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辉
(铁岭市中心医院外二科,辽宁 铁岭 112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研究
王小辉
(铁岭市中心医院外二科,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29名检查示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术前1d、术后3d、7d、14d和对照组的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3d、7d的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4d两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随时间推移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术后14d达到相对正常的范围,在此之前应注意给予炎性状态充分的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变化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炎性状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研究不仅仅可有效了解机体的恢复效果与速度,对于机体的感染情况也有较为积极的了解作用,另外红细胞沉降率也是对患者炎性反应有较高反应价值的指标,因此对此类患者围术期的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研究临床意义较高[1]。故本文中我们即就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29名检查示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的29名健康人中,男性12名,女性17名,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2.7±7.4)岁。观察组的2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2.6±7.6)岁,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双侧9例;疾病种类:骨性关节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其他7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资料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的患者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麻醉后取膝前正中切口入路,进入关节囊后再以合适的合适的关节假体进行置换,另外进行其他后期处理,并留置引流管。然后将观察组术前1d、术后3d、7d、14d和对照组的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其中炎性指标统计与检测项目为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其均以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离心后的上清液进行检测,并以酶联免疫定量检测法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5.0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年龄、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与计数资料(男女比例)分别进行t检验与卡方检验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5.23±0.67)pg/mL、(0.57±0.13)ng/mL、(2.24 ±0.35)mg/L及(11.45±1.56)mm/h。手术前1d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7.86± 0.85)pg/mL、(1.01±0.20)ng/mL、(8.48±1.11)mg/L及(25.63 ±2.29)mm/h;术后3d分别为(16.73±2.15)pg/mL、(2.34±0.35)ng/mL、(10.70±1.04)mg/L及(32.82±2.65)mm/h;术后7d分别为(10.66 ±1.54)pg/mL、(1.67±0.25)ng/mL、(4.32±0.59)mg/L及(23.03±2.18)mm/h;术后14d分别为(5.45±0.71)pg/mL、(0.60 ±0.14)ng/mL、(2.31±0.36)mg/L及(11.48±1.60)mm/h。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3d、7d的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4d两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全膝关节置换术过程中不仅仅对患者的膝关节及其周围有明显的影响,且对患者较多整体指标也有明显的影响,其中炎性状态作为反应机体应激状态及感染情况的重要指标[2],其在机体血液中含量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康复状态,从而为治疗干预提供一定的指导。而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作为临床中常用且敏感性较高的几类炎性指标,其检测价值较高。而血沉也是临床中认可度较高的一类反应机体炎性状态的指标,因此认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康复速度与规律[3,4]。
本文中我们就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从术前至术后7d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至术后14d方达到与健康人群基本一致的水平,而这提示我们应注意此类患者此阶段前的治疗干预,以尽量改善炎性状态,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
[1] 孙国荣,肖四旺.桃红四物汤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3): 32-34.
[2] 吴林飞,徐旭仲,董小秋,等.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患者血浆P物质和血清IL-6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30(3):608-610.
[3] Chahal GS,Saithna A,Brewster M,et al.A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requiring return to theatre in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patients taking enoxaparin versus rivaroxaban for thromboprophylaxis[J].Ortop Traumatol Rehabil,2013,15(2):125-129.
[4] 王云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C反应蛋白(CPR)、血沉(ESR)的变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3):109.
R681
B
1671-8194(2013)23-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