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国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校区,江苏 南通,226006)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英语口语的教学要求,即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高职高专学生应该“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地交流”[1]。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口语水平是否达到了上述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现状,本文拟通过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三个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口语测试,探讨学生英语口语的总体水平及表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确定今后口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从而使口语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口语教学效果和质量能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本调查旨在了解高职学生英语的口语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能有效改善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调查对象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三个年级的三个自然班共89名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基础。所有受试母语均为汉语,且无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生活经历。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问卷调查
本调查主要围绕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英语口语水平的自我评价、提高英语口语的有效途径以及影响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展开,问卷共设计5个单项选择题,学生可以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自身实际的答案。本次调查于2012年12月份在上述三个年级学生中同时进行,共发出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5份(其中,一年级25份,二年级33份,三年级27份),回收率为95.5%。
2、口语测试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口语测试的内容设计为:1)就听到的句子进行复述,以测量学生的语音语调和基本的语法技能;2)就所给图画、图表、广告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以测量学生英语的连贯表达能力;3)就所给一般日常交际或涉外业务题目,根据规定角色进行交谈,旨在测试学生对讲话内容的反应能力。口试结束后,由教师根据口试的实景录像资料采用分项评分和总体评分相结合方法完成评分工作。分项评分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准确度、内容的可理解度、表达流利性及交际策略运用等方面进行。
表2 高职英语学习者口语水平的调查结果
高职学生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年级增长呈现越来越清晰的趋势。其中,三个年级对“求职就业”的选择均超过半数以上。这说明,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会为自己的求职就业增加重要砝码,这一点已经在广大高职学生中形成共识。对“英语考试”的选择比率起伏变化明显,对部分学生的采访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人是在面临PETS或BEC考试时才忽然意识到英语口语重要性的,因为不参加口试或口试不及格是无法拿到证书的。各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这一项的选择比率均比较低,说明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太大作用,他们也基本不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综合分析上述四个选项的选择比率,我们不难看出,高职学生对英语口语重要性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功利层面上,要么是服务于英语考试,要么是服务于求职就业,尚未充分认识到语言的工具性这一根本属性。
从“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满意度”来看,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学生在各年级中都仅占一小部分。可见,不论年级高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尽人意,不能满足其参加各种英语考试及求职面试的需要。
从“判断英语口语水平高低的标准”看,各年级中均有一大部分学生认为语音、语调的地道性和语法的准确性在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要明显高于其他选项。不过,持有此种认识的同学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所降低,这与“各种交际策略的灵活运用”选择比率的显著上升有关,因为三个年级学生对“口语词汇量的大小”、“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及“表达的流利性”的选择比例大致相当。这说明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注重各种交际策略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即“能根据语境选择不同层次的话语;能把握和控制话轮,及时灵活应对他人话语”[2]。
在对“提高英语口语最有效的途径”的调查中,“英语角”的占比最高,各年级均超过了三分之一,可见,英语角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它“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轻松、互动、自信的锻炼口语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技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自信心,从而最终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3]。不过,各年级仍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寄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于课堂。采访中发现这部分学生仅限于在课堂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这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平均每位学生所得到的机会和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即使整堂课都用于训练口语,每位学生平均也占不到1分钟的时间”[2]。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观看英文电影”对英语口语的促进作用,这首先是因为语言知识的积累使得高年级学生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时困难大大降低,所以受到他们的欢迎。更重要的是,观赏电影不仅能娱乐身心,还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及学习到最地道、最流行、最具有生活气息的口语表达[4]。
从“影响口语能力提高的最大因素”看,三个年级学生基本能达成这样的共识:学习兴趣,词汇、语法基础,语言环境以及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口语能力的提高。这也反映了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由于学校本身的性质以及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等原因,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学生由于怕犯错而不敢大胆开口讲英语;由于一直是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所以他们缺乏操练口语的外部语言环境。
表3 高职英语学习者口语测试得分情况
表4 相邻两个年级口语测试成绩的配对比较
从总体得分看,学生整体口语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提高显著,高年级的口试成绩虽显著高于低年级,但高年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整体口语能力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在语音语调方面,三个年级的均分都相对较高,年级之间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说,高职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能基本达到要求。但该项的标准差表明,各年级学生语音语调的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这与他们对英语口语习得方式的选择有关。调查发现,经常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学生,尽管人数占比不高,不仅能灵活把握口语表达中声调、音量、重音上的变化,也能较好地掌握语音同化、略读、连读、重音、重读、辅音爆破等较高层次的语音发音技能。据此可推测,对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高职学生而言,观赏原版电影对语音语调的提高效果最佳。
在词汇语法准确度方面,各年级的平均得分差异显著:二年级比一年级高,三年级比二年级高。随着学习的深入,高年级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日渐丰富,因此,和低年级学生相比,他们更能准确地运用词汇和语法进行英语口语交际。
在内容可理解度方面,各年级口语表达的内容基本可被理解,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此结果可能与本次口语测试对题目及角色的限定有关。因此,学生在非考试环境下的真实交际过程中是否会有如此表现尚需进一步验证。
在表达流利性方面,高年级比低年级有显著进步。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习得了更多的词汇、短语、套语,再加之各种产出练习,这些语言知识提取的自动化或程序化程度大大加强,口语表达中“即使遇到个别语料检索的暂时阻塞也能较为迅速地通过不同语料的相互替换避免非自然停顿,从而减少停顿的次数或缩短停顿的时间,提高言语的流利性”[5]。
在交际策略运用方面,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尚未完全具备在交流中取得话轮、保持话轮、转化话轮的能力[6]。究其原因在于英语教学中往往强调学生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当遇到交际困难时各种语言或非语言应对策略的讲授和练习。
综合问卷调查和口语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对英语口语重要性的认识:功利化倾向明显,或是为求职就业增加砝码,或是为应付各种考试,英语口语在日常生活中作用不大,他们也很少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2、英语口语的学习现状:英语角、观看英文电影成为越来越多高职学生练习口语的主要方法或途径,但仍有不少学生过分依赖课堂,仅限于在课堂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未能自觉创造和利用课后的英语口语训练语境,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3、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状况:高职学生虽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但整体口语水平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语音语调能基本达到要求,但各年级学生语音语调的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和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更能准确地运用词汇和语法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各年级口语表达的内容基本可被理解,能达到交际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欠佳,高年级学生由于习得了更多的词汇、短语、套语,再加之各种产出练习,因此,与低年级相比有了显著进步;交际策略的应用普遍不足,大部分学生尚未完全具备在交流中取得话轮、保持话轮、转化话轮的能力。
4、影响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高职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担心犯错而不敢大胆开口讲英语;再加上一直是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缺乏操练口语的外部语言环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1、正确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对高职学生而言,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技能或工具来掌握,而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保证意义的有效表达和准确传递,归根结底是为交流服务的。
2、以高职高专各年级学生学期英语口语考试、或他们参加英语口语技能竞赛的实景音像资料为语料来源,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的语料库,用以辅助语言‘直觉’和‘内省’判断,克服克服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法选取与教学研究选题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
3、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互联网资源,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绕口令、口头传话、短剧表演以及唱英文歌曲等,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4、鼓励并帮助学生创造更多可以进行语言口头交际活动的环境与空间,如:英语角、辩论会、演讲赛、原版影视俱乐部、英语晚会、英语读书周,外教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大量口语产出练习,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丽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实证调查研究 [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1,(3):78-79.
[3]李洪.浅谈英语角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作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96.
[4]刘花,张娟.浅谈英文原版电影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5):67.
[5]屈宇清.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因素分析及教学建议 [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67.
[6]杨燕,范振东.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口语水平现状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