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从经筋论治验案举隅

2013-01-23 03:20肖红刘福水郭长青
中医药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经筋外展针刀

肖红,刘福水,郭长青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或称为“肩痹”、“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老年肩”、“肩关节周围炎”等。以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肩部经筋病变,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单侧发病,左侧较右侧多见,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本病多由风寒之邪乘虚侵入肩部,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经筋运动关节的功能失司而发病[1]。

1 经筋诊断

本病主要症状是肩部周围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重者不敢摆动患肢,抬举困难。疼痛日轻夜重,常累及颈部和上肢。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兼有阵发性刀割样痛或似肌肉抽痛,以至辗转不安,影响睡眠。或从夜间痛醒,难以入睡。晨起后,肩关节稍事活动疼痛可暂时减轻。急性期疼痛剧烈,早期患者多因肩关节周围疼痛会引起局部肌肉痉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受风着凉疼痛加重。后期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导致各方向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等活动最为严重。患者多不能指出明确的痛点,但经详细检查后,可发现在肩峰下或冈上肌附着点、肱二头肌肌键部、三角肌的前后缘、三角肌滑囊、肩峰下滑囊、冈下肌起点及小圆肌起点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患病较久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影响洗脸梳头等日常活动。患者的肩肱关节虽已“冻结”,但肩胛胸壁间仍可活动,并以资代尝肩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常造成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提肌的过度活动和肌痉挛,从而产生继发的颈、肩、背痛。疼痛期的被动运动检查可感到由于病人疼痛、肌肉痉挛所致的活动受限。冻结期的被动运动检查有一特征性的体征,即在被动运动检查终末,检查者可感到类似皮革状坚硬的抵抗感觉(终末感觉)。X线平片检查,一般无特异表现[2]。

该病的发病机理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指出的:“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因此,解除此横络的卡压是解决经筋病的关键。解除经筋粘连而形成的横络,松解强加于经脉上的结络、条琐压迫,这就是“解结”法[3]。

许多疾病可诊察出筋结病灶。而一些现代疑难病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偏头痛等可以呈现广泛性筋结病灶,因此经筋疗法即消灶理筋治疗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4]。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结合肩关节周围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查出肩周炎准确病灶。正确诊治肩周炎主要在于找出最初独立的病变,如肱二头肌肌腱炎、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炎等[5]。查找方法除了需要医生仔细诊察、寻找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外,还要采用运动试验,观察主动、被动和阻力运动对疼痛的影响。如冈上肌肌腱炎表现为上臂外展60~120°内疼痛最明显的特征性疼痛弧;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表现为抗阻力屈肘时肱骨结节间沟部疼痛加重;肩峰下滑囊炎表现为肩关节主动或被动外展、外旋时肩峰下疼痛。病灶即是指此最初独立病变而言。首先查出病灶,然后找到这些病灶上疼痛最集中、敏感点1~2个,即主要致痛点、粘连点,该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以其为主穴。它们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多位于肌腱韧带起止处、肌腱或腱鞘经行骨性管道及与滑囊紧贴处。肩前主要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经行之结节间沟,以及喙突外缘和下缘的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喙肱韧带起止点;肩外主要在肩峰下滑囊,其浅部为三角肌,深部为冈上肌肌腱止点;肩后则为关节盂后结节肱三头肌长头起止点[6]。

还要根据经筋辨证,活动时最痛点在前,病属阴筋,主要是手太阴筋;痛在肩端下缘,病属手阳明和足太阳筋,二者均结于肩髃,痛在肩后,与手太阳筋相关,因手太阳筋循行肩后。肩关节前缘疼痛,上肢抬举困难,属手阳明之经筋病症;肩关节外侧(中线)疼痛,外展困难,属于手少阳之经筋病症;肩关节后缘疼痛,内收困难,属手太阳之经筋病症。

2 综合治疗

2.1 针灸

经筋病的治疗特点,取穴主要以痛为腧,如《灵枢·卫气失常》:“筋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灵枢·经筋》又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并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结合肩关节周围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查出肩周炎准确病灶。然后找到这些病灶上疼痛最集中、敏感点1~2个,即主要致痛点、粘连点,该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以其为主穴。进行针灸或针刀治疗。

取穴除以痛为腧外,关节附近选穴是个关键,其中尤以经筋结为要。上肢的经筋病变一般采用寻摸按压,活动患处等方法检查。主要叫病人活动肩关节,活动时最痛点在前,病属阴筋,主要是手太阴筋;痛在肩端下缘,病属手阳明和足太阳筋,二者均结于肩髃,痛在肩后,与手太阳筋相关,因手太阳筋循行肩后。此外尚可选肩髃、天宗、曲池、阳陵泉等经穴。

治病必求其本,还要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结合不同腧穴功用特点,辨证取穴。

1)肩关节前缘疼痛,上肢抬举困难,属手阳明之经筋病症,取患侧肩髃、巨骨、曲池、手三里穴;2)肩关节外侧(中线)疼痛,外展困难,属于手少阳之经筋病症,取患侧肩髎、臑会、外关穴;3)肩关节后缘疼痛,内收困难,属手太阳之经筋病症,取患侧肩贞、臑俞、天宗、后溪穴。

针刺方法:寻找痛点即阿是穴(可以不止一个,如痛点广泛取2~4点)采用齐刺法,最痛点常规消毒后,根据部位深浅选择直径0.35mm、长40~75mm毫针,以指切法进针,得气后以该进针点为中心,在其上下或左右1.5~2.0寸处呈45°。角加刺两针,三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配合肩三针,同时根据疼痛部位及经脉的循行部位,辨证取穴。得气后留针20~30min。同时点刺肩井穴,天宗穴均不留针(注意肩井穴严格掌握针刺深度)。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1~3个疗程。

2.2 走罐拔罐

在病变经筋外层的皮部治疗,可走罐、拔罐。走罐、拔罐能够吸拔沉滞于脏腑、经脉之阴寒痼冷从皮肤、腧穴而出,并对局部筋肉有按摩作用,促进气血对筋肉的荣养。走罐部位以肩部疼痛处皮肤为主。以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驱除痼冷。

方法:先在肩部皮肤,涂上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患肩先走罐,再留罐5~10min。

2.3 针刀松解

针刀具有松解粘连、疏通经络、解除痉挛等作用。针刀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结合起来,用刀的切割解除粘连及结疤的机械性压迫,刺激局部小血管扩张、血流向松解部位灌渗,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恢复了病变部位的功能。大多数患者针刀治疗当时就可有不同的症状缓解。针刀治疗省时、省力、省钱。但针刀治疗一定要熟悉解剖知识,避免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针刀治疗当天不要洗澡,以防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凉,并适度锻炼,不要过分劳累。

方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握住患侧肘部,被动活动患肩,找出被动活动时的最明显疼痛点和压痛点1~4个,用紫药水作好标记。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对于部分疼痛敏感患者可使用局麻。取10mL一次性注射器1支,利多卡因稀释至1%,术者左手拇指触及患者疼痛点和压痛点,右手持注射器直刺深入,回抽无血,缓慢注射,浸润麻醉。取汉章4号针刀,将刀口线与肌内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患处的压痛点,垂直于皮肤进针,直至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2~3刀,出针刀,贴创可贴。5~7天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必须熟悉局部解剖,避开体表的血管、神经;在深层组织要边探索边进针,如针刀碰到神经时患者诉有麻木、触电感,如碰到血管则诉疼痛,此时应轻提转刀锋,稍移动刀锋1~2mm再继续进针刀[7]。

2.4 配合推拿按摩

推拿治疗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松解粘连的功效,对止痛和松解孪缩或枯连组织,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一般应先治痛,后治功能障碍。当症状以肌肉痉挛和疼痛为主时,宜解痉止痛,手法应轻柔和缓。

方法:在针刀治疗结束以后,让患者取较舒适的坐位或卧位,患肢外展,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握住上臂外展平肩,另一手在患肩先用手法推拿按摩,主要手法为摇肩松缝,顺经点络。医者先用掌指揉动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三角肌,力度适中。之后采用弹拨手法,医者按肌肉走行方向点按、弹拨冈上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充分放松软组织。医者掌揉患肩部,继之叠手掌心按压冈上肌止点处,再双手掌在患肩前后揉搓,掌压、指压、指揉及弹拨手法治疗重点作用于三角肌。以病人的耐受力为限,最后以数次外展患侧肩关节结束,要注意不要用粗暴手法,共计30min,每2日1次。

2.5 功能锻炼

经此治疗,肩关节周围大部分粘连软组织松解后,必须进行功能锻炼,将部分未松解开的粘连组织拉开,才可完全治愈。方便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爬墙法”,主要是外展活动:患者距墙面30cm侧身而立,与墙面成90°,以患者头部抵住,患肩尽量外展,前期嘱患者将患肢外展上举一定程度,此时患者自觉疼痛不能继续上举即可,患者手指触及一面墙壁可做标记标明高度,后利用墙壁为支撑,加大肩关节活动度数,争取手指所达墙面的高度每日都有所进步,功能锻炼应贯彻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如此反复按压5~6次。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每日锻炼的次数,每锻炼2~3天后可逐渐加高标记的高度,大部分患者经10多天的锻炼后,肩关节上举后伸功能恢复正常,小部分患者坚持锻炼即可痊愈。

3 病案举例

王某某,女,51岁,2012年5月l日初诊。自诉半月前因劳累后感受风寒而致右肩部酸痛,夜间尤甚,难以入睡,肩部活动受限,不能梳头、穿衣。经贴敷止痛膏治疗未效,近四天来肩部疼痛加重,且连及上臂,右上肢活动不灵活,抬举困难。检查:右肩前外侧压痛,肩关节外展70°,前屈70°,后伸20°,后伸内旋时右手手指仅能触及第五腰椎。X线摄片检查:右肩关节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尺部沉取无力。诊断:肩周炎(右侧)。证属肝肾不足,寒湿阻滞。治宜温经散寒,滋补肝肾,舒筋通络。取穴:寻找痛点即阿是穴(右侧)、肩髃(右侧)、肩髎(右侧)、肩贞(右侧)、臂臑(右侧)、曲池、外关、合谷、条口透刺承山(左侧)。操作:阿是穴(右侧)、肩髃(右侧)、肩髎 (右侧)、肩贞(右侧)用齐刺法,其余穴位常规刺法。深刺并施温补法,以散寒湿之邪,补肝肾之不足;再用电针刺激及TDP照射局部,以舒筋活血通络。然后,患肩局部走罐,再留罐5min,以散浅表之寒邪。每次治疗30min,隔天治疗1次。再然后进行针刀治疗,在肩部痛点明显处,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刀口线与三角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针刀在该处作纵行疏通剥离。如刀下感觉硬结,可作切开。另在冈上肌、冈下肌腱缘纵行切开2~3点。术后伤口用创可贴包扎,48h后去除。每周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针刀治疗结束以后,让患者取较舒适的坐位或卧位,患肢外展给病人按摩肩部。最后,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暖,多做“爬墙”、“摇肩”等功能锻炼。经5次治疗后,上述诸症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4 小结

肩周炎的病机实质是“经筋病变”,当经筋结聚部位(即肌肉起止和交汇点)因外伤后遗、积累劳损、气血不足而复感外邪,影响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即可导致肩关节动态平衡失调而发为本病。

至现代临床则将“输”引申理解为压痛点。这种取穴原则开后世“阿是穴”应用之先河,至今仍是治疗各种经筋病行之有效的方法。经筋的病候,实质上就是经脉所属的筋肉系统的症候群[8]。毫针配合推拿与针刀治疗肩周炎简便易行,治疗时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肩周炎的病机关键是“不通则痛”。“以痛为腧”属近部取穴,通过引“气至病所”,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故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辨证取穴,标本兼治,对于病程较长的顽固性患者还可以选择针刀以加大刺激量,充分松解粘连组织;配合手法、功能锻炼,通过肩部肌肉、关节的运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再次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9]。

[1]陈晓莉.经筋理论的临床运用[J].陕西中医函授,1993,16(4):32.

[2]闵本初,杨礼淑.肩凝症小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20(4):87.

[3]王荣贵,张恩达,韩国刚.长圆针疗法治疗肩周炎50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43.

[4]田丽芳,钱中华.经筋疗法临床应用举隅[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7,4(2):35.

[5]唐农轩.有关颈肩痛问题的研讨[J].颈腰痛杂志,1999,20(3):234.

[6]刘辉.“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J].中国针灸,2007,27(7):511.

[7]王建.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按摩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96例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54 -3355.

[8]盛国滨,陈剑,王静.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2,40(1):112 -113.

[9]王顺勇.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6例[J].中医研究,2011,24(8):68-69.

猜你喜欢
经筋外展针刀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