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治红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笔者近年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初发眼睑带状疱疹证属热毒炽盛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本院眼睑带状疱疹门诊患者66例,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均为初发病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41~78岁,平均 59.50岁;病程 3~6 d,平均4.51 d。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30 g,黄连 15 g,连翘 30 g,薄荷 10 g,牛蒡子 10 g,板蓝根30 g,马勃 6 g,玄参 30 g,陈皮 10 g,僵蚕 15 g,桔梗10 g,升麻 6 g,柴胡 10 g,甘草 4 g;体弱气虚者加南沙参30 g;大便干结加酒大黄10 g;若迁延时间较久,加丹参30;若局部皮肤较红灼热,加牡丹皮15 g,赤芍20 g,生地黄25 g;若局部渗出较多,加野菊花30 g,蒲公英30 g,车前子2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分3次温服。同时予更昔洛韦眼液滴眼,口服伐昔洛韦0.15 g,每日1次。对照组服伐昔洛韦0.15 g,每日1~2次,局部外涂金霉素眼膏,更昔洛韦眼液滴眼。两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相关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胞睑皮肤红肿消退、溃烂愈合、结痂脱落症状消失。好转:胞睑皮肤红肿减轻、溃烂逐渐收敛、症状减轻。未愈:胞睑皮肤红肿、溃烂加重、症状加剧,或迁延不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35例,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31例,治愈10例,显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眼睑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疾病,本病多见于成年或老年人,发病时间多在春秋季,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病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主要表现为沿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剧烈的疼痛,随后显现皮肤红斑、水肿、簇生无数透明的小水泡,坏死、结痂;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本病属中医学“风赤疮痍”范畴,主要为风湿热火毒邪侵袭人体,上攻头面所致;临床常见风热外侵、湿热壅盛、热毒炽盛、气阴两伤诸证。本观察中,患者的证型为热毒炽盛,故治以普济消毒饮加味。李东垣《医方集解》谓“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长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每用于风热疫毒之邪上攻头面所致诸症,现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颜面丹毒、病毒性心肌炎、传染性的红细胞增多症等,属于风热火毒者。普济消毒饮方以黄芩、黄连为君,清心肺上焦热毒;连翘、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板蓝根、马勃、玄参上行清热解毒,共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疏壅,僵蚕;祛风化痰散结,桔梗载药上行,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疏并用,既清热解毒,又兼“火郁发之”之功,心肺热毒得清,上焦风热得散,则风热疫毒所致诸症自解。体弱则加南沙参解毒扶正,便结则加酒大黄泻热通便,兼以上行清热。
本观察表明,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普济消毒饮,可以明显提高眼睑带状疱疹(热毒炽盛)的疗效;本疗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