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秋英
(山东省滕州市精神病防治中心,山东 滕州 277533)
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新进展
冯秋英
(山东省滕州市精神病防治中心,山东 滕州 277533)
通过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在其患者中的应用,探讨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更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更好的促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抑郁症;护理干预
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发作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在临床上的主要特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能力下降、言少不爱动,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目前,随着医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世界趋势,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重视,在老年人所有的精神心理问题中,老年抑郁症较常见,世界各地的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其发病率高达16%~26%,高于老年痴呆症[1]。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急需研究及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干预方面对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老年抑郁症广义上是指60岁以上(含60岁)人群的抑郁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抑郁之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多指原发性抑郁。
其发病原因主要为:①生理功能的退化: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老年人脑白质的损害等血管疾病以及脑功能的退化关系密切。②躯体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后天残疾等因素,致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下降,也是造成老年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原因。③心理因素: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多与其性格相关,研究发现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胆小怕事的人较容易产生抑郁[2]。此外其抑郁情绪的产生还与对待事物积极的态度有关,如逃避、自责、幻想,以及退休后角色转变,老年人心理较难适应有关。④社会因素:老年人缺乏社交活动,其情感得不到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等均可影响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动受限、经济窘迫、居住环境差、丧亲以及被遗弃等都可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抑郁症三个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诊断抑郁状态时至少应包括此3种症状中的一个。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理症状,有的则以躯体症状为主。
2.1 老年抑郁症主要的心理症状表现为
①因各种长期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躯体不适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愁眉苦脸、沉默寡言或多言、多疑,当患者病情较重,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缺少家庭关心时,患者易产生自暴自弃、悲观绝望的情绪,表现为治疗不热心、遵医行为不佳,甚至产生自杀念头;②家庭变故、婚姻状况、退休后角色适应不良等生活不幸事件导致老年患者产生孤独、忧郁、敏感等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整日郁郁寡欢、不苟言笑、动作迟缓;③有些患者易偏执、暴躁、敌对易怒,这类患者主要是个性较强,尤其是具有神经质性格的男性。表现为自以为是,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固执己见、心胸较狭窄、自尊心强、易激怒。
2.2 老年抑郁症主要的躯体症状表现为
①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②消化障碍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③精力障碍表现为精神涣散、懒惰无力、疲惫不堪;④性功能减退可以是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⑤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身体不适、自主神经功能不调等。
3.1 心理护理
其目的在于影响和改变老人的情绪,然后再通过情绪影响和改变一些躯体的状态[3]。于劲松[4]运用现代心理疗法,护理干预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心理干预主要包括:①认知性心理护理:是指向患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其心情及行为,帮助患者明白自己的看法及观点错误之处,通过练习改变这些错误看法,重新构建正确的行为观和价值观[5]。詹艳[6]对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证实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积极的认知性心理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②支持性心理护理:是指要充分发挥家庭、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的支持作用,给予老年抑郁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尊重,使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未来。胡咏梅等[7]将7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联合心理护理,针对每例患者心理进行个体化干预,治疗3个月后病情较对照组明显好转,有明显疗效。
3.2 安全护理
众所周知,抑郁症患者易产生自杀想法,并且自杀危险性随抑郁情绪加重而增加,尤以伴有厌食、消瘦、入睡困难早醒为著,其中严重失眠最危险。故及时识别和预防自杀行为是护理治疗抑郁症的首要原则[8]。在护理过程中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密切观察自杀的先兆症状;如焦虑不安、失眠、沉默少语或心情豁然开朗、忧郁烦躁、拒餐、卧床不起等,如发现这些症状,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使他们振作重新树立自信,避免发生意外。其次应严格执行整体护理管理制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巡视,做好交接班,要加强对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另外,严格做好药品及危险物品的保管工作,尤其发药时,严格按照药物剂量发药并等患者服药后离去,仔细检查口腔,严防藏药或存药蓄积后一次性吞服。
3.3 其他护理
①提供优雅、舒适的病室环境,有益于改善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多做运动,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饮食上应合理膳食,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多饮水,禁烟酒,应做到营养均衡。②对于住院期间的患者,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鼓励支持,更需要家属给予情感上的慰藉,贴心的照顾,并寻求社会支持帮助,缓冲各类应激产生的压力从而提高整体心理水平,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应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卢世臣等[9]通过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对于改善预后及促进老年抑郁症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目前,老年抑郁症已成为老龄化社会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老年抑郁症医学无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在研究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另外,护理人员将在老年抑郁症的预防、诊疗、护理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受过专业训练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的护士很少,无法针对性的拓展老年人抑郁症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对护理人员关于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合格专业护士,是现代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急需研究的课题。
[1] 星洲.勿把“老年抑郁症”当成“老年痴呆”[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61.
[2] 吴宏美,王丽.功能消化不良36例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26-27.
[3] 李霞,任奉欣.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9,33(6): 465.
[4] 于劲松.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 329-330.
[5] 刘宝玉.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29(33): 144.
[6] 詹艳.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3):359-360.
[7] 胡咏梅,于静.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康复的疗效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3):215-216.
[8] 任敏陶,周玉兰,陈美珠,等.老年抑郁症护理治疗的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4):509-511.
[9] 卢世臣,刘琳,曾昭祥.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病人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10):2651-2653.
R473
A
1671-8194(2013)23-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