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动脉栓塞化疗后的临床护理

2013-01-23 12:41:20李爱香刘丽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
关键词:栓塞肝癌化疗

李爱香 刘丽艳

(山东寿光市中医院,山东 寿光 262700)

肝癌动脉栓塞化疗后的临床护理

李爱香 刘丽艳

(山东寿光市中医院,山东 寿光 262700)

目的 总结肝癌动脉栓塞化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60例,搜集6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积极的临床整体护理,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减少,降低了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风险,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术前的精心准备,术后的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对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护理;临床意义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100万人口死于肝癌。因其发病隐匿,生长速度快,侵袭范围广,治疗后容易复发,多发生于肝硬化的肝脏同时又迅速侵犯肝实质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被认为是常见而又难治的恶性肿瘤。目前,肝癌外科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切除术后复发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1]较常用于降低术后复发延长术后生存的治疗方法,主要的目的是阻断肝癌的血流,同时在栓塞剂内混合化疗药物,化疗药物慢慢释放,发挥局部持续的抗癌作用,保持局部血药高浓度和减少不良反应,使肝癌缺血、坏死、缩小甚至消失。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60例,现就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进行论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岁。60例患者均经CT平扫及强化诊断为肝癌,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以恶心呕吐的症状就诊的患者40例,腹痛腹胀患者15例,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患者5例。

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2],经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上行至腹腔动脉,最后到达肝固有动脉及其分支进行造影,了解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找出其供血动脉,将导管引导至肿瘤供血动脉,在靠近瘤体的位置进行栓塞化疗,依次缓慢灌注末梢栓塞剂(40%碘化油加氟尿嘧啶制成乳剂)、大剂量化疗药物(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等)和近端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

3 护 理

3.1 术前心理护理

TACE对于大多数患者比较陌生,术前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以及恐惧的心理,给手术结果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向患者解释,明确告知患者手术经过以及临床意义,告知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同时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部分家属为了消除患者的疑虑,没有告知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治疗目的、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使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3.2 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一定要禁饮食4~6h;对患者腹股沟区域备皮;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凝血时间、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检查等;做好造影剂以及麻醉剂的过敏实验;参加术前讨论,了解病情及手术过程,备好各种药物和急救物品。

3.3 术后生命体征监护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一定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血压异常、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应考虑内出血的可能,如出现休克需及时抢救;术后严格卧床休息24h,穿刺部位进行常规的加压包扎,严格限制术侧肢体的活动,24h以内不准下床。大小便时注意不要使其污染。注意观察术侧肢体动脉搏动及皮肤色泽、温度,如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应检查术侧肢体是否加压过度及是否动脉栓塞,酌情给予处理。

3.4 胃肠道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常用的化疗药物一般都有胃肠道刺激作用,患者最常见的是术后恶心呕吐以及食欲减退的症状,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方法: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滴注维生素B6。呕吐频繁者暂禁食,观察呕吐物的质、量,并给予补液,以防止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3.5 发热的护理

术后发热也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炎性细胞释放致热物质所导致。患者的体温一般在38.5℃左右,持续时间大约1周,经对症处理后逐渐降至正常。发热的护理一般除了积极的抗炎治疗外,最主要的是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减少陪床探视,防止病菌带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当体温下降,出汗增多时,及时更换衣裤和床单,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6 化疗药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肝癌患者一般都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的症状,造成血细胞减少,加上化疗药物可以对骨髓进行抑制[3],本组病例有60例患者,其中45例有肝硬化史,及时给予升白细胞、血小板药物后,基本恢复正常。肝癌肝功能受到损害,化疗药物使得肝脏的功能进一步受损,主要表现为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胆碱酯酶下降等,对此我们采用保肝药静滴,肝炎灵4mL肌注10~15d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3.7 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对介入治疗的期望值很大,一旦术后出现身体不适,疼痛加剧,以及药物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即产生疑虑、忧郁和恐惧心理,甚至表现为愤怒、怨恨、自暴自弃等,患者的家属也感到焦虑和痛苦。因此,护士须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尽一切力量满足患者的需求,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痛苦,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保持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顺利渡过术后反应期,达到治疗目的,促进早日康复。

总之,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是目前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疗效确切,并且得到了临床的论证,TACE可以使得肝组织局部药物的浓度是全身浓度的400倍,而且,由于肿瘤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肿瘤廓清系统的缺如,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化疗药物可漏出血管而长期滞留在瘤区。因此,可有效地杀伤肝内残留的癌细胞。应用此疗法不仅可使肿瘤缩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的全身毒副反应,且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4]。

[1]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2] 刘嵘,王建华,周康荣,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碘化油沉积良好患者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4): 212-214.

[3] 李海平,曹觉,王小宜,等.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66-69.

[4] 沈容,吕玉玲,葛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48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3,10(4):214.

R473.73

B

1671-8194(2013)23-0316-02

猜你喜欢
栓塞肝癌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跟踪导练(二)(3)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癌症进展(2015年6期)2015-03-11 14:56:57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