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科 黄治学 刘进法 赵春乐
(1.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 464236;2.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林业局,河南信阳 464100)
朱鹮(Nipponia nippon)为鹳形目、鹮科、朱鹮属,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20世纪80年代一度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绝灭。自1981年我国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2](刘荫增,1981)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各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以及鸟类学者,经过30年辛勤努力,朱鹮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了防御大规模流行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给集约化朱鹮种群带来灾难,在全国积极建立开展朱鹮迁地保护和再引入工作,目前人工朱鹮种群已发展到592只[3]。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种群来源于北京动物园和日本返还,目前有18间饲养笼舍,面积约400 m2,饲养朱鹮100多只。2012年10月11日~12日,笼舍饲养的朱鹮有几只出现精神忧郁、拒食,抢救过程中2只突发死亡。经剖检和实验室镜检,确诊为多种细菌性疾病感染引起,经过10多天的药物治疗和防治,疾病得到彻底控制,种群再未发生异常和死亡现象,现报道如下:
2012年10月11日,饲养员早8:00投食时,发现16号笼舍83号朱鹮(雄性、2010年出生),精神不振,呆立地面,投食后也不主动取食,人走近时才慢慢向前挪动。11:00观察时,头一直伸进背部羽毛中,精神沉郁,粪便稀而少;下午14:00又投放食物后,仍没有取食的迹象,15:10捕捉后准备人工填喂食物时突然死亡。12日又发现其它几个笼舍的朱鹮个体也出现类似症状,15号笼舍34号朱鹮(雌性、2009年出生),捕捉后发现呼吸急促、口腔腺体分泌增多,抢救过程中又抽搐死亡。
①83号朱鹮:心包炎、肝周炎、肾肿、似有尿酸盐沉积,腺胃没有明显出血样,胰脏变化不大,肠道变化也不明显,胃粘膜易剥落;②34号鸟:腺胃有异物溃疡,直肠出血,盲肠有环状出血,肾肿胀,尿酸盐沉积,胰脏坏死。2只鸟的肺脏均不肿大,器官变化不大。
取新鲜病鸟的内脏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和大肠,经过组织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发现病料中有大量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还有少量链球菌。
朱鹮的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镜检的结果,初步诊断死亡原因为多种细菌性疾病感染所致。
立即对发病笼舍的朱鹮和其它笼舍有异常症状的朱鹮进行隔离饲养。
对饲养笼舍地面、粪便、饮水池,以及周边环境用1∶4 000的菌毒清和百毒杀交替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2次/d,连续5~7d。
牛肉配比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100 mg/kg、恩诺沙星片40 mg/kg,1次/d,连加5~7 d,对隔离有异常症状的朱鹮停3 d后再用药5 d。
饮水池中添加速溶电解多维素500 mg/L,土霉素100 mg/L,2次/d,连加5~7 d。
本次对发病笼舍和其它有异常症状的朱鹮个体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对笼舍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对其它朱鹮种群采取药物防治,才使朱鹮种群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再未发生异常和死亡现象。说明朱鹮病因诊断的及时、准确,使用的药物对细菌性疾病非常有效,防治措施得当合理。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是人类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菌之一[4]。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中具有广泛的宿主,很容易在动物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进行传播[5],目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居首位[6],所以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严格规范饲养制度,笼舍定期进行清理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笼舍要穿工作服、雨靴,以防疾病相互传播。
朱鹮主要以水生食物为主,因水生食物本身就附带着很多病菌,加之饲养笼舍空间较小,活动范围有限,朱鹮抵抗能力差,很容易感染细菌性疾病。所以,朱鹮饲养的密度不宜过大,笼舍要保持干净卫生。给朱鹮投放的食物一定要新鲜、无霉烂、无污染,特别是刚购来的泥鳅、虾、小鱼等水生食物,要进行24 h清水过滤和饲养,并在投食前10~15min用0.5%的盐水进行侵泡,使食物表面皮肤及创伤处得到消毒和杀菌。
[1] 史东仇,曹永汉.中国朱鹮[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 刘荫增,朱鹮.在秦岭的重新发现[J].动物学报,1981,27(3):273.
[3] 翟天庆,丁海华,张治.朱鹮种群现状及自然迁移规律[J].野生动物,2008,29(6):319-321.
[4] 李刚.猪酮体淋巴结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0):33-34.
[5] 李郁,焦兴安,魏建忠.屠宰生猪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药物感受性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1):67-70.
[6] 蔡宝祥.家禽传染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