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几点浅析

2013-01-23 17:00:10刘申明毛国品涂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2期
关键词:钙质脆性骨量

刘申明 毛国品 涂丽丽

(贵州贵定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贵定 551300)

关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几点浅析

刘申明 毛国品 涂丽丽

(贵州贵定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贵定 551300)

目的 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好发部位,继发病变,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患者地CT,CR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并征对本病提出预防,治疗和后期继发病变的诊治。结果 本病发病年龄较大,就诊患者骨质疏松较重,就诊时多伴有继发症状;但临床预后还可以。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病可以早期预防,中期治疗和后期继发病变的防护。

骨质疏松;老年

老年性骨质疏松定义,以骨质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松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簿为特点,致骨脆性增高,骨质强度降低,骨修复不足,肌体骨折的危险性加大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反映骨密度与骨质量的整合,骨量减少包括矿物质和基质等比例的减少。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病。其发病率已经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6,7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有27%患有轻重不等的骨质疏松,人口有6000~8000千万,男女比例为1∶3,居世界首位。

1 临床资料

1.1 分类

原发型:I型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1~10年内为骨量快速丢失期,没有及时合理的补充激素;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由于疾病,营养不良,药物,废用退化等,引起钙的摄入不足和钙质的快速丢失。

1.2 好发部位:以脊柱,髋部和腕部为主,最易引起继发骨折。

1.3 临床表现:老年性骨质疏松未出现继发骨折,多以腰背疼痛为主,患者主诉以胸腰段胀痛,酸痛,棘突压痛,叩痛,白天活动好一点,晚上疼痛加重。起坐困难,转侧不利,步履蹒跚,脊柱弯曲,身高缩短,身体前弓驼背。髋部和腕部多无临床表现;患者骨质疏松后骨质脆性增加,强度降低,日常生活尤可代偿,遇外伤或闪扑跌倒,最易发生胸腰段、髋部和腕部的骨折,临床被称为骨质疏松骨折,出现骨折后各部位又出现骨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4 诊断:①临床症状以腰背部酸胀痛,夜间较重,起坐困难,转侧不利。下肢关节疼痛,步履蹒跚,行走困难。脊柱弯曲,身高缩短,身体前弓驼背等为主。②体征:腰背部无明显压痛,棘突压痛叩痛;髋部和手腕部单纯骨质疏松可无临床表现;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良好,负重行走或上坡下坎时,出现膝关节的酸胀、疼痛、无力,内外侧支持带压痛明显尤以内侧较重,且较为多见。③影像学改变:XR:手腕、股骨远端、股骨近端可见骨皮质明显变薄,干骺端骨质疏松;骨小梁稀疏;CT检查支持XR表现,如髓腔变大骨小梁稀疏等。骨质量骨强度的测定偏低;脊柱CT、XR可见椎体骨小梁稀疏,呈栅栏样改变,部分患者无明显外伤情况下出现椎体的压缩骨折。

2 治 疗

2.1 治疗目的:①增加骨路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②防止和减少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③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根据上述治疗的目的,人们应用各种方法来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提高骨量,改善骨的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根本环节:增加骨的强度,改善骨质量,其中降低骨中钙的转换十分关键;预防是关键:①提高中青年(20~40岁)时期的骨量峰值,达到高水平。②女性患者骨量的快速丢失期在绝经1~10年之间,但临床表现多在65岁以后,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失调有关,主张这段时间妇女适当补充雌激素、钙片;饮食上要补充热牛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减缓骨量的丢失。

2.2 治疗原则

2.2.1 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中青年期就应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运动,以提高骨中质量;中老年期,饮食要合理搭配,适当增加粗粮和补充钙质、维生素的摄入,增加户外运动,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有利于钙质的吸收;老年期要防止跌扑,进入老年期后,骨质有机质减少无机质比例增多,骨质韧性不足脆性增加;同时骨质的强度不足;跌扑容易引起,腕、髋、脊柱的骨折;致严重的并发症。

2.2.2 局部与整体治疗兼施以整体为主;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和并发症(如脆性骨折)后,治疗应以整体为主结合足部,急性期消炎止痛,卧床休息,补充钙质;足部热敷或中药外敷、按摩;笔者以静滴骨肽和参麦,适当用一点抗菌素预防无菌性炎症,口服钙片和维生素D,一般在15天后症状有较为明显的好转。笔者临床上要求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预防性用药,每年静滴骨肽、参麦一到两个疗程,每个疗程15~20d,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有脆性骨折的按骨折处理;如脊柱骨折以压缩骨折为主,患者平躺1~2个月,内服补钙、接骨药,外敷中草药,辅以功能锻炼多能恢复;腕部骨折,多为粉脆性骨折,桡骨短缩,影响腕关节面,以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疗效确切,90%不会引起后遗症,即使对位差一点,骨折愈合后,功能恢复也不会损失太多;老年性髋部骨折为好发部位,预后最差;如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需住院手术治疗,仅有1/3的患者能恢复,死亡率较高,女性为20%,男性为39%,另有50%的致残率和致畸率;对于股骨颈骨折,笔者主张一期行全髋或单髋置换,这样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单纯的粗隆间骨折,透视下2~3枚双头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手术简单;30min可完成手术,预后较好;对患者的手术创伤打击较小,术后恢复快;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局部解剖锁定板内固定,预后也不错。

2.2.3 合理用药,群防群治;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除饮食调节,增加户外运动外,钙质的补充也很关键,理想的钙剂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服用方便,性价比高;治疗分为:①补充钙质,增加钙的吸收;如口服乐力钙、迪巧钙等;②作用于破骨细胞受体,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及数量,减低骨吸收,大剂量的降钙素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如密盖息、益盖宁等。③中医药针对性的辨证施治,根据患者阴阳变化情况,予以壮阳补肾、滋阴补肾、强筋健骨,通络止痛等;如骨松宝、骨康胶囊、健步虎潜丸等。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3 分 析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临床日常诊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由骨质疏松所引起的腰背痛、行走无力的老年性患者和闪仆跌倒引起的骨质疏松型骨折患者呈逐年上升之势;近十年笔者所参加的骨科领域的学术会议,针对骨质疏松骨折类的文章较少,较多的是单一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老龄化越发严重,这类患者将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理应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普及骨质疏松的检测、诊断方法,加大宣传和防治力度。在五千年的祖国医学中对这类病种早有论述,并确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药丸,如健步虎潜丸,金贵肾气丸等。目前许多大医院也走上了中西结合的道路。

在中医理论启发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运用传统方药进行改良,研制成了目前临床运用较好的几种胶囊,如骨康胶囊,骨松宝等,其作用主要以补肾壮阳、通络止痛、坚阴降虚热,从而阴阳双补,标本同治,使用后不仅可较快地缓解疼痛,而且能逐渐改善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症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R687.3

A

1671-8194(2013)22-0389-02

猜你喜欢
钙质脆性骨量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零件制造过程工序脆性源评价方法
考虑初始损伤的脆性疲劳损伤模型及验证
基于能量耗散的页岩脆性特征
高强度厚壁钢的回火脆性研究
大型铸锻件(2015年1期)2016-01-12 06:33:06
警惕可乐——碳酸饮料对人体钙质流失的影响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补钙食物龙虎榜
父母必读(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
防——为骨骼备好“储蓄金”
大众医学(1999年12期)1999-06-07 13: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