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冯洁 通讯员 李健
走进德清临杭工业园区,其占地近1000亩的厂房正从地下向地上延伸,以规模化的态势铺将开来,成为天马集团未来的核心产业基地。作为一家重型装备和精密轴承的生产企业,天马集团早已跻身中国机械百强,企业这些年的扩张步伐更是令外界瞠目。公司负责人称,此次选择在德清临杭工业园区建设大型产业基地,是出于集团未来整合发展、转型提升的考虑。“事实上,这一项目我们筹谋已久。四五年前就有了初步的打算,因为土地资源等各方面的原因,直至2011年4月项目才得以启动。项目完成后,公司的产业地图也会做新一轮整合与调整,这也是谋划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一步。”
对于一家知名公司而言,市场导向成为天马集团这些年不断向外扩张且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资源要素当然很重要,土地、能源、人力,对于一家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而言,必不可少,但是我们更为看重的还是市场要素。”
“就全国范围来看,浙江的政府具有更为超前的市场意识”,这也成为天马集团将眼光盯准浙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最初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到如今的‘浙商回归’,可以说浙江省政府的每一轮转型决策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而对于企业而言,当然要充分利用每一次市场给予的机会。”
20多亿元的投资,对于年销售收入达30多亿元的天马集团而言,已是一笔巨额投入,这一决策也遭受外界不少的质疑声。“投资的顾虑是有的,但相比之下我们的信心更足一些。100个有利因素,相较于1个不利因素,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项目对于天马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全国而言,它的领先度可延续至少10-20年。”
“天马”总部经济带来的集聚效应显而易见,与之相匹配的德清临杭工业园区发展势头也不可小觑。据园区负责人介绍,截止到今年3月底,该园区一区三园入园企业已达19个,总投资98.85亿元,其中装备制造园区入园企业11个,包括天马集团、正泰太阳能、鼎力机械、智海空分等企业,累计完成产业投入15.4亿元;新材料园区入园企业5个,包括诺贝尔陶瓷(投产后产值50亿元,税利5亿元)等大型企业,累计完成产业投入8.64亿元;物流园区入园企业3个,包括升华集团(上市企业)投资的升华物产等现代物流企业,累计完成产业投入1.15亿元。
同样是在德清,创业创新的另一模式为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力”)所开创。
这是一家从产品到研发、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从生产到销售都掌握着“创新”元素的企业。用董事长许树根的话来说,“创新对我们企业来说并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没有了创新,我们的企业将无法前行。”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起步晚”。回忆起创业之初,创始人许树根莞尔,“这类产品在国内算是一个行业空缺,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形成规模。”
最初的“招兵买马”,就让董事长许树根犯了难。作为一个新行业,国内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细分人才,于是,鼎力只能从相关行业中招募技术人员。“工程机械的专业人才,与高空作业具有一定关联,通过这些人才的组合,公司的技术团队初具雏形,但要真正进入高空作业平台领域,还相距甚远。”于是,公司成立之初,创始人许树根就和他的技术团队远赴欧美发达国家,通过一年两次的学习,掌握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向发达国家取经仅仅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还是“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如今,公司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已进入“深度”阶段。“在国际合作中,所有的核心技术、软件编程都由我们提供,对方只是负责生产环节。就像是‘可口可乐’瓶子与液体,我们只负责提供当中的‘液体’,而国外企业则负责提供容器。用这种模式来支撑我们的创新发展,相信未来的三五年,鼎力可以做到不慌不忙。”
“从最初的单纯学习,到后来的技术合作,再到如今的深度合作,企业的研发力量不断加强。目前,我们的研发人员占企业员工16%以上,201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4.2%以上。”说起企业的研发架构,董事长许树根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了身后一幢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研发大楼,“这是我们公司的重点工程,目前已经完工,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未来这幢大楼将专门供研发人员使用。”
对技术创新的重视,让鼎力在短短几年稳坐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的交椅。目前,公司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拥有200多家客户。在国内,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工程装备部进行技术合作,成为其研制、试验、培训基地。然而,这些并不是鼎力人看准的最终目标市场。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将会不断壮大。这是创始人许树根盯准的另一块重点市场。“在国外,一个乡镇就拥有二三家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公司,而在国内,即使是浙江这样的发达省份,还没有一家像样的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公司,差距显而易见。由于高空作业平台具有很强的细分性和针对性,对于使用方而言,租用会比购买更具现实意义。
“未来三至五年,鼎力将会重点关注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公司。随着国内租赁公司的发展壮大,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应用与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是一个相互推进的过程。”
在招工难的现实之下,不少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着眼“机器换人”,浙江鼎力就是其中之一。
“在技术创新领域,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也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方向。比如焊接这一流程,过去都是以人工焊接为主,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机器焊接。”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考虑到未来几年招工难的因素将持续存在,企业部分生产线已开始使用机器焊接。”
“除了招工因素,产能、品质的提升也是我们力推机器人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像鼎力这样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其生产流程要靠人来控制质量相对较难,而以机器替代人工作业,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谈及机器换人是否会面临裁员难题,鼎力董事长许树根认为,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削减人员,相反,只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发挥人的能动性。“有了‘机器人’,我们并不会放弃操作人员。研发和使用‘机器人’,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在后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我们添进了高科技的机器,代替人工,招工难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原有的工作人员将会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成长为技术骨干,最后的结果就是,过去一个人负责的工作,现在要由一个人领导十台机器人来负责。”
如此机器化,企业产能究竟能提高多少?董事长许树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比如我们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需要新建一个厂房,过去可能要招工400人,现在只需要200人,足足提高了一倍产能。”
天马的“回归”,不仅带来了资本和产业的集聚效应,也掀起了新一轮“节能革命”。
未来,在天马占地近1000亩的厂房屋顶,将布满由正泰集团投资的屋顶太阳能光板。据悉,该项目是临杭工业区零土地招商和以商引商的“大好高”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工程总装机容量32兆瓦,分为两期建设,建成后年均发电量3148万千瓦时,相当于1万余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可满足厂区全年20%的用电需求。其中,一期工程2012年度列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目录,建设装机容量16兆瓦,总投资2.25亿元,安装于厂区1号、2号、5号、6号、7号新建钢结构厂房屋面。
此番天马与正泰的联姻,可谓“强强联手”。据天马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概念的萌生事出偶然,“一次,我们的工会主席和正泰的党委书记在一道开会,闲聊之间,正好双方都有此想法,可谓一拍即合。”
如今,走进天马尚未完工的新厂区,行至车间楼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板已清晰可见。“零资源”、“零土地”的优势,既让天马人尝了回“二次招商”的甜头,也让正泰的“屋顶太阳能”成为一个招牌产品。
据临杭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未来,随着天马产区内“屋顶太阳能”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园区其他企业也有望装上“屋顶太阳能”,享受新能源带来的节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