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淮阳 466700)
仔猪白痢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复杂,主要为生活条件不适宜,体质衰弱,大肠杆菌等乘机活动所导致。有的地方与引起仔猪黄痢、猪水肿病的血清型相同。有的地方还有另外一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白痢在我国各地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能引起病猪死亡及影响生长发育,对养猪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当仔猪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母猪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仔猪的消化道,因仔猪消化道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尚不健全,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为有害物质,细菌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与腐败后产生大量气体,增加了对肠道的刺激,使肠道蠕动加剧,造成吸收功能障碍,引发此病。
仔猪10~30日龄时,因春秋气候变换大,尤其是入秋以后,阴雨天持续时间长,气候寒冷,地面凉,使母乳内转移性抗体逐渐减少,导致仔猪抵抗力降低,多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致使仔猪发生局部性肠道炎症而发生白痢。
由于母猪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若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加大饲料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则会形成乳汁浓稠,乳脂含量增高,而仔猪的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率很低,打乱了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平衡,而导致白痢的发生。若母猪日粮供给的营养不稳定,营养成份不全面,导致母猪过肥,乳汁过浓或母猪过瘦,缺乏乳汁、母猪某些疾病、猪舍不清洁,潮湿,通风不良,有贼风,气候剧变等都是致病因素。
哺乳母猪患病,如母猪发生乳房炎、产后热、子宫内膜炎、肠热、便秘等,会引起母猪体温升高,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引起乳汁变性,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导致仔猪全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病变而引起仔猪白痢发生。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见:一窝仔猪中陆续或同时发病;有的仔猪窝发病多,有的发病少或不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严冬、炎热及阴雨连绵季节发生较多;每当气候突然变坏(如下大雪、强对流等天气)时,发病数显著增多;母猪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如圈舍潮湿阴寒、缺乏垫草、粪便污秽、温度不定等;饲料品质差、配合不当、突然更换饲料、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母猪泌乳过多、过浓或不足等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增加严重性。
仔猪白痢临床症状 仔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浆湖样,有特殊腥臭味,有时粪便较稀,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丝,排粪次数增多,每天可达数次,严重时排粪失禁或者脱肛;有时呕吐。发病仔猪日渐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怕冷,呼吸加快,离群独处,或者单个伏卧于垫草中,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剖检变化为外表苍白消瘦,脱水严重,肠壁薄而失去弹性,肠黏膜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肠内容物增多,呈现水样或者泡沫样。
死猪胃黏膜潮红肿胀,以幽门部最明显,上附黏液,胃内充有凝乳块,少数严重病例胃黏膜有出血点。肠黏膜潮红,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味,有的肠管空虚或充满气体,肠壁菲薄而透明。严重病例黏膜有出血点及部分黏膜表面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和胆囊稍肿大。心冠状沟脂肪胶样浸润,心肌柔软。肾脏呈苍白色。病程久者可见肺炎病变。
目前已有多种预防仔猪黄、白痢的疫苗可供选用,如弱毒苗、灭活苗、全菌体苗和基因工程苗等,还分为二价苗、三价苗及四价苗等。有的须注射,有的也可口服。初产母猪场及发病较严重的猪场应在母猪产前40 d和产前20 d各接种1次,一般的可在母猪产前20 d接种一次。
治疗白痢药物和方法较多,要因地、因时而选用。如白龙散、大蒜甘草液、金银花大蒜液、矽炭银、活性炭、调痢生和促菌生、补充硫酸亚铁或硒、埋线疗法等等,以收敛、止泻、助消化为主药,必要时,投服痢特灵等抗菌药物。
口服链霉素:用100万IU链霉素溶于适量水中,按每头病猪每次灌服15~20万IU,连用2~3 d,每日2次。对2~3日龄发病猪治愈率达100%。
注射病菌净注射液:按仔猪每公斤体重用病菌净注射液3~5 mg,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2~3 d,治愈率达94%以上。
黄连素液注射法:每头仔猪肌肉注射黄连素60~100 mg,每日2次,连用2 d,治愈率达95%。
抗菌王注射液疗法:此药对大肠杆菌有特效。按每公斤体重0.2时,一日2次肌肉注射,重症隔日再用1次,治愈率达98.2%。
主要是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包括:(1)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2)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3)改进猪舍的环境卫生;(4)预防性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