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杨金生,程 凯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 100029)
程莘农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医7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三才针法”。笔者作为程莘农教授的学术传承人之一,现将程氏三才针法及其使用要点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学习交流。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震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千金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悉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中乃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而。”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如足三里穴虽定位为膝下三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穴位也会如此。
现代研究也发现,各种腧穴定位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自身对照各部位的骨度分寸与各种手指同身寸,符合率仅在0%~12.5%,各种手指同身寸如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一夫法各组之间的符合率在0%~11.75%(P<0.001),提示各组均不相关[1,2]。
因此,程莘农强调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3],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会有相应变化,如程莘农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离合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立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程莘农之所以重视探找穴位,因为他认为“诊病之处即是治病之处”,穴位为身体的报警器,如果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就会变得特别敏感。正如《针灸资生经》中所曰,“须按其穴疼痛处灸之方效,按其穴之酸疼处即是受病处。”因此临证中他尤重视压痛选穴法,即取压痛点作为针灸治疗点的方法,以内经中“以痛为腧”和“在分肉间痛而刺之”等刺法演变而来的。主要包括穴位与非穴位压痛选穴两种。穴位压痛选穴既可用以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如阑尾炎常在天枢和阑尾穴处有压痛,胆囊炎或胆结石在胆囊穴上有压痛等等。所有这些压痛点,又是有效的治疗点。非穴位压痛选穴,又称阿是压痛选穴,如扭伤、痹证、落枕等病,常用压痛选穴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4]
程莘农强调,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是针刺手法的基本功,贯穿于整个针刺过程中,包括持针方法、进针时的用力方向、针刺角度、行针力度和频率等,与疗效直接相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持针之手要指力实而腕力虚,以右手拇、食二指持针,中指指端靠近穴位,单手进针,为三才针法的动作基础。进针时指力和腕力必须配合好,悬指,悬腕,悬肘,切循经络,针随手入。运针时要具有《内经》所说的“手如握虎”之力,运神于指,针刺病所,方能“伏如横弩,起如发机”,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之所以有时同样的处方用穴,别人未能治愈的疾病,在程莘农手下能够取得疗效,可能与指力有很大关系。他认为,指力是在理法方穴术基础上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练就好,才能力贯针尖,丝丝入扣,恰中病机;能否顺利进针并不取决于手指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手指力量是否作用在针尖上,用力方向是否与进针方向一致,即是否能够做到力贯针尖,如果不能力度越大,反而越容易弯针。现代研究也发现,指力的强弱与针感有密切关系,进而影响疗效。如曹文钟等[5]通过对5000人次的观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针感的强弱、出现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指力的大小成正比,小于平均值3.16kg的指力则不会出现针感,并发现指力强度对甲皱微循环、肢体血流图、ST段、肠蠕动均有影响。
程莘农指出,临床要以病人为本,不仅重视疾病,更要关心病人。在患者体位、针具选择、进针方法、针刺深浅等方面,既要确保疗效,又要注意患者能否接受,尤其是初次被针灸的人,进针的快慢、是否疼痛等因素,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他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在借鉴传统三才刺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易学、易教、病人痛苦小的进针法,取名为“三才进针法”。三才,取意天、人、地三才,即进针分浅、中、深三个层次操作,先针1~2分深,通过皮肤的浅部,为天才,再刺5~6分深,到达肌肉为人才,三刺2~4分深,进入筋肉之间为地才。
“三才法”首见于《针灸大全·金针赋》:“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可以看出把人体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以皮内为“天”,肉内为“人”,筋肉之间为“地”,即浅层、中层和深层三层,分层针刺。
这种按穴位分层进行针刺的方法,是在《灵枢》“三刺法”基础上提出的。《灵枢·官针》载:“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灵枢·终始》载:“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也。”说明在针刺过程中应分三部操作,“一刺”通过皮肤为腧穴浅层;“再刺”到达肌肉为腧穴中层;“三刺”进针至分肉之间,分肉即肌肉间隙的深层组织,为腧穴深层。如此分层操作则可祛除邪气、扶助正气、调和阴阳营卫,使针刺取得应有的感应,即“谷气至”。
程莘农指出,三才进针法之“快”主要体现在第一阶段,即快速刺透皮肤,因皮肤层神经末梢十分丰富,进针太慢则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疼痛,患者不易接受,所以进针透过皮肤时要用较快的动作。之后轻徐而入进入肌层,体会针感,稍有阻碍为针至血管或肌健,提针至皮下,改变针尖方向或角度进针至有针感。这样病人就少有痛苦及血肿形成,惟有酸、胀、麻、困之得气的舒适感。三才进针法轻巧迅速简捷,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一则可减少患者的疼痛,二则可调引气机之升降,为实施其他各种补泻手法打好基础,同时使初学者便于掌握应用,深受患者和学生好评,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前来学习。
程莘农认为,针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针刺取效的重中之重;针刺补泻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手法作为实现方式也是客观存在的。然从《黄帝内经》到《针灸大成》,各种补泻手法层出不穷,如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凤凰展翅、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这些补泻手法虽丰富了针灸学,但因理论晦涩,在一定程度上给针刺手法理论造成疑惑;且不易操作和体验,使后学在临床操作中也难以把握,实不利针灸之传扬。
程莘农指出,手法作为实现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其指导原则只有一个,师古而不泥古,师其原则而不拘泥于其具体方法。他在古代传统补泻手法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将高频率的提插与捻转相结合的手法——震颤催气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快速的提插捻转略加振颤,使一次得气率达到了80%以上[6]。得气后还加用“飞旋行气法”,即用拇、食两指边提插、边捻转,每捻1次,手指离针柄1次,结合一捻一放两指展开,状如飞鸟展翅,反复数次以促进针感扩散走动。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从神经反射理论将针刺手法简化为重刺激和轻刺激两类。捻转一圆周为强刺激(泻法),捻转半圆周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即为弱刺激(补法);提插1cm者为强刺激(泻法),0.5cm者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法),0.2cm者即为弱刺激(补法)。捻转、提插法可以单用,亦可联合使用[7]。
程莘农指出针刺是一种从外入内的刺激疗法,其取效的关键是“得气”,即“得效之要,在于得气”。三才针法虽看上去操作简单,临床应用需要注意很多才能做到针下得气。得气的获得除与针刺部位、针具选择、进针方法以及患者病情、体质状况有关外,更取决于提插、捻转和振颤3种手法的配合,通过速度快慢、幅度大小和时间长短来体现补泻手法以及获得“针感”。做捻转手法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速度快慢均匀,在捻转中也可配合提插;做提插手法时,要做到提插幅度上下一致,频率快慢一致,同时也可以配合捻转,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程莘农认为针刺浅深问题,是毫针刺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决定疗效。应用三才进针手法时,针刺的深浅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不同组织来分层,三才进针只是将腧穴深度做相对的划分,如1.5寸深的腧穴,即以0.5寸处为天部(上1/3),1寸处(中1/3)为人部,1.5寸处(下1/3)为地部。如在某些部位不适宜深刺时,又如何加以运用?程莘农指出运用时当深则深、当浅则浅,并非对每一穴位的刺针深度必须达到三部。病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之分,刺有浅深之异,在表者浅刺,在里者深刺。正如《医学入门》载:“凡除寒热病宜于天部行气,经络病宜于人部行气,麻痹疼痛宜于地部行气。”
程莘农认为,决定针刺浅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病情是决定针刺浅深的关键,腧穴所在部位是决定针刺浅深的基础,患者年龄、体质是决定针刺浅深的重要条件。在掌握针刺浅深时要因病、因穴、因人制宜,否则就会产生深则邪气从之入,浅则邪气不泻的后果。如治疗外感表证时刺风池宜浅,进针7~12mm即可,治中风语言謇涩之里证则需深刺风池,可直刺达20~30mm;寒性胃痛刺中脘进针深,而热性胃痛则浅刺之。此外,针刺浅深还应与所取腧穴相对应,随腧穴所在部位不同而异,腹腰、四肢内侧等阴部腧穴刺之宜深,头面、胸背、四肢外侧等阳部腧穴刺之宜浅。
历代针灸医家创立了循、摄、弹、摇、搓、捻等等手法来候气、导气。程莘农认为为寻求较好的感应,除应用上述手法外还应采取适当的针刺方向,这是导针下之气运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由于腧穴不仅能够主治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还能主治其所属经脉或与其交会的其他经脉疾病,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掌握不同针刺方向,不仅是为了适合在不同腧穴部位针刺,也是构成导气、补泻手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针刺某些腧穴时,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向针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如合谷穴主治范围有本经病候的头痛、鼻衄、齿痛、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口喎斜,又有表里经肺经病候的发热恶寒、咳嗽、咽喉肿痛等病证,如针治指挛、臂痛等本经病候时应采用直刺法向食指方向斜刺,如治咳嗽、咽痛等肺经病候,则应向掌心方向直刺;若针治牙痛、面瘫时要以针尖向上,顺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方向进行小幅度旋捻,使针感上行至患侧面部,患侧面部有酸胀感、发热感、蚁行感等为“气至病所”的针感。
程莘农“三才针法”虽源于古人但又有创新,三才一体得气为先,手法独特,疗效显著。看来朴实无华,却是千锤百炼,熔各种手法于一炉之作,它具有同一穴处的多靶点、多层次治疗的特点,通过对皮部、经络、经筋分层刺激,祛除稽留在不同层次组织中的邪气,调节卫气营血和皮络筋肉骨等组织结构,以疏通气血达到重点刺激、整体治疗、协同增效的目的。强调得气之时病人有针感,医生手下也应该有得气感,重视针刺深浅、补泻、方向对得气的影响,这些理论和经验对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丁一丹,李静铭.三种腧穴定位方法的比较[J].中国针灸,1996,16(6):21.
[2]王少鑫,陈兴华.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误差配对研究[J].中国针灸,1997,17(4):243.
[3]楼新法,蒋松鹤.穴位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分类[J].中国针灸,2012,32(4):319-323.
[4]杨金生,程凯,王莹莹.程莘农针灸辨治痛症临床要点总结[J].北京中医,2012,31(4):271-274.
[5]曹文钟,田慧莲,刘敏.针刺指力与针刺效应关系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9(4):2169-221.
[6]程凯,郝强收.国医大师程莘农学术成就探讨[J].中医学报,2011,26(11):1295-1298.
[7]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等.国医大师程莘农针灸临床三要[J].中国针灸,2010,30(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