样被称为‘思考的一代的’两部分人:饥渴者和盗火者,前者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后者需要‘用武之地’”。[1]这种社会需求促使精英知识分子积极组织西学著作选题,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翻译出版活动之中。“80 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像‘五四’时期的青年,集合在民主、科学、自由、独立等宽泛的旗帜下,共同从事先辈未竟的启蒙事业”。[2]这期间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译著有《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二十世纪文库》(华夏出版社,1987 年)和《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 年)。
在80 年代,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命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出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浓厚兴趣。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渴求阅读新知识、掌握新信息、了解新思潮。整个社会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思潮的强烈需求,推动了这类图书的面世。如《走向未来》丛书,出版时间始于1984 年。该套丛书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了外文译作和原创著作。原计划出版100 种,到1988 年共出书74 种,时间跨度五年。《走向未来》丛书的作者集中了80 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代表了当时中国思想解放最前沿的思考。在《编者献辞》中,该书编委会表达了选编主旨:“展现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新月异的面貌;反映人类认识和追求真理的曲折道路;记录这一代人对祖国命运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的出版,意在继承前人的工作,扩大文化的积累,使我国学术译著更具规模、更见系统。文库所选以当今已公认的现代名著及影响较广的当世重要著作为主,1987 至2003 年间共出版46 种。《二十世纪文库》在1987 年至1991 年间共出版96 种。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引进的虽然是西方学术著作,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重点不在学术研究,而是对西方思想的介绍、吸收和参照,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林方在《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者序中谈到:“我们的目的在于阐明价值论问题而不是着重于方法论的探讨,因而选择了狄尔泰和斯普兰格尔,略去了韦特海默、柯勒和科夫卡。”[3]《存在与时间》(《现代西方学术文库》)译者在序中谈到:“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理应对世界文化的重大发展加深了解。”[4]
限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上述三套丛书为某个主题进行编选、编译,多人合作翻译较普遍,存在对原作的误读现象。陈宜良在《存在与虚无》的译后记中写道:“译文不能令人满意,更重要的原因也许在于我们的外语、翻译及哲学理解力水平太低。”[5]但是,三套丛书客观上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这个时期(80 年代)的翻译尽管有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至少让人们多知道了一个人名,多知道了一种想法,多知道了一种主义。对于一个封闭了太久的民族来说,这项工作还是极为有益的,它急速地推动人们的思想进入一个和世界‘共时’的平台。”[6]在上世纪80 年代的西学翻译出版活动超出了学术本该承载的范围,担负起了解放思想的功能。人们希望通过阅读西学著作来解决人生问题、社会问题,或者为社会释放更多的思想空间,希望通过学习或参照西方思想来改变国家和自身的状态。
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商品大潮的冲击加上社会制度环境的相对宽松使得我国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程度加深。在世俗化过程中,我国传统上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所取代,功利性生活需求成为我国出版界从外国引进相关出版物的动因。与上个10 年相比,贴近生活、工作、个人需要的,世俗化、功利化、实用性的选题成为这个时期翻译出版活动的最大特点。
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催生了人们速成的心态,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去阅读内容沉重、冗长、耗时的作品了。受此影响,出版社引进的外国图书,不少书名就表现出短时间、快节奏的特点。如,《五秒入睡法:倒头就睡精力充沛》(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年),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五秒钟是不可能入睡的,但该书以“五秒”为卖点,迎合人们的时间观念。甚至连智商也可以大跃进,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年引进了《智商大跃进:十二周智力增进课程》。
经济市场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竞争,个体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各种技能才能增强竞争力。顺应人们的这种需求,出版社开始引进出版灌输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类的图书。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推出管理大师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推崇以深度会谈为学习方法的团队学习,通过团队学习来实现自我超越。该书正版累计销量达50 万册。[7]1997 年上海三联书店又引进了《学习的革命:通向21 世纪的个人护照》,该书提出“学习首先要改变观念”以及“终身教育” “尊重个体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理念,书中的理论与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便于读者对照模仿。该书累计销量已达500 万册。[8]
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使得人们追求财富、享受生活的愿望逐渐增强。顺应这种社会心态,我国出版界开始从国外引进谋求富裕的通俗出版物,如《获利一辈子》(时事出版社,1997 年)和《教您轻松致富》(红旗出版社,1997 年)、《没职业也挣钱》(新华出版社,1996 年)和《走向成功之路:个人投资理财经验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等。
20 世纪90 年代,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对先进营销理念的需求促使我国各出版社从国外引进销售技巧类图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年引进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经推出即广受欢迎。该书以讲故事的写作手法把现代的营销技巧和销售人员应该具有的坚韧品质阐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西方商业的圣经”。
市场机制的建立也导致人的高流动性。“铁饭碗”被打破,单位的用人机制愈加灵活。“自1994 年以来,失业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工程’也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又一个社会重点工程”。[9]于是,与求职有关的知识类出版物也成为这个时期国内出版界的选题,如《形体、性格与职业选择》(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年)、《如何“推销”自己》(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年)和《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求职者的圣经》(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年)、《失业后的阳光》(时事出版社,1997 年)和《白领:如何让人一次又一次看中你》(南海出版公司,1999 年)等。
社会的流动性加强,也导致人的角色变换加快。人际交往形式及内容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交际网络因为个人的流动而中断,不得不频频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交往也越来越多地带上了功利的色彩。学习、掌握一定的交际手段和技巧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见机行事:巧妙地和上级相处》(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年)和《与老板共舞》(海天出版社,1999 年)、《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和《乐在沟通:做个会说话的上班族》(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年)、传授谈话技巧的《能说会道:劝说的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年)和《棘手的谈话:如何对付尴尬的处境》(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等。
迈入21 世纪,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娱乐和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的表征。”[11]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刺激我国出版界大量引进外国畅销书的动因。
外国畅销书迎合了读者通过阅读获取娱乐的心态,并以其娱乐特质、易用性成为这个时期文化消费的大餐。引进畅销书能够给出版社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因此,外国畅销书的热销成为出版社竞相引进的动力。
经典文学作品淡出了畅销书市场,悬疑类和青春文学类小说成为畅销书榜单上的常客。2003 年3 月,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在美国上架销售,该小说在第一周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2004 年该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国内,截至2006 年,《达·芬奇密码》在我国销售320 万册。[12]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读者对引进版畅销书的阅读需求和购买欲望。外国畅销书的引进出版给我国出版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出版社开始竞相引进外国畅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6 年引进了美国悬疑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该书被视为斯蒂芬·金的代表作,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同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引进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的《鬼魂出没》;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西班牙作家纳瓦罗创作的惊悚悬疑小说《耶稣裹尸布之谜:萦绕千年的宗教谜案》,该原版书后来居上,出版后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上一举击败了《达·芬奇密码》。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虽然1999 年以后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众多,但入选“30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的只有《达·芬奇密码》一部。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发生了变化,选择更加多元。韩国美少女作家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在韩国发行后长居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该书和《那小子真帅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年)引进后迅速占据我国文学类排行榜醒目位置,在2004 年6 月的月度“开卷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TOP30”中位列前两名。该书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也从侧面反映出21 世纪“浅阅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在我国少儿文学类图书市场,外国畅销书也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从2000 年开始翻译出版“哈利·波特”系列,10 年期间共引进了七部,每一部的平均销量都达到惊人的300 万册。[13]由于我国少儿图书市场对外国少儿畅销书需求巨大,于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了一系列的引进外国少儿畅销书活动——2002 年从德国引进莫尔斯著的《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来自矮人国的小兄妹》,从奥地利引进巴林格所著的《给小侦探的聪明手册》和《鬼怪迷的勇敢手册》。从2004 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系列,至2007 年已翻译出版来自美、英、加、德等国的13 种畅销儿童小说。2005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从法国引进洛姆著的《星星秘籍》三部曲。近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版少儿图书的畅销也直接导致其副牌外国文学出版社在2009 年8 月变身为致力于少儿图书出版业务的天天出版社。
从国外引进的畅销书在丰富读者精神生活、满足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化产业贡献了力量。从短期看,对外国畅销书的引进是追求商业利润,但长远而言,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引进应当遵从具体的文化发展规律,应当看是否有益于社会生活,能否创造社会效益,能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1]傅世悌. 一切为了饥渴者和盗火者——对“走向未来”丛书的一点回顾和思考[J]. 中国出版,1986,(10):31
[2]查建英. 80 年代:访谈录[M]. 北京:三联书店,2006:133
[3]林方. 编者序[A]. 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C].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
[4]陈嘉映、王庆节. 译者序[A]. 海德格尔著. 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1997:3
[5]陈宜良. 译后记[A]. 让·保罗·萨特著. 存在与虚无[M]. 北京:三联书店,1987:778
[6]孙向晨. 从社会的热潮到深层的问题[A]. 苏力、陈春声.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C]. 北京:三联书店,2009: 564
[7][8]伍旭升. 30 年中国畅销书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222,223
[9]刘世锦等. 中国“十五”产业发展大思路[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25
[10]姜秀花. 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J]. 前线,1999,(4):33
[11]黑晓佛. 大众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困境[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
[12]王英斌. 韩国翻译出版物居世界各国首位[J]. 世界文化,2007,(7):43
[13]当畅销作家登上富豪榜 你也可以学[N]. 成都商报,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