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2013-01-24 01:58韦武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6期
关键词:调护脾胃小儿

韦武燕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小儿骨折为骨伤科常见病种,小儿(一般指12岁以下的小儿)具有“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1],且理解和配合能力差,因此小儿骨折患者护理难度高于成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结合中西医治疗,运用中医护理理论从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功能锻炼5个方面入手,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对小儿骨折患者进行个体化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小儿骨折患儿256例,男性187例,女性69例;年龄3个月至14 周岁;上肢骨折150例,下肢骨折106例,陈旧性骨折8例,其中合并关节脱位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术的147例,行石膏托外固定56例,行夹板外固定32例,行双下肢悬吊牵引术的11例,行皮牵引的10例。按照骨折早、中、后期予口服本院制剂正骨Ⅰ、Ⅱ、Ⅲ号和复方丹参川芎片。骨折早期中药外敷金黄散膏或肿痛灵药液,骨折中期予消肿散瘀之中药散剂局部熨烫,骨折后期予本院中药配方“洗四方”药液熏洗。住院天数4~24 d,平均7.8 d。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中医辨证施护

2.1 饮食护理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旺盛,但气血阴阳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其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且较脆弱,易饥易饱[2],所以饮食护理是小儿骨折中医辨证施护的重点。

小儿的脾胃功能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饮食调护中尤其要注意脾胃功能的调理,不能片面追求营养的摄入。要结合病证特点及患儿的年龄、体质、气候特点,根据骨折损伤的发展分为早、中、后3 期进行辨证施食。(1)早期为伤后1~2 周内,治疗以活血祛瘀为主[3]。气滞血瘀,使脾胃气机受阻,则见纳谷不化,腹胀等症;加之疼痛难忍,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患儿多精神不振或有感染发热而不思饮食。饮食上宜清淡,忌肥甘厚腻。可食用一些有止血作用和活血祛瘀的食物。小儿骨折早期因软组织挫伤或开放性损伤多伴有发热,出现发热宜采用物理降温,可进食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加快体内毒素的排泄和降低体温,防止热盛伤津,引起虚脱[4]。(2)中期在伤后3~6 周期间,此期肿胀、瘀阻逐渐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活动量逐渐增加,骨尚未连接,治疗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3]。此期饮食宜滋补肝肾,补养气血为主,达到强壮筋骨之用。患儿病情稳定,食欲增加,疼痛缓解,活动量增加,脾胃运化功能逐步加强,饮食宜丰富多样,易消化。(3)后期为伤后7 周以上,瘀肿消退,筋骨接续但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且损伤日久,正气必虚。伤肢有筋肉粘连,治疗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3]。此期饮食同骨折中期,亦以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为主,此乃强筋壮骨之源。小儿脾胃柔弱,消化能力薄,故常处于脾虚状态[5],应给予适合小儿消化能力的或是符合需要的饮食,切不可超量给予难以消化吸收的滋补之品,致脾胃受损。

饮食调护中应注意:(1)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小儿容易出现不良饮食习惯,损伤了小儿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故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指导家长和患儿逐步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合理膳食,不可偏嗜[6]。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故应提醒家长注意经常变换饮食的品种及搭配,食用方法以少量、多餐、多品种为宜。以求均衡营养饮食,勿使孩子偏食,避免因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骨痂生长。(3)注意卫生,注重禁忌。小儿脾胃娇嫩,在饮食调护中要注意尽量食用新鲜的食物,忌不洁食物,防止病从口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少食辛辣燥热及生冷之品,以免过分伤阴或损伤脾胃之阳气。在饮食护理上应注意:一是忌早食;二是忌冷食、寒食,以免阻遏中阳;三是“不可令饥”,饥亦伤脾,生化无源,则不能鼓舞正气[1]。对于哺乳期的婴儿,一是乳母应慎口,避免进食辛热之物,通过乳汁传给乳儿;二是哺乳进食定时,顾护脾胃功能,使乳儿胃气无损,增强抗病能力[6]。

2.2 生活起居护理 注意患儿起居有常,适度运动,应根据患儿体质和季节特点,采取适当运动以促进食欲,增进健康。还应慎避外邪,保证病室安静,防止坠床及碰伤。保持衣裤、被褥、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以防皮肤感染及压疮发生。防止张力性水疱、胶布过敏、尿液浸湿石膏等情况发生。在小儿行双下肢悬吊牵引或水平皮牵引时,由于牵引力的作用,导致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因此除了常规观察伤肢肢端肤温血运情况,还要随时检查胶布、绷带有无松散、脱落、移行,保持牵引的有效性。护士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指导,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生活习惯及生活细节的改变,以确保客观、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判断病情,防止患儿住院期间出现意外事件[7]。

2.3 情志护理 小儿心怯神弱,最常见的情志所伤是惊恐[8],可使其气血不和,脏腑失调,虚瘀益重,对伤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情志调护对小儿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是极其重要的。护士应针对患儿性别、年龄、心理特点不同,与患儿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护理操作中,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

2.4 用药护理 合理引导小儿用药,降低小儿对中药汤剂的抵触情绪。服食过程中在服药后可以加少许蜂蜜、冰糖等降低服药时的苦涩感。或让患儿少量多次服药。不能强迫服用,避免发生噎呛。同时,在中药服食过程中要根据医嘱,注意忌口,调护过程中要与家长配合。儿科大家万密斋指出,慎医药有三:一者,无病之时不宜服药,即使补药亦不宜服用,因药性有偏,必损脾胃;二者,有病之时不宜服用峻猛攻伐之剂,药必对证,中病即止,因小儿脏腑娇嫩,不可痛击;三者,久病不可过用药物,损伤脾胃。

骨折早期,肿胀及疼痛明显,对于闭合性骨折可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熨烫,每日2次。外固定解除后,采用疏筋活络疏通腠理外洗汤剂“洗四方”熏洗每日2次,乘热熏蒸,待药液温度降至45~50℃时开始浸洗,熏洗过程指导患儿屈伸关节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中药外治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过敏,避免烫伤,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2.5 功能锻炼 骨折后瘀血凝滞,通过功能锻炼可加速机体功能恢复。进行功能锻炼应严格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期、分部位的训练。小儿好动,因此,不需鼓励其全面练功活动,应反复嘱咐患儿不要做影响骨折稳定的某些动作,并嘱其家长监督。同时不因此而忽视练功的重要。骨折固定后,应具体指导练功方法,使患肢肿胀尽速消退。

患儿在骨折早期,护士可以协助或指导家长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骨折中、后期,随着肿胀、疼痛的消退,小儿发生再次损伤而影响正常愈合。因此,除了要保证外固定制动稳定可靠,对于行悬吊或皮牵引治疗的患儿还要耐心指导家长及患儿避免剧烈的翻动,活动时加强保护,防止再损伤。解除固定后,在患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活动范围、强度和次数;关节功能已恢复正常仍需继续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9]。出院后指导患儿及家长定期门诊复查,坚持功能锻炼,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再次受伤。

3 小 结

随着中医医学的不断发展,相关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充分运用中医护理理论,从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辨证施食及药物护理着手,注重顾护脾胃功能为小儿骨折患者进行个体化施护。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健康指导,辅助于小儿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提高了其身心健康,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1]陈春菊.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J].中医儿科杂志,2006,2(5):11-12.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医药导报,2006,12(9):62-63.

[3]王和鸣.中医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6-49.

[4]赵有莲.小儿高热的护理[J].光明中医,2012,27(3):580.

[5]田淑霞,孟繁洁,罗汀.《小儿药证直诀》中“顾护脾胃”护理思想浅析[J].医学信息,2011,24(1):138-139.

[6]孙秋华,李建美.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6.

[7]田淑霞,孟繁洁.《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疾病护理学的贡献[J].全科护理,2010,8(6):1429-1431.

[8]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

[9]高玲.浅谈36例小儿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274-275.

猜你喜欢
调护脾胃小儿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南宋潜邸官员对皇储、皇子的“调护”
蔬果
便秘的调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