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3-01-25 23:03殷德顺
中国林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改革专业学校

郭 娟 殷德顺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南京 210037)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日渐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高度关注的课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是什么,还没有一个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因此,如何科学界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对于有效地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1]。

1993年,刘明浚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他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2]。1998年,教育部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刘英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的范型和式样[3]。别敦荣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的、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关系样态,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维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界定。宏观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校之外更广泛的范围所建立或形成的多样化主体关系样态;中观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所高校层面建立或形成的多种教育教学要素的关系样态;微观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校实际教学活动中,主要围绕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形成的关系样态[1]。

虽然不同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表述有所不同,但考虑到高校在具体操作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笔者将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4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机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高校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以及办学条件,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恰当地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其他诸要素都是为实现该培养目标而服务的。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规格,同时也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和规格需求的制约,所以高校必须要按照学生自身条件及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具体体现,是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合理的设计,特别是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即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内容,它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制、课程体系与结构、课程设置与进度等内容。

(四)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是指高校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中,人才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而且是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弹性学制、转专业、双学位、选课制等教学管理环节能否顺利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该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4]。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高校寻求自身发展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 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同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及培养机制,以应对我国加入WTO 后对高级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

(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我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发展战略、优势特色等都有较大差异,这对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规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高校只有主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三)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有所加剧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地方高校争相向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看齐,高职、高专院校则忙于升格为本科院校,导致高校办学定位出现同质化现象。不同高校由于所处地区、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生源状况、师资队伍等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专业也是不同的。因此,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充分挖掘传统优势,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本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教育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在大众化教育时期,高校的生源特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学生进校时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参次不齐的,而且学生个性化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多样化的生源特点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和最优化的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地方与中央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独立建校60年。学校现设有二级学院(部)22个,本科专业59个,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16 000余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和二级学科5个。学校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客观地分析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优化。

(一)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形成江苏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以为林业经济发展以及江苏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林业创新型人才。

1.增设新专业

根据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的产业战略部署,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新增本科专业主要发展地方支柱产业急需的领域,以确保学生的就业前景。如,学校近年新增了生物制药、网络工程、计算机软件外包等专业,同时在“十二五”专业规划中拟增设生物质能源与工程、物流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本科专业。

2.改造传统专业

林科类专业是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的老牌专业,但由于社会及家长对专业的认识有偏差,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学校加大对此类专业的改造力度,促使本科专业向宽口径、厚基础的办学模式发展,以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如,林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内涵改造,形成了植物资源利用、水土保持和森林保护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森林工程专业设置了与桥梁和道路工程相关的课程,这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3.强化优势专业

学校以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实施重点突破的战略,着力建设一批社会知名度高的品牌、特色专业。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优势专业的建设,园林、林产化工等6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等15个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或特色专业。

4.整合相近专业

2008年为了提高整体办学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学校对院系的相近专业进行了调整,将交通土建工程和建筑工程2个具有相同的主干学科的专业合并到土木工程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3个专业方向合并到艺术设计专业,并组建了艺术学院、交通学院、理学院等6个新学院。

5.发展应用型专业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发展应用型专业、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传统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为依托,以相关学科专业为支撑,创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如依托林学专业,开设生态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这既保护了林学传统专业,又使传统专业得到了拓展,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2008年,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为指导思想,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并在每一平台上设置若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平台主要由人文社科类模块、自然科学类模块、军事和体育类模块组成;学科基础平台由二级学科相同的专业大类建立共同的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平台由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模块内选择不同的课程群或专业方向模块。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了科学计算、应用统计和编码理论3个方向的模块,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依托,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目前有各级品牌、特色专业21个,依托这些专业,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03年,学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依托现有品牌、特色专业的学院,组建了生物与环境类、化学与工程类、材料与工程类3 个强化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强化班实行“2+2”人才培养模式,一、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以通识教育为主;三年级专业分流;四年级学生成绩优秀者可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学校还充分利用相关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设立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科研训练,同时学生可获得10个科研学分。另外,强化班实行个性化教育,学生修满主干课程后,可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自主地选修课程;在专业分流时,学生可在学院内任意选择专业;实行小班化教学,教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为满足国家对林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2012年学校开办了林学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化视野的优秀林学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提前毕业;实行“全程导师制”,一年级配备3名学业规划指导教师,二年级起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实行“滚动淘汰制”,实验班学生成绩达不到规定学分绩点,分流到普通班,同时其他专业优秀的学生择优补充到实验班进行学习;实行“三学期制”,长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短学期组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集中实习,或进入林业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学校还制订相关激励政策,如设立专项奖学金;在参加学校评奖和评优时,提高获奖比例,获奖面高达80%;60%的学生可免试读硕士研究生,30%的学生可免试硕博连读,10%的学生可推荐到国外知名大学功读研究生学位等。

(四)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改革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它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示范作用。2011年,学校依托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和轻化工程2个专业,参与了江苏省“卓越计划”教改试点。学校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制定了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标准,并根据培养标准制订了培养方案,旨在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力争在3~5年内,逐步在我校工科专业中推行“卓越计划”,为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力量。

(五)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努力建立为学生提供更大自由发展空间和更多选择机会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推进学分制改革,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三学期制、转专业等制度,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二是推进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三是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平台,设立本科生研究计划,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四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出台相关的政策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1]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0-22.

[2]刘明浚.大学环境教学论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58.

[3]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4]黄国勋.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23.

[5]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1-24.

[6]黄先开.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5):61-63.

猜你喜欢
改革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