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绍兴县王坛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绍兴 312055;2.绍兴县兰亭镇兽医站)
人们常说,养猪重在理念,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规模化生态养猪既要考虑养猪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环境保护,提倡科学养猪,防止环境污染。笔者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多年,现将规模化生态猪场的规划建设与科学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都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场址选择作了明确规定,严禁在学校、居民区、风景保护区、交通主干道附近,饮用水水源上游,化工厂周边等地建设规模化猪场。根据生猪养殖的自身要求,场址应选择在水源充足,地势高燥向阳,有利于防疫、消毒、隔离的地方,同时为节约土地资源及对粪污等排泄物的综合应用处理,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应充分利用山地、林地等自然资源,最好周边有农田、山林、蔬菜、苗木等,以利粪污的自然消纳等无害化处理。
1.1猪场建设规划 规模化猪场建设必须按有关规定完成各种审批手续,符合当地城镇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按生产功能大致可分为4大区块:即生产区、饲料加工区、办公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区为猪场的核心区,猪舍按功能可划分为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种公猪及配种舍。另外,应按防疫要求配设兽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药房、隔离舍等。生产区应设有防疫围墙、消毒池、消毒更衣室(消毒淋浴室)。
猪舍安排应根据猪场地形、地貌、风向等自然条件,有利于光照和通风,繁育舍建在上风向,育肥舍建在下风向。
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要有一定的距离,严格隔离,以利防疫。
1.2不同猪只占栏面积要求 详见表1。
表1 不同猪只所需栏舍面积参考数
如按能繁母猪600头,出栏商品猪1万头计算,不同猪群所需栏舍面积要求如下。
公猪栏舍。自然体配猪场,公母猪比例为1∶25,可配公种24头,种公猪的淘汰更新率为50%,则需50%的后备公猪,一般为分批淘汰,需增设5个后备公猪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猪场, 公母比例为1∶200~300,需要可配公猪3头,再加后备公猪,应建公猪栏5个。
母猪栏舍。应分设空怀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正常母猪断奶后进入空怀配种舍,经7~18 d后发情配种,经过一个发情期不发情者一般可确定为配种成功,转入妊娠舍。母猪在空怀配种舍内停留时间为28 d左右。妊娠期为114 d,产前7 d进入分娩舍。故应配置母猪限位栏440个,分娩床位170个。
保育栏舍。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一般保育舍饲养时间为5周(35 d),同时断奶的二窝仔猪可并入同一栏舍,这样按分娩母猪栏的一半计算,考虑到仔猪成活率,则可配置保育栏舍70栏左右。
肉猪栏舍。一般生长期为17周左右,按保育猪70栏计算,需配置肉猪栏舍230栏。
1.3建筑结构与要求 中小规模猪场目前大多采用单列半敞式猪舍,建有室外运动场。这种猪舍通风透光,猪只可到室外活动。但缺点是防寒防暑性能较差。
最近,省内部分规模猪场已在新建或改建二列式有窗封闭式猪舍,中间为饲料道,二侧为污道,并采用漏缝式地板,粪尿进入地下沟,再到处理设施。这种猪舍有利于人工控制温度,且清洁卫生。猪舍开间一般为15~20 m2/间,跨度在9~11 m,舍內净高为3 m左右,其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使用成本较高。
2.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一要限制喂养。种公猪的采食量较大,如不适当控制饲养则可导致过度肥胖,引起性欲下降。一般成年公猪日喂饲量应控制在3 kg内,最好采用专用的公猪饲料或使用妊娠期母猪饲料。
二要控制配种次数。成年公猪每周配种次数一般不得超过6次,每次配种后必须做好详细的配种档案记录。
三要采用单圈饲养。饲养种公猪必须采用单圈饲养,且要保证圈舍有一定面积和活动空间,以利公猪健康与提高性欲。
四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饲养种公猪的最适温度为18~20℃。夏季温度超过30℃则对配种公猪极为不利,轻则食欲下降,性欲减退,重者精子成活率差,母猪受胎率降低,严重者甚至可引起中暑死亡等。
五要定期检查公猪精液品质。种公猪不论是人工授精还是体配,一定要定期开展精液品质检查。一般体配公猪每1~2个月检测一次,人工授精的种公猪每次采精后都要经过检测,检查精子活力、密度等。
2.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是饲养方式。外来品种的后备母猪体重60 kg前一般都采用自由采食方式,日采食量应达3 kg以上,体重超过60 kg后,必须实行限制饲养,日喂量控制在2 kg左右。
二是初配年龄。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终生生产能力及后备母猪的培育成本,过早配种可能导致母猪早衰早淘汰,过迟初配则会增加生产成本。后备母猪一般在240日龄或体重70 kg左右即可初配。原则是在母猪第二次发情后就可配种。
三是后备母猪繁殖异常现象的防控。后备母猪常见的繁殖异常现象,据笔者调查,适龄母猪约有10%左右存在不育现象。原因有先天性的或遗传缺陷、内分泌异常;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所致。防控措施,可采用后备母猪群养;经常更换诱情公猪;增加营养,实行短期优饲;药物治疗防控子宫炎或采用激素催情等。
2.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是做好早期妊娠检查。母猪配种后,如经20 d左右不再发情,即可认为已经怀孕;也可观察母猪状态,母猪受孕后一般表现食欲增加,毛色光泽,安静贪睡;有条件者也可采用B超技术诊断。对未孕母猪应尽快送回待配舍进行第二次配种。
二是加强饲养。母猪配种后和妊娠初期(20 d前),应适当加喂精料,尤其是经产母猪经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加上母猪发情期间食欲减退,因此应适当加喂精料,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的饲料。
三是细心管理,防止流产。要妥善对待妊娠期,做到不追赶、不鞭打、不惊吓,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冬季要防寒,夏季要防暑,保持圈舍通风良好。在母猪分娩前1周的日粮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可有效减少仔猪脐带出血和产中死亡。
2.4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是产前准备。母猪产前7~10 d应准备好产房、产床,产房应空气新鲜,保温干燥,室温保持在20~25℃左右,湿度控制在80%以下。产前3~5 d,猪体、用具、接产工具、栏舍周边环境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防止母猪进入产房后皮肤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二是做好分娩管理。饲养人员应做到安全接产,防止母猪分娩过程中踩踏、压死仔猪,分娩后3 h内让仔猪哺足初乳。
三是抓好产后喂料。哺乳母猪的饲料配方,应严格按照饲养标准,保证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供给,严禁饲喂霉烂、变质饲料,喂料次数可增加到每天4~5次。
2.5仔猪的保育管理
一是哺乳期仔猪。要哺足初乳,固定奶头,防寒保温,防挤防压。及时开食、补料与饮水,补铁与补硒。实行早断奶,一般规模猪场可采取28日龄断奶,断奶前3~5 d和断奶后8~10 d,必须特别加强饲养管理。
二是断奶后仔猪。断奶后的仔猪是生猪饲养管理中最难的时期。一是由于仔猪断奶、换栏、并群、饲料适应等应激反应;二是由于失去母乳中的母源抗体保护,易感染疾病;三是由于免疫接种次数较多产生的免疫应激反应。且断奶后仔猪一般消化功能尚不健全,因此必须精心管理,适当减少豆粕等高蛋白饲料的用量,采用优质动物性蛋白,酵母、乳制品、鱼粉等,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三是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饲养断奶仔猪最适宜的栏舍温度为20~22℃,要求栏舍清洁、干燥、卫生。断奶后的最初半个月,一定要做到“四不变”,即饲养栏舍不变,饲料日粮不变,饲养方式不变,饲养人员不变。然后可按仔猪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实行分群饲养,自由采食,更要注意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2.6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是育肥准备。育肥猪一般在30~40日龄进行去势。据生产实践,去势比未去势的肉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可提高10%~15%。因此,肉用商品猪,肥育前都要进行去势。另外,肥育开始前还要进行猪瘟、猪肺疫、口蹄疫、副伤寒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
二是肥育饲养。肥育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注意日粮营养,保证蛋白质水平达到14%~16%,以期在肥育期内获得最快的增长速度,最高的饲料利用率和最优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养生猪的经济效益。
三是适时出栏。一般大型猪种,体重50~90 kg时是肌肉生长发育的旺期。此后才是脂肪蓄积旺期,因此以体重100~105 kg时出栏屠宰较为适宜。中型猪种,一般体重45 kg左右时已达肌肉生长发育的高峰期,45~90 kg时已是脂肪沉积高峰期,因此以体重80~90 kg时出栏屠宰较为适宜。小型猪种,早熟育肥,一般以体重65~75 kg时出栏屠宰较为适宜。
3.1排污设施 规模化猪场的排污管网系统建设必须有利于防疫,清洁、卫生,不留积垢,实行粪污减量化;必须有利于饲养员喂料与清粪的劳动操作,切实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运行顺畅,不易阻塞,维修方便;并与相应排泄物治理无害化模式相配套。
3.2粪污处理 规模猪场粪污等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可造成公害,污染环境,也可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引发疫病危害。因此,必须引起重视。目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利用生产沼气或堆肥(有机肥)等方式,杀灭粪污等废弃物中的有害微生物,达到达标排放。
3.3病死动物处理 一般可采用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方式。据笔者了解,目前浙江已有部分规模化养猪企业采用高温高压湿化技术处理病死动物,达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