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1-28 04:12郭俊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3期
关键词:总站监测站监测点

郭俊军

(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湖南 长沙410007)

(责任编辑 孙占锋)

1 湖南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实施期间,湖南省共建成24 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包括综合观测场及控制站3 个、坡面观测站11 个、利用水文监测观测站10 个,2011年5月通过长江委初验。从2012年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全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还存在如下问题。

(1)运行管理经费渠道不畅。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委托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负责湖南的24个监测点的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工程完工后移交到各监测点所属监测分站或县水保(利)局进行运行管理,但运行管理办法相对滞后。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各分站和县水保(利)局因本身经费极为紧张,无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监测点的运行,即使省厅安排经费到部分县水保(利)局,也多因无明确规定,所以被挪作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2)运行管理责任不清。现有站点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一期工程(2002年)和二期工程(2009年)建设的,是针对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布设的,代表的是全省某个流失区,其成果是省和国家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公告和预报的基础数据,并不是设在某个市县就是该市县的工作,因此市县财政一般不可能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国的或全省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同时目前所有站点均是以工程建设方式下达任务,也没有正式的规划批复文件,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虽然再三要求加强运行管理,但是由于无相应行政职能,相关经费也不由总站控制,因此从实际效果看,动态监测的管理并不理想。

(3)监测设备稳定性较差,实际设施与理论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期工程所采购的监测仪器设备虽然是经过层层筛选、专家确认的,但实际运行时仍存在稳定性差的情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西米径流场监测小区泥沙观测采用的是LTW-1 型水土流失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自安装后一直不能稳定工作,厂家多次来人维修调试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衡东龙堰径流小区的3 台自记水位仪全部损坏,联系厂家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只能改为人工观测。采用分流桶监测的小区,因建设或安装原因,部分存在分流孔不在同一平面、孔口被淤堵等问题,导致分流系数不准确,另外还有径流小区围埂坎顶坡度不够、集流槽集流效果不佳等问题。

(4)人员技能问题。目前全省的监测机构人员中有水土保持专业文凭的不足80 人,且大部分还在长沙,多数县市专业人员不足人员总数的一半,到监测点开展监测运行的很少是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的。虽然2007、2011年加大了全省水土保持专业培训力度,但专业人员仍显不足。例如,永州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编内人员3 人,在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的人是聘用的高中生;湘西自治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人员少、任务重,永顺西米径流场聘用附近农民守护。

2 国内外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国、日本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好,不论是机构建设、人员配置,还是经费保障、技术应用等都有比较系统、完善的做法,国内森林资源监测、国土利用调查、水文监测等也有较成功的经验。

美国开展全国性的水土流失动态调查已有50 余年的历史。总体来讲,美国的土壤侵蚀调查走过了以专家勘测和资料收集为主,到计算机收集、计算,再到1987年首次利用遥感技术对30%的样点进行调查的发展之路。从经费和人员来说,1973年第一次有了预算和全职人员进行数据收集,每次预算在1 000 万~2 000万美元之间,1992年改为由每个州提供资金设立全职州资源调查专家职位。

从日本的沙防体系来看,日本比较重视调查与监测,每年的政府预算中有专项调查费用和监测监视费用。许多指定区域都设立了自动监测装置,有24 h 不间断的观测数据和录像信息。国家历年的政府预算、许可发放、沙防工程建设情况都建有系统的档案,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泥石流普查和《土沙灾害防治法》要求的指定区域的调查工作。

我国是建立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较早的国家之一,清查方法不断完善,从单一走向综合。强化和规范了地面实测调查,例如第七次清查中实测固定样地41.50 万个,判读遥感样地284.44 万个;全面采用RS与GIS 技术,开展森林资源空间信息分析;利用GPS 自动采集样地坐标和调查航迹,并通过GIS 与数字地图叠加,减轻了外业工作量,提高了样地定位精度和复位率;集成采用PDA、“3S”、数据库、模型等技术,增强了数据采集、传输和校验的效率,提高了调查数据综合处理与分析评价能力。

从水利行业内部来说,水文监测机构健全,从事定位观测工作时间长,有完善的队伍和制度,有明确的经费保证,形成了水利部水文局—重要江河流域水文局—省水文局—水文站等构成的水文监测体系。

3 加强全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经济技术层面实行垂直到点的运行管理模式。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运行管理与水土保持公报发布整合为一个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项目,通过保证经费、加强培训、强化责任,促进全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点的运行管理,有效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具体步骤:先将湖南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公报发布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水土保持常规专项项目,在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为自收自支性质事业单位阶段,由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委托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实施(因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为“三定方案”明确的监测总站的行政职能);再由总站与各参与单位签订协作合同,开展现场监测;最后依据监测数据,分析确定成果,并明确成果质量保证主体为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该模式首先把所有的动态监测站点以技术合同形式,统一任务,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数据成果表格,统一收集审查分析程序,统一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动态监测成果的质量。其次是从经济上予以充分保证,以公益项目形式,有固定的经费渠道,保证基层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第三是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各相关单位、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激起各单位参与监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四是保证成果质量。整合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公报发布项目明确要求按时提供监测报告,包含了技术培训,通过逐级分析、审查,动态监测成果质量有充分的保证。第五是具有现实的意义。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运行管理与水土保持公报发布整合为湖南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公报项目,形成经费渠道固定、监测行为规范、数据成果标准的常规性工作,为全省水土保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

(2)出台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运行管理和奖励等办法,加强监测点管理、规范监测数据收集整理。按照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结合湖南省实际,出台《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机构职责职能,监测设备设施运行维护要求,数据观测、收集、分析、报告制度,监测点报废、迁建报告程序等,加强和规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与运行管理,推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3)分层级推进不同的监测手段,省级推进高科技监测手段,监测站(点)尽量使用成熟、传统的监测方法。考虑到当前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实践的情况,大范围推进先进、高科技的监测手段会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建议集中力量组建省级水土保持遥感工作室,通过高技术含量的遥感解译工作,从整体上开展全省面蚀、沟蚀、水文要素等的监测,进行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水土流失危害预测,并深度开发全省土壤侵蚀地理信息系统,完善中尺度的水土流失现状监测(1∶5万~1∶10 万),为流域或省级水土保持中期规划提供依据,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资料、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或监测提供本底数据、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开展大尺度宏观监测、国家级或大流域级水土保持评价奠定基础。监测站(点)作为地面有代表性的监测径流场或控制站,则依据传统、可靠性高的监测技术,采用成熟、有效的监测方法,收集地面定点监测数据为遥感工作室提高地面调查精度服务。

(4)及时完善已有站点基本建设,逐步有序地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由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二期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上级拨款过少(一个点基建费用仅3 万~5 万元),而实际造价都在20 万元以上,且工期较紧,受技术水平限制,监测设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造与完善。另外,监测设备先进性有余,而稳定性和可靠性严重不足。在能保证水土保持监测运行经费足额到位的前提下,安排适当资金用于已有站点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更换。另外,全省国土面积近22 万km2,只有24 个监测站(点),显然过少,因此需逐步有序地补充各分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以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

猜你喜欢
总站监测站监测点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省植保植检总站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广东佛山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 多元化 多层次 助力佛山质检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人贵有恒,业贵以专——记河南省济源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卫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