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良,高希言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原因[1]。笔者以加味乌贝散联合西药系统治疗观察消化性溃疡96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全部入选病例共170人,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96人,对照组74人。治疗组男性57人,女性39人;年龄最小32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1.5年,平均2.3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2例,胃溃疡47例,复合性溃疡28例;对照组男性41人,女性33人,年龄最小28岁,年龄最大61岁,平均年龄39.5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1年,平均2.5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7例,胃溃疡48例,复合性溃疡1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长期上腹部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疼痛,伴见腹胀纳差、泛酸等消化道症状。全部病例均以电子胃镜、病理组织活检后确诊;纤维镜下典型溃疡征象可见溃疡可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见线形且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见充血、水肿、皱壁向溃疡集中。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2]。
中药以加味乌贝散组方:海螵蛸15g,浙贝母12g,蒲公英 15g,黄芪 30g,吴茱萸 12g,黄连 8g。伴口干喜饮者加石膏20g、花粉15g;伴形寒便溏者加炮附子10g、炮姜12g;伴泛酸恶心者加煅瓦楞20g、姜半夏12g;伴呃逆嗳气者加乌药15g、佛手12g;伴大便柏油样、潜血试验阳性者加大黄粉6g、白及粉6g,分2次吞服;上药分2次煎汁400ml,分早晚各1次200ml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
采用《内科学》第七版推荐方案;克拉霉素1000mg,阿莫西林2000mg,上药剂量分2次服,连服14d,奥美拉唑40mg,1 次顿服连服 8 周[3]。
临床治愈: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局部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显效:上腹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电子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愈合,但仍有明显炎症征象;有效:上腹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减轻,电子胃镜检查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无效:上腹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电子胃镜检查溃疡面积与治疗前比较缩小不及50%,甚或溃疡面积较前扩大[4];复发:治愈患者停药观察6个月后,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有溃疡。
表1显示,2组治愈例数、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表1 2组疗效比较
周某,男,42岁,市民,于2010年8月9日就诊,门诊号10783。患者诉上腹部饥饿性疼痛反复发作3年余,伴见嗳气时作;近1周大便色黑如柏油样,舌质黯、苔白、脉弦细。查体上腹部有压痛,120/75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2g/L,胃镜检查、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为1.2×1.5cm,可见有出血点,溃疡周围充血水肿,幽螺旋杆菌检测结果阳性。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气滞血瘀、化腐成疮,西医诊断消化性溃疡。中医治以加味乌贝散:海螵蛸15g,浙贝母12g,蒲公英15g,黄芪 30g,吴茱萸 12g,黄连 8g,乌药 15g,佛手 12g,上药分2次煎汁400ml,分早晚各1次200ml温服;加大黄粉6g,白及粉6g分2次吞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治疗8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电子胃镜检查溃疡面已愈合,停药观察6月后经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复发。
乌贝散系民间经验方,因疗效明显被《中药学》所收录[4]。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过长期观察,筛选出一批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经文献证实的药物共同组方加味乌贝散。其中海螵蛸味甘涩性咸,微温入肝胃经,且有收敛止酸、止痛止血、保护胃黏膜并使其早日修复的作用;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胃经且有清热散结、软坚化痰之功[5]。海螵蛸作为君药,功在制酸敛疮,多年来作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要药,能中和胃酸,缓解泛酸、烧灼感,同时能促进溃疡面的吸收,加速溃疡面的愈合[6]。“久病必虚”,方中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人体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功能,从而对清除和防御幽门螺旋杆菌有重要作用;吴茱萸、黄连、蒲公英合用能有效抵御幽门螺旋杆菌,防止溃疡的发生和复发[7];其中蒲公英清郁热而燥脾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该方配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能有效中和胃酸、修复受损伤胃肠黏膜、提高抗菌消炎、增强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从而使疗效更加稳定且不易复发。本观察表明,加味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1]陆再英,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7-394.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25.
[3]李益农,等.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1-236.
[4]叶华.浅谈海螵蛸[J].福建中医药,1992(2):61.
[5]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