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兴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根据研究性质,生态学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理论生态学涉及生态学进程、生态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学建模等。应用生态学研究的是各类资源的管理,有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家畜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等分支学科[1]。还有学者根据研究的环境对象,将生态学分为土壤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等[2]。早在1974年,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自然资源生态学》著作,该书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和多学科知识,对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其趋势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口和资源二者关系失衡所产生的后果[3]。《自然资源生态学》奠定了自然资源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的基础。蔡运龙认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是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的后果、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等”[4]。按照自然资源学专业基质的框架体系,自然资源生态学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包括了自然资源生态过程、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及其评价方法4个方面[4]。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资源生态学是研究自然资源生态过程、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的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在自然资源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然资源生态学具有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两方面。一方面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学理论需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同时需要根据生态学理论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因此“自然资源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和管理方面的生态学理论知识的教学;②重视培养学生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③要培养学生解决自然资源保护管理问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自然资源生态学”课程,授课对象是自然地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要求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偏重应用生态学理论的学习,同时要结合研究生的专业特点,讲授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此课程内容应包括生态学基本理论、资源开发的生态学原理、各种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生态学理论。
北京林业大学是以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对生态学的理论和知识有较多的需求,在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开设有“高级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课程,本科生还开设有“普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自然资源生态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同时结合林业大学的特色,也为其他专业的选修提供学习平台。根据多年来选课学生的专业分布看,包括理学、农学、工科等门类的多个专业。针对选修该课程的众多专业,在“自然资源生态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突出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和生态保护技术等相关内容,作为该课程的特色,如在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加入了矿山生态修复及植被恢复的内容;针对目前我国湿地开发保护的问题,加入了沿海湿地开发保护、河流湿地保护、河岸植被恢复及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等内容,形成了“系统完善、特色明显、理论知识与生态保护技术并重”的课程内容体系。
“自然资源生态学”具体讲授内容包括:第一章,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生态学概论;第二章,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过程;第三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学理论;第四章,森林生态学与水文学理论(含人工林问题、世界森林资源对策、启示);第五章,草地生态学理论(含草地、草坪、草原,草地资源与荒漠化);第六章,湿地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第七章,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第八章,自然资源生态经济关系(含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核算);第九章,自然资源生态学案例分析与生态学评价(含区域发展规划案例)。
目前一些大学课程的教学(包括研究生课程)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特别是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守成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当今高等教育提出的紧迫要求。要实现由传统的“守成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其关键一环是深化课程改革[5]。
如果说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师、课堂和教材“三个中心”的话,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6]。研究型教学既要教授学生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从事科研。②科研资源要向学生全面开放,包括各种科研信息与资料等。③将科学研究引入课堂。教师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造,变“知识课堂”为“研究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使课堂焕发出求知、探索与创新的“生命活力”,使“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变为“学者”,使学生摆脱“只听不思、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状况。学生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洞察能力、评价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等方面也得到训练与提升。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教学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将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6]。
1.理论讲授与实际相结合
在讲授“自然资源生态学”理论课知识时,应结合国内外自然资源与环境热点问题,引进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对理论的应用性。
2.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教师在讲授主要知识点时,应根据学习内容,布置学生课后需要阅读的参考书和文献,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指定阅读的理论文献,让学生集中讨论,写出讨论稿,在课堂上演讲和讨论,在吸收大家讨论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后上交教师,作为评定考核的平时成绩。第二种是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由学生自定学习文献,自由阅读相关的中外文献,写出报告,之后可进行课堂汇报演讲与课后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增加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的专题讨论
为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应多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从多学科、多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笔者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有10多个不同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选修了“自然资源生态学”课程,这也是开展讨论的好机会。可以由教师给出案例或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展开文献搜集,然后集中讨论,不同专业进行融汇、交流,可以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生态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讲授“稀土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一章时,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出口贸易和由此造成的一些环境问题,要求学生查阅我国稀土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开展专题研究,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学生得出稀土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稀土资源开发企业在矿山开发建设和生产环节存在着问题,表现为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酸化,甚至影响周边环境,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同时“三废”排放超标等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含有放射性的尾矿和废渣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对应用自然资源生态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学生也树立了生态学意识,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在教学考核环节,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位课学生和选修课学生的不同专业,提出若干论题,让学生按照研究论文的要求,提交研究报告或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45篇,其中中文30篇、英文15篇。
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更切合国家经济发展对课程的要求,更符合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要求,避免了过去重视理论教学的现象。选课研究生和部分导师对本课程的内容设置较满意,普遍反映本课程对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通过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生院的网上匿名研究生对该课程的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从学生课堂表现看,能积极主动参加演讲和讨论的学生越来越多,说明改革是符合学生要求的。
[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5.
[2]崔国发.生态学进展与教学方法改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管理与教学研究专辑,2000,22(增刊1):105-106.
[3]贾珺.从地理学到环境史——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J].史学理论研究,2010(3):119-126.
[4]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15.
[5]李祎.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的构想[J].中国教育学刊,2001(1):33-36.
[6]李志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