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背景下提高海防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探讨

2013-01-23 06:00李洪忠刘卫明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野战卫勤伤员

李洪忠,刘卫明

实战背景下提高海防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探讨

李洪忠,刘卫明

大规模作战背景;海防部队;卫勤保障能力

在实战背景下,海防部队因地理位置特殊,担负任务特别,卫勤保障是否有力,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和作战任务的完成。尤其担负作战任务的海防部队,因防区内参战力量多、协同难度大、任务转换快、易遭敌首击等特点,卫勤保障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通过参加首长机关室内战术作业和实兵检验性演习,我们对实战背景下如何提高海防部队卫勤保障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海防部队卫勤保障特点

1.1 遭袭目标多,卫勤保障力量难以部署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看,均以海、空武器远程打击为主,实施地面进攻作战为辅。在实战背景下,敌军可能采取导弹突击、空中突袭、特攻袭扰、炮火打击、信息攻击等多种作战样式,对海防部队的炮兵阵地、雷达技侦阵地、指挥所、前沿一线哨所、独立守岛分队军事目标实施重点攻击,对防区内的大型机场、港口、油库、发电站、化工厂等民生目标实施辅助攻击,造成防区内同时多点急需卫勤保障,卫勤力量难以部署。

1.2 人员伤亡大,医学救治任务比较繁重 未来作战,敌方为了破坏、迟滞和牵制我攻势行动,可能采取反制行动,对我防区军事设施和民生目标狂轰滥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批量的伤员都要在医疗后送链中通过,对大批量伤员实施及时、合理的救治,部队各级医学救治机构的卫勤组织与实施任务繁重。

1.3 保障关系杂,卫勤指挥协调比较困难 未来作战,不同军种、不同建制的部队在防区参战,联合性特征突出且指挥对象和内容多元,保障力量和关系比较复杂。同时,战时可动员的卫勤保障资源丰富,卫勤组织指挥将包括隶属关系、配属关系、支援关系和协调关系等四种,要求卫勤指挥员既要做好自身建制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又要做好相关部队的统筹协调卫勤工作,还要组织好各卫勤保障机构的疏散、隐蔽和防卫,减少自身卫勤力量损失。指挥协调比较困难。

2 海防部队卫勤机构保障能力现状

2.1 基层卫勤领导指挥能力与作战卫勤保障需要有差距 卫生科长、医院院长和团卫生队队长主要来源是师医院和团卫生队的技术干部,虽然在医疗业务上是行家里手,但有的由于没有卫勤机关任职经历,缺乏系统的卫勤指挥培训。少数卫勤领导年龄偏大,对卫勤指挥和卫勤管理探索、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卫勤领导指挥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与大规模作战卫勤保障需求还不相适应。

2.2 卫生技术干部业务素质与完成大规模作战伤员救治任务有差距 海防部队多处经济发达沿海地市,但因受对外有偿服务条件限制,多数机构仅开展对外便民服务。且周边地方医疗机构众多,救治力量比较雄厚,医疗环境比较优越,造成多数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业务难以展开,临床经验不足。海防部队战备任务重、干部缺编多、野战指挥所训练难组织,野战卫勤保障能力难以提升,尤其是野战内、外科模块化救治能力偏弱,与大规模作战伤员救治任务能力需求有差距。

2.3 卫生装备系统化、训练规范化与平战结合需求有差距 近年来上级为海防部队配发了多类卫生装备,但因缺少规范的训练与考核标准,人装结合难。部分配备的卫生装备性能落后且耗材昂贵,如野战洗片机,洗片试剂成本非常高,无法在平时医疗工作中使用,造成装备长期闲置,未形成应有的保障力。

3 对策与建议

3.1 着力提高基层卫勤机构组织指挥能力 战时批量伤员往往突发性强、数量大、伤情复杂、危重病员多,这就要求各级卫勤领导指挥程序清楚、指挥渠道通畅、队伍训练有素。一是学理论着眼提升理论素养。针对当前部分卫勤领导不熟悉、不了解卫勤指挥理论的现状,可通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卫勤领导指挥理论素养。重点加强卫勤组织指挥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卫勤组织指挥的机构编成、情况判断、保障决心的形成、保障计划的制定、保障任务的布置落实,各部门的组织协调、物资供应等一系列组织指挥的方法学习,提升卫勤指挥理论素养。二是懂操作积极拓展指挥渠道。多数海防部队卫勤指挥手段仍依靠传统的有线电台或无线电台,信道窄易中断,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卫勤指挥成为发展趋势。如运用《野战医疗救护信息系统》抓好野战救护所展开与撤收,运用《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搞好防疫指挥,运用《卫生医疗数据系统》熟悉人员物资情况搞好指挥决策。三是重演练努力强化指挥技能。紧贴任务,按照方案计划,定期组织实兵实装模拟演练,重点抓好不同类型和样式保障任务医学救治力量的模块化抽组训练。充分利用野外驻训、濒海训练、军事演习、保障重大任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险救灾等重要时机锤炼卫勤队伍,全面提高野战条件下救护所快速机动展开与撤收、医疗后送、防疫防护、药材供应等组织指挥能力。

3.2 着力提高卫勤机构的医学救治能力 一是合理优化救治流程。将救治阶梯减少为三级。第一、二级分别为现场急救和紧急救治。主要进行自救互救和战场急救,确保能在“黄金10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包扎、止血、镇痛等处置。强调一线救治及时开展紧急救命手术,更要注重早期输液和抗休克治疗,将止血和早期复苏作为减少死亡率的优先策略。第三级为专科治疗,主要由通过空中、海上和陆地进入战场的机动卫勤分队负责实施。二是灵活运用救治模块。各级救治机构必须根据成批伤员伤情特点和救治任务的需要,运用卫勤组织与装备模块化编成的原理,建立功能单一、结构一致、通用互换的医疗组织模块和专用组织模块,形成有弹性的保障体系。把握好以外科为主、内科为辅抽组原则,紧抓危重急症和抗休克等处理环节,突出多处伤、复合伤等战伤救治,根据任务及时调整人员编组,合理搭配,实施不同救治编组,以适应伤员情况错综复杂的变化,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大批量伤员医学救治工作。三是严格遵循处置程序。实施救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各类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抢救过程应“先重后轻”“先救命后救伤”,收治伤员应遵循“先轻后重”等原则,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要在伤员伤后最短时间内迅速判断出伤情、伤部,并进行正确、规范、有效的处理,使其尽快得到确定性治疗。

3.3 着力提高卫勤机构伤员后送能力 一是牢固树立“空运后送理念”。美军空运医疗后送平台完善配套,目前已形成由救护直升机、卫生飞机、空中医院组成的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并提出“三个正确”空运后送理念,即将伤病员在正确的时间送至正确的地点接受正确的治疗。未来大规模作战伤员后送时,海防部队卫勤机构同样要树立空运后送理念,在伤员后送时间、地点上既快又准。二是周密制定后送计划。组织大批量伤员后送,伤员数量多,危重伤员多,救治环节多,后送难度大,组织指挥复杂。在组织后送时,要建立高效、通畅的后送组织指挥机构,制定周密的医疗后送实施计划。机构内部后送工作流程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大批量伤员后送科学合理,安全迅速。三是合理利用后送工具。海防部队独立守点分队多,尤其是驻独立小岛分队的伤员救治,更加需要合理选择后送工具,如驻独立小岛分队可预先配置快艇,开辟直升机起降点,必要时使用快艇或申请直升机后送小岛伤员。实行多途径后送,快速建立伤员流通通道,减少中转环节,做到快抢快救快送。

(收稿:2013-01-08 修回:2013-05-08 编校:韩纪民)

R 149

A

2095-3496(2013)03-0194-02

361003 福建厦门,福建省军区厦门警备区保障部卫生科(李洪忠,刘卫明)

猜你喜欢
野战卫勤伤员
英国装备的CH-47正在进行野战吊运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外卫勤机构配备研究
武警部队野战文化小分队『强军故事会』巡演
小小野战兵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