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龙,陈荣钟,庄礼兴△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针灸科 518033)
“动气针法”最早见于1975年版《针灸经纬》[1],作者是台湾著名针灸学家杨维杰,他发现其师董景昌在针灸治疗时常嘱患者活动患处,看有无改善再决定继续捻针或换针,于是将手法定名为动气针法并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大陆及国外对此种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数,早在1985年吕景山著《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中已经引证动气针法。笔者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显著。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1)先决定针刺穴道;(2)进针后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如病痛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并视情况留针或出针;(3)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患部引气;(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动气针法的适应证很广,不仅可以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及运动系统疾病,而且可以治疗脏腑、神经系统及其他杂症,现就动气针法在针灸治疗痛症中的运用作一报道。
落枕是针推门诊极为常见的疾病,治疗此病时,传统针灸常选用后溪和悬钟穴,而董氏奇穴会选用重子或重仙中的1个穴位,然后再加承浆穴,入针得气后让其活动活动脖子,马上患者就会感觉疼痛减轻许多,且颈项部活动度明显增加。起病两三天后才来就诊的患者,通常针刺配合动气针法后病情也会好转。
应根据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灵活选穴。如果疼痛在肋骨处,可用手足少阳经的阳陵泉、支沟穴,阳陵泉比较偏于治疗肋骨一带的疼痛,支沟比较偏于治疗软肋一带的疼痛,胁肋疼痛时可两穴并用效果更好。如果疼痛的部位很多,牵涉到胸部、肋骨和腹部,可以用最少的针治疗最多的病,基本上扎驷马穴就可以了;两侧均有疼痛时,驷马穴双侧6针并用,不过驷马穴扎6针是有全息律意义的。一般来讲,上面一针比较偏于上焦,中间一针比较偏于中焦,下面一针比较偏于下焦,临床上使用时应看疼痛的部位是偏上、偏中、偏下,确认后再来扎针;如果单侧疼痛就扎对侧,扎完针要让患者患部活动活动作一下扩胸运动,幅度从小逐渐加大,不能活动的地方也可用局部按摩或呼吸代替,疗效颇佳。
治疗五十肩所致的肩部疼痛、不能上举,传统针灸喜选用阳陵泉、条口透承山等,董氏奇穴可针刺健侧的肾关穴;治疗肩臂不能往后抬转可针刺健侧的足千金或足五金,并配合尺泽穴放血,在针刺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肩关节做受限的那些动作。动气针法对于刚刚发病或已发作相当一段时间并接近末期的五十肩患者效果较好。
仅有一边背痛可针健侧重子穴,如果两边背都痛,两边的重子穴也可以同时针刺,此外在下肢的正士穴及搏球穴治疗背痛也很好,进针后边捻针边让患者耸肩转身,往往效若桴鼓。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应根据疼痛的部位进行选穴,脊柱中央部位的疼痛应针刺人中穴,脊柱两边疼痛可选后溪穴,腰的侧面痛或全部疼痛(环腰一周痛)可选中渚穴,注意应多选用远离腰部的穴位,不妨碍腰部活动且便于动气针法的使用。在针刺前可直接在委中穴放血,进针得气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尤其是受限姿势幅度逐渐加大。
笔者认为,动气针法在治疗痛症时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可能是因为每穴皆可治疗十数种病或更多。《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若针后不活动患处其作用可能向各处放散而不能集中。古人很强调治神,在活动患处时个人神志要专注于患处,所谓“动引其气”,穴位之治疗作用向患处集中,当然效果益佳。
[1] 杨维杰.针灸经纬[M].台湾:乐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