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2013-01-27 08:22杨国钰
治淮 2013年8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库

杨国钰

(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蚌埠 233001)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杨国钰

(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蚌埠 233001)

基于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从《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中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农村水利等专业规划的主要项目布局出发,分析规划实施对流域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就扩大有利影响和规避不利影响,提出生态与环境保护对策。

生态环境 规划 影响分析 保护 改善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实施后,通过健全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体系,能有效保障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用水,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水量水质要求,有效保护生物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促进生态建设,有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水能资源开发,能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减轻燃煤带来的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划实施将有利于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一、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对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规划新建大中型水库库区由原来的陆生生态改变为水生生态,会使局部生态环境产生明显改变;新建水库比较分散,对流域生态的整体影响很小。

规划所涉及的河道堤防工程、行蓄(滞)洪区工程、湖洼和重要易涝地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海堤工程等基本上是对原堤防加高加固、在原河道上进行疏浚、对穿堤建筑物维修加固和沟口涵闸工程建设等,因此基本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同时,由于这些工程措施绝大部分在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人类开发活动历史久远且强度较高的平原地区,所影响的基本上是人工生态(农业生态和人工林木等)和田间常见草种,且工程实施后多数占地仍恢复植被,也不会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2.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规划实施后,淮河流域河湖岸线利用管理、采砂管理、水土保持等得到加强,河湖态势将趋于稳定,对水体的扰动减少,水土流失将得到进一步控制,面源污染和泥沙淤积将有所减轻,利于堤防闸坝安全运行的同时,也有利于水环境的改善。

规划新建闸坝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工程的阻隔影响和水文情势的改变幅度、降低自然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通过强化流域生态用水调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上述不利影响。近期拟建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和苏北引江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施工期间会造成一定的生物量损失,运行期则将扩大水面面积,以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规划对水资源进行配置时,考虑了河湖的生态需水量,保证了枯水期最小生态需水要求,保证了河湖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所需水量,避免了由于区域缺水导致的部分河段断流、湖库干涸现象的发生,这将有利于流域河湖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

规划实施总体上对水生态的恢复改善和健康发展主要是有利影响。

3.对陆域生态的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淮河流域存在的陆域生态问题主要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漏斗和海水入侵等,这些生态问题的出现与地下水超采有很大的关系。规划2020年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总供水量较基准年增加56.6亿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较基准年减少了7.4亿m3;规划2030年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总供水量较基准年增加89.1亿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较基准年减少了7.5亿m3。规划实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幅度较大,对陆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有利影响。

规划对重点水土流失地区,根据不同侵蚀类型的特点,采取了工程或植物措施进行防治,对大型水库上游等生态脆弱区进行生态修复,将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减少水土流失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4.对湿地和河口生态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规划确定的河道堤防、行蓄(滞)洪区、湖洼和重要易涝地区治理等工程总体上不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闸坝、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实施后,将一定程度上扩大水面面积,改善水质,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新建闸坝工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河流、湖泊湿地水文的干扰强度;海堤工程建设将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海潮对沿海滩涂湿地的影响和局部海岸的自然形态。工程建设中应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明确保护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努力降低工程建设对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加强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规划实施后,淮河流域里下河区用于冲淤保港的30亿m3生态用水保持不变,新沭河、新沂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入江水道等入海河道入海水量多年平均情况下有所减少,与基准年相比2030水平年约减少2%,减少幅度较小,同时新沭河、新沂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等入海河道,除新沭河河口三洋港挡潮闸在建外,其他河口早已建闸控制,规划实施对淮河流域各入海河口生态影响很小。

5.对自然保护区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张湾水库、袁湾水库等水库工程可能影响自然保护区,在确定水库坝址、淹没范围等时,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避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南水北调东线二、三期工程涉及的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利用其湖面输水,工程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淮干河道治理、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规划、海堤工程规划等涉及的自然保护区,影响范围有限,且主要是工程建设期影响,通过规避和保护措施,可使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策

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用水管理,保证各河流、湖泊的生态用水量。南水北调东线二、三期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等工程占地要合理优化,尽可能少占林草地和湿地,并尽量避开包括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内的生态敏感区,以减轻对调水工程受水区和输水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新建水库和引水式小水电工程等改变河流水文情势的工程,要求从工程设施和调度运用制度上保证生态流量下泄,确保下游不断流,并尽可能减少对湿地水文的干扰强度。新建水库对可能造成水库泥沙淤积及河床冲淤变化影响的,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减轻或避免不利影响,具体措施在工程可研阶段研究论证。新建水库在下阶段的可研环评中要研究对鱼类阻隔的影响,对可能进一步加大鱼类阻隔影响的应尽量考虑建过鱼设施或建立鱼类增殖站。在工程可研环评中,进一步研究溧河洼治理对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城西湖、城东湖蓄滞洪区建设对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城西湖、城东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敏感点的影响范围、性质和程度,进一步优化工程方案,以减缓或避免工程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闸坝调度对河流、河口生态的影响研究,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改善水生态的有益方面,合理调度闸坝,保护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水生生态安全。

综上所述,随着淮河流域综合规划部署的各项工程的实施,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将有效避免或减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利于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专栏编辑:周 权)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出山店水库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与融资渠道探索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