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安
(山西省文水县凤城镇卫生院,032100)
80例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的临床观察和治疗
文平安
(山西省文水县凤城镇卫生院,032100)
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阑尾炎最为常见,居各种急腹症之首位,其病因多由阑尾腔梗阻、胃肠道疾病影响、细菌入侵等所致。阑尾属盲管器官,腔细长,开口小,系膜短,容易弯曲扭转。或因食物残渣、粪石、异物、蛔虫等而阻塞,阑尾梗阻后,使阑尾炎症加剧,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胃肠道炎症、肠胃功能紊乱等可直接波及阑尾,或引起阑尾管壁肌肉痉挛,使阑尾充血、水肿及血运障碍而引起炎症。阑尾腔内平时有细菌存在,当阑尾阻塞,抵抗力低下时,致病菌可趁机侵袭,引起急性炎症。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炎阑尾被大网膜及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形成炎性包块。慢性阑尾炎多因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转化而来。阑尾炎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中,术后引起的并发症有肠粘连、阑尾残端炎、肠梗阻、腹腔炎、切口感染、切口疝、窦通形式等等。阑尾炎术后的肠粘连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如何治疗肠粘连是我们近五年来观察和治疗的重点。
肠粘连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粘连。粘连的特征有膜状粘连和索带状粘连,本质是纤维蛋白性粘连和纤维性粘连两个类型。肠粘连的诊断:①有腹部手术史;②经常腹痛、腹胀;③大便不规则或出现过肠梗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只要三点同时存在,可诊断为肠粘连。术后出现持续性腹胀,有可能是肠粘连的反应,还可能伴有肠蠕动波在腹部局限性出现,肠鸣音活跃及亢进等征象。患者有的术后1~2周内觉得腹部有阵发性隐痛或不适。肠粘连的严重程度与每个人对腹膜或肠管、浆膜的损伤反应的敏感性有关。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恶心、食欲不振、大便干燥、便秘、腹内有气块乱窜,甚至引发机械性肠梗阻。
我们通过近五年来(2007~2012年)阑尾术后并发肠粘连的8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80例患者均为阑尾术后肠粘连的患者,经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胃肠功能紊乱、大便形状改变,有的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便秘、消瘦等症状。切口附近及其周围有压痛的患者居多,因上述症状而就诊。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5岁,5~18岁15例,19~50岁46例,51~75岁19例。术后发生肠粘连的病史最短的1周,最长的12年;男性42例,女性32例。阑尾炎的术前种类:单纯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13例,穿孔性阑尾炎21例,阑尾周围脓肿28例。通过以上病例可知各种类型的阑尾炎均可发生术后肠粘连,单纯性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最少,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术后并发肠粘连最多见,这与腹腔内炎性因子的致病关系密切,且男性多于女性患者。
我们把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例患者,B组40例患者,基本情况两组相似。
A组采用一般的对症治疗,抗菌消炎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厌氧菌类抗生素进行抗菌消炎,同时采用解痉镇痛,局部外敷50%硫酸镁水溶液,以及按摩、针灸足三里等穴,理疗,饮食控制。有呕吐的患者采用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便秘患者采用灌肠治疗的方法,有26位患者疼痛减轻,症状改善,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获得痊愈,有效率65%。
B组患者除采用A组的一般治疗方法外,我们常规应用复方丹参制剂进行口服或静滴,另加中药内服和外敷。并结合中药灌肠,获得明显效果。40例患者有37例患者获得治愈,有效率92.5%。
对于A、B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或经过治疗后症状仍不改善的患者或未经治疗已发现有下列情况的术后阑尾炎并发肠粘连的患者,我们采用手术治疗:①腹痛发作急骤,程度重,持续性阵发性加剧;②呕吐物或排泄物为血性物或腹穿抽出血性液体;③病情发作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不改善;④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叩诊呈移动性浊音;⑤腹部不对称,局部有固定压痛或出现不对称肿块;⑥经保守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⑦腹部X线检查发现孤立、胀大的肠袢。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粘连松懈术、悬吊术等等,一般采用剖腹探查切口,进行手术治疗。
B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辨证施治的办法,以黄芪建中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大承气汤为主进行治疗,并结合我院自制的外敷中药。具体如下:
黄芪建中汤:药物组成:白芍18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4枚,饴糖30g,黄芪9g。主要功用:虚劳里急诸不足,腹中时痛,喜温喜按,不思饮食,自汗心悸,虚烦不眠,面色苍白无华。对于肠粘连腹痛迁延日久,正气虚衰,肠胃失调的患者加减治疗,10日为1个疗程,每日1剂,水煎服。
薏苡附子败酱散:药物组成:薏苡仁30g,制附子6g(先煎30min),败酱草15g。主要是针对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术后患者;对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后、高度怀疑肠腔及腹腔内有炎症引起的肠粘连患者。该方具有利湿排脓、促进炎症吸收作用使粘连松懈,脓排肿消,疾病消除。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10剂为1个疗程。
大黄牡丹皮汤:药物组成:大黄18g(后下),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后下)。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少腹肿痞,按之即痛,舌苔薄腻而黄。主要是针对腹痛时间较短,实证比较明显并伴有便秘、腹胀、发热的患者。该方苦寒泻下,清热除湿,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使湿热瘀结从泻下祛除,气血凝滞的结聚经破血而痈肿消散,使粘连缓解,疼痛减轻。一般每日1剂,每天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
大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12g(后下),厚朴15g,枳实12g,芒硝9g(后下)。主治大便不通,腹痛拒按的里热实证,主要是针对肠粘连合并有肠梗阻的患者。对于体虚病久、梗阻严重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方应以心下闷塞坚硬,胸胁脘腹胀痛,肠有燥粪,干结不下及苔黄、脉实为依据。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对于B组的患者,我们采用自己配制的中药敷剂,给每位患者进行敷贴治疗。方药组成:大黄30g,芒硝30g,小茴香10g,食盐20g。全部粉碎混合,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疼痛最明显部位,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敷2h,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敷药前在患部皮肤外敷一层凡士林油膏,防止刺激损伤皮肤。患者用药后未见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效果显著。
B组病例,我们还采用灌肠疗法,具体配方:大黄10g,牡丹皮10g,蒲公英30g,益母草30g。水煎灌肠,药液煎2次,浓缩至100ml,分2次保留灌肠。对于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效果良好。每晚50ml睡前灌入。临床观察采用灌肠疗法的患者比单纯进行对症治疗、内服中药的患者痊愈时间缩短,临床症状减轻迅速。
另外,我们对于阑尾术后并发肠粘连,再手术再粘连的患者应用B组的治疗办法同样有很好的疗效。
通过A、B两组病例的观察和治疗,我们可以看到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中药对恢复患者的抗病能力及提高免疫力、缓解解除肠粘连、消除患者内环境的毒素刺激、缓解肠道功能的失调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治愈率提高。
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是阑尾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和治疗是临床外科工作的一个重点。预防的重点是术前正确的诊断;术中严格规范的技术操作;术后精心的护理和治疗。阑尾炎术后肠粘连重在预防,次在治疗。治疗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肠粘连患者采用不同的中药内服及外敷和灌肠,疗效明显提高,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减轻快。在保守治疗中,必须仔细观察,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如果出现梗阻或其他变化,保守治疗无效,应果断手术治疗。这样才能提高肠粘连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水平。
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