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合木提江·图尔荪
(新疆且末县维吾尔医院,新疆 且末 841900)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疾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具有明确渗出倾向,临床以瘙痒、皮疹多样性、易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
本病在维吾尔医的病种中属“库巴依热体肤”范畴,是一种体内异常体液过盛及沉积,阻滞血液的正常运行,使机体气质异常,影响皮肤的自然力,刺激皮肤,促进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的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现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结痂和瘙痒等明显的皮肤病变为主的疾病。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采用维吾尔医的治疗方法,用维药内外结合治疗湿疹患者效果如下。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湿疹患者156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9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0年。
根据《维吾尔医皮肤病学》采用维吾尔医诊断法。
3.1 治疗原则:在对病症辨证分型基础上,以维吾尔医调理或成熟及清除异常体液、润肤止痒、消除炎症为基本原则。异常血液质型湿疹发病急,皮损发展快,以水泡、瘙痒、渗出、糜烂为主,易感染,治疗时以调理异常血液质,抗吾伏奈提(抗炎)排毒为主,给予调理剂和清血剂,外用湿敷法,使用维药孜玛特等收敛、止痒、消肿为主的方法。异常胆液质型湿疹和异常咸味黏液质湿疹多以丘疹、水泡、剧烈瘙痒、渗出为特点,治疗时以成熟和清除异常体液,专用药物治疗,外用洗剂、糊剂和湿敷等方法。异常黑胆液质湿疹发病慢,苔藓样改变明显,治疗时以成熟和清除异常体液为重点,专用药物治疗,并外用油剂、洗剂和维药孜玛特收敛为主要的外用治疗方法。
3.2 治疗方法:首先让患者劳避结合,调节情绪,提高对病情的认识,从而加强患者的对病情痊愈的信心。饮食方面让患者忌过于酸辣、过于热的食物,以及具有刺激性、产气性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用营养价值高、纯天然和补血食物。注意患处及全身卫生,及时更衣,禁止穿尼龙服装和易摩擦患处皮肤的衣服。
维吾尔医在辨证分型基础上,采取调理疗法、内服药物疗法、外敷药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等综合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治疗湿疹的目的。
3.3 药物治疗:第一阶段:根据患者病情和气质变化,给予平衡合立体,调节米杂吉(体质),清血之热,使用止痒消炎为主的药,如给清除异常合力体的维药木孜其(成熟剂)和木司力(清除剂)。
3.3.1 内服药物治疗
3.3.1.1 血液质型湿疹(胡尼海日型库巴依热体肤)。抗吾伏奈提药服用7天;清除剂服用3天;专用制剂服用20天;外用药按病情选用30天。
3.3.1.2 胆液质型湿疹(紫色赛非拉依库巴依热体肤)。成熟剂服用7天;清除剂服用3天;专用制剂20天;外用药物按病情选用30天。
3.3.1.3 黏液质型湿疹(咸味白里海密库巴依热体肤)。成熟剂服用9天;清除剂服用3天;专用药物18天;外用药物按病情选用30天。
3.3.1.4 黑胆质型湿疹(赛危达依海日型库巴依热体肤)。成熟剂服用12天;清除剂服用3天;专用制剂15天;外用药物按病情选用30天。
3.3.2 洗浴治疗:使用维药药材地锦草、莴苣籽、土茯苓、艾叶、黄连等草药(按病情加减),按照患者体质和病情连续用蒸汽药浴或隔日药浴的特色治疗方法,10次为1个疗程。
“蒸汽药浴法”(药物桑拿法)是将草药加热后产生的蒸汽,通过皮肤吸收传统的治疗方法。草药配方则根据病人体质,在无禁忌症情况下,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起到活血化瘀、润肤止痒、通阻畅脉、增强淋巴回流、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和消除炎症等作用。异常血液质型湿疹发病急性期、感染时禁用洗浴治疗。对异常胆液质型湿疹、异常咸味黏液质型湿疹和异常黑胆液质型湿疹治疗时,根据患者异常体液、自身体液气质和皮肤受损情况拟定专用洗浴或“蒸汽药浴法”的处方。
3.4 治疗湿疹的口服剂:治疗湿疹的口服剂在维吾尔医的临床治疗中是专用的。口服维药复方夏塔热片1日2次,每次5片;曲比亲露1日3次,每次100毫升;卡斯尼露1日3次,每次100毫升;吾西拜糖浆1日3次,每次100毫升;夏塔热糖浆1日3次,每次100毫升。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口服药物,同时将蓝堇10g、黄连20g、甘草根15g、血竭20g、大黄20g、白矾15g、罂粟子 20g、锦灯笼 15g等草药加工制成软膏,和红花油涂擦在患处皮肤上。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36愈好转标准》。通过对15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痊愈126例,占81%,显效17例,占11%,无效13例,占8%,总有效率9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失调引起的一种常见病,通过对临床15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运用维吾尔医理论辨证分型,合理选用维药,采用内外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湿疹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复发率极低。
临床采用这种特色的治疗方法治疗湿疹,关键是查出湿疹的病因,对不同的患者识别异常合力体后,对异常合力体患者使用合理的木孜其(成熟剂)和木司力(清除剂)消除病因,内外治疗结合消除病疾。
[1]维吾尔医皮肤病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 -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