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前,寇枭
(1.广元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四川 广元628017;2.广元市利州区林业局)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菌类总产量达1000万t以上,占世界总产的75%。广元是全国森林蔬菜强市,2011年全市共培殖菌类1.23亿袋(段)、栽培竹荪4218亩、种植天麻23万窖、培育灵芝40亩,森林蔬菜总产量达到1.48万t,总产值达8.75亿元,总产值比2010年增长45%,菌农人均从森林蔬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过万元。通过“羊木夏菇”的示范带动,产业工作跃了一个新的台阶。青川县创新三锅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运作模式,多要素聚集整合,以大棚香菇为主的园区建设蒸蒸日上,长年在园区务工人数上千人,唯鸿食品公司敞开收购,加工成菇丁出口韩国。利州区、旺苍县、剑阁县食用菌产值稳中有升,一批新的基地乡镇正在形成。青川县板桥乡红旗村、骑马乡里坪村,朝天区羊木镇源溪村、花石乡梧桐村,旺苍县英萃镇新房村等食用菌专业村不断涌现,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先进典型。
1.1 历史久,名声大,产量小。广元是全国最早利用菌类的地区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评选的全国21个黑木耳重点生产县中,广元占居2个,青川县被评为全国“全国森林蔬菜”八强县之一。2004年“青川黑木耳”被评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人工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高产栽培技术在福建、浙江等地迅速推广,促进了该地区的菌业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的刘永昶在黑木耳袋料栽培了取得了突破,人工栽培获得成功,致使我市香菇与沿海地区,木耳与北方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市菌类总产量约为10000t(干品),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一个县。袋料栽培,多半都是当地农户自发生产,或是采用企业带农户的生产形式,由于投资观念与投资能力的影响,农户一般年生产几千袋,规模小,上万袋的生产的农户比例仅占30%~40%,上十万袋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而发达地区的菇农一般是以万袋为基础,10万以上才算得上规模生产。
1.2 结构不合理、菌林矛盾突出。我市栽培的食用菌中,主要产品为木耳、香菇,竹荪、天麻,灵芝也具有较大的规模。木耳主要是近年来浙江、湖北等外地业主来我市开展段木密植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袋料栽培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开展浙广合作后,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到广元开展科技帮扶,促进了产业的发展,现在全市袋料香菇年产量约为2000万袋左右。公路沿线香菇栽培多作为时令蔬菜,销往广元、绵阳、成都等大中城市,高山及边远地区一般生产干品。2011年全市段木黑木耳约为2500多棒,它的干物质转化率仅为2%左右,资源利用率低,菌林矛盾日益突出。
1.3 缺乏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我市食用菌生产分散,只有青川、朝天相对集中,最初建设的山珍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的专业市场,山珍交易不旺,并且全市没有料袋、消毒药剂、器械等生产资料的专业供应市场。产品多由当地的小商贩上门收购或是由湖北、浙江等地的客商收购后转手销售,市场价位波动大,价高时争相购买,价低时无人问津。全市只有1家川珍实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其余如唯鸿食品、天湟食品等都是新办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2011年全市加工食用菌3000多t,加工产品大多局限于简单包装,深加工产品仅有菌类方便食品等几种产品,引进的方便食品生产线,平均每月仅能生产60多t。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加工企业游离于农户生产风险之外,所有市场风险均由菇农承担,经常出现菇贱伤农的现象,从而影响产业规模的扩大。
1.4 菌种管理力度不够,市场较为混乱。菌种生产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利用菌丝进行扩繁,本行业的门坎可高可矮,很多菌种生产人员,不懂专业知识,土法上马,自行从外地引进品种,不经试验就进行推广,很易因引种不适造成减产。农业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只对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了审批,并没有取缔小规模的生产农户,而且对菌种缺乏相应检验标准,没有实行合格准入制度,形成了菌种市场良莠不齐。
1.5 科研力量不足,科研经费严重缺乏。在我市的科研机构中,青川县有一家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食用菌研究所,但该研究所15年来没有引进过一个大学生,技术骨干大都离开单位,几家食用菌厂也早已倒闭。朝天区依托羊木香菇,成立了一家民营食用菌研究所,依托曾家山反季节蘑菇成立了一家“蘑菇工程技术中心”。从事菌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0人,以微生物或是食用菌专业毕业大学中更是凤毛麟角。在品种选育上都是采用拿来主义,全部是从外地引进,无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种,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上缺乏系统性,对主要栽培品种的栽培模式研究达不到系统性和科学性,一般多为简单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全市科研经费相当紧张,政府每年直接用于食用菌的研究经费不足50万,企业投入也十分有限,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风险直接转嫁于给菇农,基层推广服务组织不健全,人员不固定,技术力量薄弱,多靠种菇大户的典型引路来达到试验示范效果。
2.1 原材料资源丰富。广元地处川北,全市森林覆盖率53.6%,青川县更是高达70%以上,而且有大量的花栎、麻栎等专门用来生产木耳的树种,每8年后就进入一个轮伐期。各县(区)皆有木材加工厂,边角废料随处可见,林中枝丫到处都是,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发展食用菌潜力巨大。
2.2 自然条件优越。我市地处南北气候交汇点,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为出菇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刺激条件;且境内山峦起伏,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盆周平原错落,地形破碎复杂,构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并存,为不同种类食用菌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为周年栽培奠定了基础。
2.3 产业基础较好,群众技术力较强。广元的地理条件好,工业欠发达,环境污染小,食用菌质量十分优良,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多年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食用菌骨干户,广大菇农在生产实践中也不断创新,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广元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4 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广元是农业大市,全市3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0%多,农村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发达地区低。随着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粮食播种面积大为减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中有较多的富余时间,菌类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总的说来劳动时间虽多,但强度不大,正适合留守人员发展,应该成为广元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3.1 大力调整菌业结构。广元地处嘉陵江上游,属于长江生态屏障,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进行通盘考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总的说来要减少段木栽培,逐步限制发展,淘汰落后生产方式,推广袋料栽培技术,大力发展以香菇、木耳、灵芝等典型木腐菌和以竹子为原料的竹荪菌,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效益上做文章,同时充分利用稻草、牛粪等资源大力发展蘑菇、姬松茸、大球盖菇等草腐菌。
3.2 加大科研投入,培植新的增长点。加大科研投放,培育扶持我市的农业科研院所,组织力量对境内野生菌类资源的考察,以及野生菌类资源的驯化、选育工作。加大对香菇、竹荪、木耳等主栽品种的当家菌株的选育和复壮工作。根据广元气候,系统研究各当家菌株的栽培模式,加大对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力度,做好试验、示范、推广的系列服务;重视对当地生产中出现的凝难问题的攻关,诸如“花菇菌筒越夏烂筒”、“竹荪老产区病虫害防治”、“黑木耳辅料替代产品的研究”等难关的攻坚力量,解除广大菇农的后顾之忧。加大“广香菇免割保湿栽培”、“黑木耳袋料优质高产栽培”等实用技术的推广。
3.3 建立品牌,提高食用菌产品加工附加值。广元菌业产品品种多、数量多,但相对分散,产品档次相对较低,今后要加强对木耳、香菇、竹荪等主要栽培品种品牌的建立,提高知名度;同时积极鼓励企业、菇农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及“有机食品”认证,并逐步与食用菌的国际认证相接轨,提高产品质量,突破“技术壁垒”。要积极引进培植菌类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特别是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龙头,用基地加农户的方式,规模化标准化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走低耗、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
3.4 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森林蔬菜产业的领导,组织专家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协调产业发展政策和各项优惠措施。科技局、财政等部门要在科研经费、示范、推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农业局要加大菌种管理、技术服务、菌种监管力度;要充分调动市森林蔬菜产业协会的作用,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充当企业与菇农的桥梁。各地要依托流通或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组织,统一把好产品质量关,统一菌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价格销售,充分保障广大菇农的利益。
3.5 逐步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广元食用菌种植面广,种植户多、规模小、抵抗不良气候影响和市场波动的能力弱。实行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做强做大广元食用菌产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