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防控措施

2013-01-23 07:25:59
浙江畜牧兽医 2013年5期
关键词:周龄病鸡腹水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玉林 537000)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心衰综合征”,是以明显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而导致病鸡死亡的综合性疾病。

1 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对血氧的需要所致。

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心肺功能不全,循环障碍,血中液体随着血压升高,从血管中渗出,积存在腹腔,形成腹水。

2 病因分析

2.1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为了保暖长期关闭门窗,致使舍内空气污浊,特别是氨气和二氧化碳蓄积过多,因供氧不足患鸡肺部损害,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而引起该病发生。

2.2生长过快 快大型肉鸡因生长速度快,肺容积与体重增加不成正比,为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肺动脉压升高,血液流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大、扩张,进而引起肺部淤血,引起大量腹水所致。

2.3用药不当 包括环境消毒药用量不当,磺胺类药物及莫能菌素过量应用等,造成对机体肝、肾等实质器官的损害。

2.4高能日粮 一般高能日粮或颗粒料都可增加肉鸡的采食量,使肉鸡消耗能量而导致需氧量增加,引起腹水所致。

2.5饲料变质 饲料保存不当发生霉变,引起鸡体霉菌毒素中毒等,导致肝脏病变,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诱发腹水所致。

2.6遗传因素 主要与鸡的品种和年龄有关。一般外来肉鸡品种比本地鸡品种发病率高。为提高产量选育生长极快肉仔鸡,由于生长速度与生理功能不能适应,相对于体重而言,鸡肺容积较小,尤其是4周龄内快速生长期肉鸡,能量代谢增强,机体发育快于心脏和肺的发育而引发该病。

2.7其他诱因 某些呼吸器官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支原体感染和大肠杆菌等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继而引起肺部血管血压升高,从而诱发该病。

3 发病特点

3.1日龄差异 本病严重危害幼龄鸡,尤其是3~6周龄生长最快阶段,发病率最高。

3.2性别差异 公鸡发病率一般占70%左右,明显高于母鸡,可能与公鸡生长快于母鸡,需氧多等因素有关。

3.3品种差异 一般以生长快速的外来鸡种发病率高,生长较慢的本地鸡种则发病率较低。

3.4季节差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冬季为了保温而鸡舍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

3.5营养差异 一般饲喂高能日粮及颗粒料比饲喂低能日粮及粉状料发病率高,自由采食比限制饲养发病率高,可能因日粮营养过剩,导致代谢功能混乱等因素有关。

4 临床特征

急性病鸡突然死亡。一般情况下,多数病鸡生长迟缓,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发绀或苍白皱缩,呼吸急促。

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腹部胀满下垂,腹部皮肤变薄发亮,行动蹒跚如鸭步,患鸡站立困难,嗜睡、蹲伏;严重患鸡表现行动不便,常以腹部着地,状如企鹅。

腹部胀满,触诊有明显波动感。针刺腹腔,流出淡黄色腹水。病鸡多数在出现腹水症状后的1~3 d内死亡,死亡率一般在10%~30%,高者可达50%以上。

5 剖检特征

腹腔积有大量透明清亮液体。右心房明显增大,心包液增多,心肌柔软、松弛;肝脏肿胀、硬化、表面粗糙,粘附有灰白色或淡黄色胶样物质。

肾肿大淤血并伴有尿酸盐沉积;肠道血管淤血,肠粘膜充血,肠壁增厚,胸肌、腿肌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

6 防控措施

6.1品种选育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快速生长、采食量大的肉鸡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缺氧条件下更易发病。因此,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选育对缺氧或腹水综合征有较强耐受性的肉鸡品系。

6.2环境调控 适当降低温度,调整饲养密度。在饲养肉鸡不同阶段所需温度的基础上降低1~2℃。适当降低饲养室温度和减小饲养密度,特别是中后期,做到每周一次分群。尤其是在夏季,4周龄肉鸡,饲养密度应控制在15羽/m2以内。

6.3限制饲养 可采用限质法或限量法。限质法是限制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一般可在 3周龄以内饲喂质量较低的粉状料,3周龄后逐步换成颗粒料。限量法是在喂颗粒料及高营养料时,3周龄内限制采食量以控制生长速度,可明显减少发病率。

6.4合理配料 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要科学配制,适当添加下列成分:硒每t饲料添加0.05 g,维生素E每t饲料添加4万IU,维生素C每t饲料添加500 g,氯化胆碱每t饲料添加1000~2000 g。

6.5科学用药 每次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不要盲目加大药物用量,以防药物中毒对肝脏和肾脏造成危害而引起腹水。饲料中添加500 mg/kg 维生素C或40 mg/kg辅酶Q9能有效降低该病发病率。

6.6定期赶动 每隔1.5~2 h饲养管理人员可定期到鸡舍检查,驱赶肉鸡缓慢运动,加快消化吸收。尤其对扎堆鸡群要及时驱散,防止因堆集而影响散热和消化吸收。

6.7药物防治 长期或过量使用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等,其药物残毒可影响心、肝、肾功能,导致腹水症发生,因此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使用上述药物。口服应用利尿类药物对症治疗或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1 mL对治疗该病有良好效果。运用中兽医学辩证施治理论,以利尿除湿、活血化淤组方如肉鸡腹水净、腹水消等,对防治该病有良好效果。日粮中添加中药柴胡、龙胆、泽泻、车前草、木通等具有解热、疏肝渗湿利水药物,对防治该病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周龄病鸡腹水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特产研究(2021年6期)2021-12-08 03:16:38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 05:39:32
肉鸡腹水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46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褐壳蛋鸡
农村百事通(2016年6期)2016-05-14 0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