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天雨,程为平,王 薇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成书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系明代著名针灸学家高武(1506~1566)所著。本书以《内经》、《难经》的内容为要旨,汇集了明代以前10余本针灸学著作编写而成,集前人的经验及作者临证的体会于书中,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癫痫[1]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针灸在治疗癫痫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针灸聚英》中治疗癫痫的方法和理论,作以简要分析。
高氏崇尚经典,师宗《内经》、《难经》,又善结合临证的经验,融各家各派的理论于自身。在众多医家中,最为推崇金元医家李东垣,并承袭其两大观点:一是“甘温除大热”在针灸上的应用;二是刺络放血疗法。最好的体现便是善用灸法,独重灸法。此外,高氏还特别重视子午流注,定时用穴,主张废弃“按时用穴”,改用“定时用穴”。他提出:“今人泥其图而不详其说,妄言今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皆针灸此开穴,明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针灸明日开穴,误人多矣。”此外,他还特别注重腧穴的定位及解剖位置等[2]。
高武承袭李东垣的理论,提出灸治痫证,当“灸阳跷(昼发)阴跷(夜发)”。阴阳跷脉属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组成之一。“跷本一脉,分别于阴阳”,阴跷别出足少阴肾经,上连脑海,益精填髓;阳跷别出足太阳膀胱经,直上入脑统管阳气。阴阳跷脉同入脑管理阴阳,所以,跷脉不通可导致脑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神志病[3]。《奇经八脉考》云:“邪在阴维、阴跷则发癫,邪在阳维、阳跷则发痫。”依据发病时间及性质选择对应经脉,可镇静安神,畅通跷脉,二者内外相应,补泻相宜,调脑中阴阳以止痫证。由此可见,依据发病时间选择不同的经脉,恰恰体现了高氏注重流注的学术特点。
《针灸聚英》中治疗痫证没有使用针刺的方法,而是应用了灸法,即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高氏在原文中提到“痫,俱是痰火”,可见此病病机属热。很多医家认为,遇火遇热应当禁灸,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但高氏认为早在《内经》之中便记载了“灸法可治疗痈疽”,所以即使是“痰火”作祟的痫证,亦可用灸法治疗。古代医家朱丹溪亦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义。灸法产热与病机“内热”大不相同。内热耗液伤气,煎津为痰,痰热相搏,化生痰火;而灸法产热,和缓温煦,可助气血流通,温化痰饮,是热而不助热,反可引热外出。《医学入门》中提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此正是热证用灸的机理,也是作者承袭东垣“甘温除大热”理论的体现。
高氏灸治痫证选用了4个主穴,即督脉的“百会”、任脉的“鸠尾”、“上脘”以及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百会为督脉之腧穴,督脉为“阳气之海”,头为诸阳之汇,此穴居一身之顶,可谓“阳中之阳”。刺激百会可激发一身之阳气,进而元神得养,则脑健神清。现代中医认为,百会可治一切脑病,开窍醒神、熄痫止癫。鸠尾为任脉之络穴,有清心化痰之功,上脘为任脉之腧穴,有清热化痰之功,此二穴均可化痰清热,上脘偏于清实热,鸠尾偏于清心热,切中痫证“痰火”的病机。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心藏神,五脏六腑之大主,而原穴为原气所藏之所,原气充则神清,神清则痫止。观其用穴,以督脉配任脉,使阴阳相互顺接、清心化痰的同时,又激发人身之阳气,清阳可升,浊阴得降。取心经之原穴,兼顾神明之主宰,气血之动力,使神清脑明,气血运行之力强。此四穴相伍,痰热可除,心神可复,痫证自止。
从以上分析可知,治疗痫证,要特别注意选穴和灸法的配合,选穴要兼顾“清热”、“化痰”、“调理气血及阴阳”,更要善于运用灸法。还要考虑到证型的时相性,选择不同的经脉及主穴。
《针灸聚英》原书中对于痫证的论述,虽然不是很多,且多数是引用前人的方法和理论,但是其善用灸法的治疗特点,给了后人重要的启示。现今临床用药多于用针,用针又多于用灸。高氏“以热引热”的“从治”之法,可谓给广大的临床医生另辟蹊径,让医者从另一个角度去治疗痫证。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2
[2]韩秀珍.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7):469
[3]王磊,谷世哲,马惠芳.跷脉的循行特点及主治规律[J].中国针灸,2001,2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