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川
辽宁省庄河市中医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中风后呃逆是中风疾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此病例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特点是呃逆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长,常规治疗无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休息、进食,使患者失眠、疲劳、精神萎靡,使脑血管病恢复期延长,笔者于2005~2009年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中风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0岁;其中脑出血22例,脑梗死28例,均符合脑卒中后呃逆。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经头CT或MRI已确诊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呃逆症状发作时间持续48小时以上不能自制,影响患者的睡眠、进食、情绪,甚至使脑血管病情加重。
1.3 治疗方法
1.3.1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15g,代赭石20g,党参20g,甘草20g,大枣8枚,半夏15g,生姜15g,每日一剂,水煎服。胃寒者可减生姜加干姜10 g、柿蒂10 g温中降逆;胃火上逆,可加黄连5 g、陈皮15 g清热止呃;胃阴不足者,可加石斛10 g、麦冬15 g养阴;气机郁滞者可加郁金15 g、沉香15 g解郁降气;言语不利,加远志15 g、石菖蒲20 g以祛痰利窍;肢体偏废加桑寄生15 g、牛膝15 g以活血通络,强筋壮骨;血瘀重者加莪术10 g、鸡血藤20 g等破血通络之品。1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2天,行下个疗程。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等采用西医对症治疗。
1.3.2 针灸 主穴:膈俞、内关、中脘、胃俞、足三里、太冲、内庭。其中有半身不遂者,刺病侧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溪等,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昆仑、三阴交、太冲、照海等;病程日久,上肢配大椎、肩外俞,下肢配腰阳关、白环俞等;如病侧经筋屈曲拘孪者,肘部配曲泽,腕部取大陵,膝部取曲泉,踝部配太溪;如言语蹇涩,加哑门、廉泉、通里;口角歪斜者,取地仓、颊车、合谷、牵正、下关、内庭、太冲等[1]。以上诸穴,适症选穴,轮换配伍,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0天为1个疗程,间隔1d,行下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痊愈:呃逆消失不再发生。显效:呃逆消失后又复发。有效:呃逆次数减少,声音低微。无效:呃逆次数及声响无减轻。
本组42例,痊愈 18例,占36%;有效 16例,占32%;显效13例,占26%;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94%。
中风后呃逆是中风疾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有人认为是由于中风后脑部病变,尤其是下丘脑、脑干的损伤,导致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及继发的胃黏膜出血等因素刺激膈神经而引起[2]。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机不外“风、火、痰、瘀、虚”五个方面,中风急性期以风、火、痰为主,笔者认为中后后呃逆的发生与中风病机密切相关,中风急重病多为肝风夹痰邪上逆动膈引起呃逆,《素问·宣明五气》曰:“胃为气逆为‘哕’”,故呃逆病机为胃气上逆,而调气降浊,和胃降逆为主要治则。本方旋覆花、代赭石降逆下气;党参、大枣补脾益气;半夏祛痰降逆;炙甘草温益中气;生姜温中止呕。
针灸,历来为医家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方法。针刺膈俞、胃俞疏调气机;内关为心包络穴,宽胸利膈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中脘为胃经幕穴,调畅胃经经气,和胃降逆;太冲、内庭滋水涵木,清热降逆。
中药汤剂是从整体调整脏腑入手,针刺是从局部疏通经络入手,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邱茂亮.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12.
[2]王海泉,孟迎春.中风后呃逆针刺治疗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