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分析

2013-01-24 01:32曹俊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4期
关键词:术腔鼻窦上颌

曹俊彪

(山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兖州 272100)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分析

曹俊彪

(山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兖州 27210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 30 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 1 ~ 3 年,无 1 例并发症。其中 26 例一次性治愈,4 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均能通过单纯鼻内镜或鼻内镜联合柯一陆术式治疗,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无面部瘢痕;病变切除彻底、术后复发率低等优势。

鼻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术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属于上皮源性肿瘤,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发病率为0.4%~4.7%。该病虽属于良性肿瘤。现将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男.21例、女9例,年龄35~67岁,病程1~5年,均单侧发病。主要症状:鼻塞29例,脓涕12例,涕中带血13例,头痛8例,嗅觉减退2例。②内窥镜下见:肿物大小不等,灰白色,淡红荔肉样表面粗糙,呈分叶状,触之易出血。来源于鼻腔外侧壁和中鼻道25例,其中3例广泛侵及上颌窦内,1例同时累及蝶窦,1例累及额窦口。②CT扫描: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提示鼻腔鼻窦密度均匀增高,内侧壁骨质吸收、消失,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③本组按Krouse提出的分级标准将肿瘤分级法I级5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Ⅳ级1例。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2 手术方法

①术前根据CT、前鼻镜及鼻内窥镜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所有患者均行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术。对I级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患侧鼻腔用1%利多卡因20mL及0.1%肾上腺素1mL棉片,分3次收缩鼻腔和表加面麻醉,并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Ⅱ~Ⅳ级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②30例患者中,22例施行单纯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术,8例行鼻内镜手术联合上颌窦根治手术。5例子1级和2级14例患者施行单纯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术,术中在0°、30°、70°鼻内镜下仔细寻找、定位肿瘤起源部位。术中先夹取适当肿瘤组织送病理备用,再根据病变部位或肿瘤侵犯范围切除鼻腔、鼻道、筛窦、上颌窦的肿瘤组织,使局部黏膜全层剥离清除。6例Ⅲ级患者多发生于鼻腔外侧壁,有侵袭性生长,上颌窦内壁应大部分切除,随着肿瘤的切除,上颌窦内壁的自然口、骨部、膜部均已连成一大孔使窦腔与鼻腔基本连成一大腔,以防止肿瘤复发,位置偏上,术中扩大上颌窦开口后,术野良好,可以窥见肿物边缘,而对病变累及额窦和蝶窦,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可以观察到病变部位,可以直接施行单纯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术,如果病变累及范围隐蔽,侵及上颌窦外侧壁、下壁,鼻内镜下未能充分窥见肿瘤位置,施行联合柯-陆进路,进行上颌窦根治术对侵入重要部位骨逢的肿瘤组织,予微波热凝处理。尽可能扩大上颌窦窦口,酌情切除鼻腔外侧壁。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及可疑病变组织,全层刮除肿瘤基底及边缘。③术后使用一次性膨胀海绵填塞,术后2~3d抽出。术后6个月内常规冲洗鼻腔,换药都要在鼻内镜下操作,主要是清理干痂、新生肉芽、息肉样和肿瘤样组织,并保留窦口开放,促进术腔正常愈合。

2 结 果

本组30例NIP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肿瘤,手术顺利[2]。术中出血50~300mL,平均100mL,无手术并发症。按鼻内镜术后常规要求,抗生素治疗1周,术后48h后抽出绵片,冲洗术腔,术后第1个月每周行鼻内镜复查,清理术腔,第2个月开始,2周复查1次。一般术后2~3个月术腔即可上皮化。复查时及时清理术腔内新生肉芽组织,对可疑复发组织则病理检查。本组30例患者中,均进行随访1~3年,Ⅰ级和Ⅱ级的所有手术患者,随访3年,病情治愈,无1例复发;Ⅲ级病例中,单纯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术3例中,一年复发1例,鼻内镜手术联合上颌窦根治术7例中,1年复发1例,1年2个月复发1例;以上3例患者均再次施行鼻内镜手术联合上颌窦根治术,继续随访2年,不再复发;Ⅳ级患者1例,术后随访6个月时复发,而且增生较快,病理检查为癌变,再次施行鼻内镜手术联合上颌窦根治术后予放疗,随访3年未见复发。

3 讨 论

3.1 NIP为鼻部常见良性肿瘤,多单侧发病,呈局部侵袭性生长,病变最常见于鼻腔外侧壁,常累及筛窦、上颌窦,偶可侵犯额窦及蝶窦。少数可破坏骨质向颅内及眶内发展。该病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易恶变等特点,传统的治疗方式多为鼻侧切开术但由于鼻彻切开损伤大、出血多,鼻腔功能被严重破坏,术后面部遗留瘢痕,深部病变不易观察而增加复发机率高。而近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微创,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3.2 术前准备

应常规鼻窦CT或MRI,评估肿瘤的病变范围、比邻重要解剖结构的破坏情况,以及与肿瘤部位相邻的黏膜炎性变情况。鼻内镜鼻腔检查除观察肿瘤的外观外,重点探查肿物的侵犯范围和根蒂部位置,同时对鼻腔肿物均应在术前行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的经验和仪器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术式。

3.3 经鼻内镜径路手术优点和不足

①内鼻镜可提供不同角度的视野和放大的图像,照明充分,能准确清晰观察肿瘤的起源、范围;因此对肿瘤能切除彻底,减少复发;②既保存了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面部又无损伤,手术风险和术后死亡率低;③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但鼻内镜下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纯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易残留病变,特别是当病变涉及上颌窦或额窦外侧部分时,彻底切除比较困难,需要极为高超的手术技巧。与单纯鼻内镜下手术存在一定的视觉和操作盲区有关。④可首先切除大块的肿瘤组织,而后在鼻内镜高分辨率下切除细微病变,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避免因鼻内镜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出血较多术野结构不易辨清,易造成肿瘤残留和术后复发地弊病。

3.4 术中注意事项

①术前或术中病理取材时应在鼻腔黏膜充分收缩后行鼻内镜检查,从病变基底部取活检,避免从表浅处取病理活检。②对于上颌窦内侧壁难于窥视的部位,利用鼻内镜高分辨率、多视角的优势,尽最大可能地彻底切除肿瘤。

3.5 术后随访

术后术腔黏膜短期内存在程度不等的炎性反应,如水肿、结痂等,多数患者需要术后6个月左右,术腔黏膜的炎性反应基本消退。造成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并非源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而是手术切除不彻底。定期复查及时发现一些微小的遗漏病灶及复发灶而及时将之清除。如果彻底清除了肿瘤,作为良性病变的内翻性乳头状瘤一般不应该有复发之弊病。

总之,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影像诊断学的进步,对侧颅底解剖的认识也得到提高。尤其是对于Kxouse l~Ⅱ级肿瘤,鼻内镜是很好的术式。但因此类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容易复发,因此并要求术前行鼻部CT检查以明确肿瘤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术者要有熟练的外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局部解剖、了解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还需要有完备的手术仪器、器械和检查仪器以及相关学科的密切配合[3]。

[1]郑春泉,孙宝宾,刘颖,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术式选择[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53(4):283-286.

[2]李健,文卫平,杨智云,等.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3):135.137.

[3]朱明,陈福进,张诠,等.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57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1997,18(9):580-581.

R739.62

:B

:1671-8194(2013)04-0138-02

猜你喜欢
术腔鼻窦上颌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脱细胞真皮填塞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腔效果分析*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鼻内镜术后术腔纳吸绵的处理方式研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