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敏超
(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730000)
历节,就是关节疼痛或者肿大,轻者活动受限,重者逐渐发展到各个关节,屈伸不利,肿痛厉害。西医学的痛风、风湿、类风湿等一系列疾病与此类似。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该病有专门的论述,条文虽不多,但却包含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诊治的全部内容。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卫气营血理论,在历节病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历节病为数不多的条文中,就有两条专门提到了卫气营血。“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少阴脉,就是太溪部位的脉。浮,是有表证;弱,是力不足的表现,卫气营血中,营血在里,卫气在表,这个弱,就是营血不足了。血虚、风寒盛,营血运行就会不畅痹阻。再加上湿邪,湿邪重浊,寒邪收引,就会产生剧烈疼痛。“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过酸伤肝,肝伤则筋弱。过咸伤肾,肾伤则骨痿。筋弱骨痿则经脉痿痹,其运行气血的能力就会减弱,营血流通受阻。气血相随,营血不走,卫气也会停留,故曰断泄。断泄指的就是气血不通,正气不足。同理,身体的三焦气血运行也会受阻,肢体就会得不到正常的滋养而“四属断绝”,身体也会瘦弱。此时饮食的水谷就不能被正常的气化,寒性的水饮下趋,故小腿发凉。不能被正常代谢的水谷积聚产生内热,湿热互结熏蒸,出黄汗。小腿若不凉,反而发热,就是历节病的腿足肿痛。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仲景通过卫气营血把历节病的形成和临床主要症状讲解得清晰明了。
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疾病的讲解有这样一个规律,讲病理侧重卫气营血,临证诊治则详于症状,但在这些典型症状的背后,隐藏着卫气营血的病理内容,并且在用药上也是针对卫气营血的。
1.典型症状:“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诸肢节疼痛”的病理基础是风、寒、湿与内在的营血不足相互作用而形成;“身体尫羸,脚肿如脱”是“断泄”的卫气营血不能滋养身体而形成“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的表现;“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是里气水饮上逆。
2.临证用药:仍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例,看看每味药的药症。
桂枝:味辛,温。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结气”针对的就是“诸肢节疼痛”。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除血痹”针对的就是营血不通的问题。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祛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发表”祛风寒湿,调动营卫运行而宣通营血痹阻。
生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呕,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逐风湿痹”祛除病邪,“温中”化饮去除病理产物,帮助营卫恢复。
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主风寒湿痹,死肌”祛除病邪及病理产物,帮助气血运行,滋养肢体。
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热中,除邪气”祛除内热,减少对气血的消耗,“肢体浮肿”针对“脚肿如脱”。
防风:味甘,温。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主大风”和“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针对风邪,邪祛正安。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温化寒饮,祛除风寒湿痹,除血痹,调动气血,缓解疼痛。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祛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补充气血,帮助恢复。
仲景善用卫气营血,历节病就是一个典型。我们在学习《伤寒杂病论》时,一定要重点从这方面着手,临证遇到不能准确判断的症状,就想想卫气营血,这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