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做法与成效

2013-01-28 04:12谢志国刘爱国欧阳伟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3期
关键词:攸县水保科技园

谢志国,刘爱国,欧阳伟平,郭 宇

(攸县水土保持局,湖南 攸县412300)

(责任编辑 徐素霞)

攸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总面积2 664 km2,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04 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9 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丘区农业大县,也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为加快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步伐,攸县把水土保持科技园建设作为加快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夯实园区基础,创新管理机制,增强辐射能力,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园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近年来,园区先后被命名为“湖南省水利风景区”、“湖南省先进科普基地”、“湖南省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在促进园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 以提高示范效应为目的,夯实园区发展平台

为推广和普及水保科技知识,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1999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经过精心规划、反复论证,在距县城3 km,毗邻106国道的上云桥镇租赁40 hm2土地(租期40年),筹建了“攸县水土保持科技园”。建园以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思路,本着“水保科研、生态示范、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理念,科学布局园区功能,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先后投入1 200 多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开发引进新技术。共修建水平梯田10.33 hm2,种植以南方早熟梨、东魁杨梅为主要品种的名优水果,改造培育苗圃4 hm2,筛选出适合攸县立地条件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并以此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示范和种苗服务基地;依托水利工程优势,发展养殖水面9.73 hm2,兴建多功能综合楼900 m2、民族风情楼6 栋、特色景点6 处、水上垂钓台亭12 个、水上乐园1 处、综合办公楼1 栋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硬化衬砌塘坝4 座,硬化园区公路、人行便道共12 km;架设葡萄走廊488 m,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初步完善。经过发动、启动和驱动,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初具规模。

2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创新园区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是提高水保科技园发展水平的基本手段,也是发展水利经济的现实选择。因此,我们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园区管理机制的创新,使之形成新型的管理格局。

一是责任驱动,突出园区投入重点。制约园区发展最大、最根本的因素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国资与民资互利共赢的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业主投入、企业运作”的要求,吸引民办企业参与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2002年,通过公开招标,将水保科技园经营权承包给株洲市地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包期限15年,承包期内地杰公司负责园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果园的培育管理及娱乐休闲项目的开发。地杰公司承包后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园区原有的基础上,投入资金近500 万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园区绿化工程,改良园区果木品种,增添园区特色景点,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娱乐休闲产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已成为湘东地区独一无二的集垂钓、观光、品果、旅游、娱乐、休闲、餐饮、文体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度假山庄。地杰公司在承包期内,原政府投入建成的基础设施归公司有偿使用,每年向水土保持局交纳租金10 万元,并以5%的比例逐年递增,同时必须投入资金改善条件、发展产业,这样使国资与民资两块资金共同投入园区运行,而地杰公司借助科技园为平台得到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产业推动,拉长园区增收链条。为做强做大园区经济,我们确立了优先发展水保产业的工作思路,以产业推动来拉长园区链条,增强园区综合功能。近年来,园区在地杰公司的经营下,已经形成了苗木、水果、旅游、休闲、技术推广等五大支柱产业,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水保科技示范园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共带动我县2 000 余户农户和县外3 000 余户农户治理开发荒山荒坡,建立高标准果园1 万多hm2。2011年园区经营收入达600 万元,获利200 多万元,地杰公司将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又投入到科技园的基础建设和产业开发中,为做大做强水保产业、实现园区滚动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手段,增强园区辐射能力

我县水保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初衷,就是要大力推广、应用和普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以此来推动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一是启动了监测工作。2002年开始,在园区内建成了代表南方紫色砂页岩地类的水土流失监测径流小区,配套建设了气象观测站和泥沙分析实验室。通过监测科研活动,积极探索了紫色砂页岩地类水土流失发生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开展了技术交流。根据园区发展需要,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了水土保持苗木繁育、引种、试验和林草措施应用等技术交流和业务合作。近年来,水保科技园精心培育出的无性系高产油茶、南方早熟梨、东魁杨梅等名优经果林苗木,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突出了培训效果。近年来,我县在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组织项目区的乡村干部、大户业主到科技示范园进行参观、学习、培训,提高了项目区干部群众实施水保项目的感性认识和操作技能,做到了学有榜样、干有样板,从而大大调动了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先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1 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1 km2,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四是增强了品牌效应。我县水保科技园通过创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和引入水保科学技术,提高了园区知名度,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70 多个水土保持项目县、2 万多经果林种植大户到我县水保科技园参观学习,特别是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果农进行电话咨询或到地杰果业网站点击访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五是创建了科普展厅。2007年,经过多方努力,在水保科技园内建成了“攸县水土保持科普展示厅”,并于6月29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水土保持科普展示厅的创建旨在为全县人民打造一个“立足攸县、面向全国”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水土保持知识的平台和窗口。展厅建筑面积120 m2,布置了12 块3.2 m ×2.1 m 的墙壁灯箱式展版,以6 个篇幅的内容、图文表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危害、水土保持的发展史、水土保持的工作成效以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布置了以攸县行政区域为范围、以攸县区域地形为模型的攸县水土保持现状台式沙盘,面积约12 m2;布置了6 个水土流失实景浓缩模型。自开馆以来,展厅的内容得到了前来参观游客的认同和肯定,2012年被县委宣传部、关工委、团县委和县教育局等单位授予“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截至2012年底共吸纳游客达5 万多人次。水土保持科普展示厅创建后,成为开展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及教育的“户外课堂”,使参观者对水土保持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由此从广度和深度上增强了全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

14年来,在艰辛与甘甜的点滴之中,我们体会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推动生态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样板工程,是探索水土流失发生规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先锋工程,是发展水利经济、拓宽行业服务的德政工程,是展示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的窗口工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努力推动其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攸县水保科技园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山那边是攸县
攸县:创新教育 打印未来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