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军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Butl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又名白果蚕或漆毛虫,东北称核桃楸大蚕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及台湾等地;国外有日本、朝鲜、前苏联,是亚洲东部的特有种[1]。幼虫食害核桃(JuglansregiaL.)、银杏(GinkgobilobaL.)、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C.DC.)、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榛(CorylusheterophyllaFisch.ex Bess.)、榆(UlmuspumilaL.)、柳(SalixmatsudanaKoidz.)等20科30属38种植物[2]。由于部分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加之缺少天敌的有效控制,致使银杏大蚕蛾在我国陕西、湖北、辽宁和吉林相继发生[3-7]。从1993年起银杏大蚕蛾在吉林省舒兰市上营森林经营局每5年大发生1次。成灾时平均虫口密度1500头/株,最多5000余头/株。全局9万多hm2的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天然林在10d左右的时间里,叶部全部被银杏大蚕蛾的幼虫吃光。并且桦甸市四方甸子林场和地局子林场银杏大蚕蛾在1998年和2003年也相应大发生。
森得保为生物药剂,有效成份:0.18%阿维菌素+100亿活芽孢苏云金杆菌。对人畜、天敌、动植物安全,在水域、土壤、空气均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对作物无药害,是目前我国林业上专用环保型的一个新产品,是目前高毒化学农药的最新首选替代产品。本试验旨在了解森得保成品粉剂对银杏大蚕蛾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使用技术,为银杏大蚕蛾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5月份,在桦甸市四方甸子林场采集银杏大蚕蛾卵,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到吉林市林科院实验林场室内培养皿中孵化,在室内续代饲养到2龄幼虫供试验使用。
1.1.1 供试药剂。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森得保,药剂使用前加入30~35倍的中性载体(轻质碳酸钙、滑石粉),制成成品粉剂。每包25kg。
1.1.2 供试机械。山东临沂农业药械厂生产的3WF-14G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1.1.3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吉林市林科院实验林场西山坡。该林场位于吉林市市郊东南部丰满松花湖西岸10km 处,地理位置 N 43°40′,E 126°41′,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1℃,年降雨量674mm,主要集中于7、8月份,无霜期135d。植被为核桃楸人工林。
1.1.4 试验方法。试验在2011年6月初进行。用药量分别为2.5、5、10、20、40kg/hm2。每种剂量(包括对照CK)设置1块标准地,面积1000m2,共6块,每个剂量随机选取3株核桃楸作为标准树,并在标准树上选取标准枝套笼,虫笼规格为1.5m×1.0m,为纱网材料。每个虫笼放入30头的健康活跃的银杏大蚕蛾2龄幼虫。每个虫笼间隔20m以上,标准地间隔100m以上,以未做药剂处理为对照。喷粉时为晴天、无风天气。
1.1.5 调查方法。分别于施药后每天同一时间观察银杏大蚕蛾幼虫死亡情况,连续2d未出现死亡时为止,计算并比较各种剂量防治效果,用SAS软件统计数据,确定最佳防治剂量。
1.2.1 试验地点。试验于2011年6月中旬桦甸市四方甸子林场双阳树水库西山进行。该林场位于吉林市南部桦甸市境内,距吉林市90km,地理位置N 43°21′,E 126°23′,海拔高度平均500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1℃,大于等于10℃的平均活动积温为2600℃,年降雨量7754.6mm,主要集中于6~9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6.3℃,极端最低气温-45℃,无霜期125d。植被为天然混交林,林分组成3白2柞1榆1色1胡1水1杂,林龄43a,平均树高12m,郁闭度0.7。通过危害程度调查发现银杏大蚕蛾成灾率为12%。
1.2.2 试验方法。选择2个剂量,5kg/hm2和10 kg/hm2。设3块标准地,施药量5kg/hm2,30 hm2;10kg/hm2,5hm2,不施药为对照1hm2。
1.2.3 调查方法。由于核桃楸树较高,调查银杏大蚕蛾3龄幼虫的初始虫口密度难度较大。为此,于银杏大蚕蛾结茧化蛹末期,幼虫下树在灌木上结茧化蛹,调查蛹的数量,估算银杏大蚕蛾防治效果。在每个标准地内随机选取5块各100m2作为调查银杏大蚕蛾蛹的标准小区,3个标准地共设15块标准小区。根据调查银杏大蚕蛾幼虫3龄以后,虫体较大,适应环境能力强,死亡率极低。为此,用对照CK的虫口密度代替未防治前初始的密度。用SAS软件统计数据。
2.1.1 试验效果。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施药量40kg/hm2、20kg/hm2、10kg/hm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施药量之间差异显著;5kg/hm2与其它施药量之间差异显著;2.5kg/hm2与其它施药量之间差异显著。喷粉5、10、20、40kg/hm25d后的校正防治效果可94.3%以上,在既不浪费药源又保证杀虫效果的前提下,森得保5kg/hm2为最佳剂量。
表1 林间森得保防治银大蚕蛾2龄幼虫防治效果
2.1.2 杀虫速率药效分析。以2.5、5.0、10、20、40kg/hm2剂量施药,于施药后统计银杏大蚕蛾幼虫每天死亡情况,计算不同剂量当天的防效(表2,图1)。由图1可知,森得保药效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在施药后第1d和第3d,第2d出现低谷,说明森得保混合制剂中阿维菌素最先发挥药效,苏云金杆菌在施药后第3d发挥药效,而且施药后第1d 40kg/hm2防效最高为94.4%,2.5kg/hm2防效最低为27.8%;施药后第3d2.5kg/hm2防效最高为24.8%,40kg/hm2防效最低为3.3%。综合情况分析,森得保5kg/hm2防治银杏大蚕蛾3龄前幼虫为最适剂量,施药后第4d防效达到94.3%。
表2 不同剂量森得保防治银杏大蚕蛾2龄幼虫杀虫速率分析
图1 不同剂量森得保防治银杏大蚕蛾2龄幼虫杀虫速率
2.2.1 防治结果。试验结果及T检验(见表3)。蛹期调查防治效果可9 1.4%以上,防治面积35hm2,核桃楸叶片均未达到成灾标准,5和10kg/hm2两种施药量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可见森得保粉剂5kg/hm2为防治银杏大蚕蛾最佳剂量。
表3 森得保防治银杏大蚕蛾3龄幼虫林间应用示范
2.2.2 成本分析。使用机动喷粉机喷粉可以避免喷雾防治受射程、射高和水源的影响,单机单人可防治15~20hm2/d,用药量按5kg/hm2计算,用工按200元/d计算,用药成本37.5元/hm2,人员工资14元/hm2,油耗4元/hm2,防治直接费用为55.5元/hm2。见表4。使用森得保防治银杏大蚕蛾幼虫具有工效高、防治成本较低的优点,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表4 森得保防治银杏大蚕蛾幼虫成本核算
林间小区防效试验表明,森得保粉剂5kg/hm2为最适用药量,施药后第4d防效达到94.3%。森得保防治银杏大蚕蛾幼虫药效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在施药后第1d和第3d,杀虫速率3~5d。
喷粉防治避免了喷雾防治受射程、射高和水源限制的不足,可以借助风力和气流在林间扩散。小颗粒载体可随风飘移,沉降在核桃楸林冠幅层内,喷及范围可见,不会造成漏喷、重复等现象。林间应用示范试验表明,每公倾喷粉5kg左右,防效可达91.4%,防治面积35hm2,叶片均未达到成灾标准,防治直接费用为55.5元/hm2,是目前防治森林病虫害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
森得保成品粉剂具有对人畜、天敌、动植物安全,无污染、无药害、击倒力强、杀虫速度快等特点,对银杏大蚕蛾幼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是防治银杏大蚕蛾幼虫较为理想的生物农药,在生产上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1]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孙琼华,罗昌文,邓锡枝,等.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和防治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1,4(3):273-279.
[3] 李有忠,张芳新,王培新,等.银杏大蚕蛾的灾变规律与控灾技术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9(02):20-34.
[4] 屈顶柱,祝社民,朱小强.银杏大蚕蛾生物特性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J].商洛师专学报,1997,12(4):63-64.
[5] 江德安.银杏大蚕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林业科技,2003,28(1):25-27.
[6] 叶淑琴,王英敏.银杏大蚕蛾卵在树干上分布规律的调查[J].森林病虫通讯,2000(1):37-38.
[7] 孙跃华,葛卫国,王玉芳.银杏大蚕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J].吉林林业科技,1997,131(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