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22 19:50李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2期
关键词:护士长层级手术室

李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州市人民医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医院,有10个层流手术室, 每年平均手术量达6000余台。护理人员包括主管护师、护师以及护士一共有18人, 其中, 主管护师8人, 护师8人, 护士2人。根据层级管理的模式, 护士长1人, 高级责任护士5人, 初级责任护士6人, 培训护士6人。18位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0±1)岁。

1.2 方法 ①层级架构 按照层级管理的模式, 将护士由上至下分为了四个等级, 主要是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轮转护士)-助理护士(培训护士)。②工作模式按照层级管理的目标, 在每台手术中分别由一位高级责任护士或者是初级责任护士(根据手术的规模而定)带领一位助理护士进行手术中的护理工作。具体工作安排流程是在手术之前一天由指定的责任护士向下级护士进行明天手术中的工作内容安排, 叮嘱其在手术中专心学习, 手术过后要写工作总结。不仅如此, 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以及下级护士的工作状态, 高级责任护士需要每周对下级护士的工作总结进行检查, 检查的重点在于对新的手术以及新的医学技术的总结学习, 从而保证手术室内护士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③定期考核 为了促进层级管理模式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专门建立了考核标准, 旨在通过评分来将护士们的工作加以量化。考核方式分为理论知识的考查以及专业技能的考核两个方面。其中理论方面主要以护士们对解剖、手术室环境管理以及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和应急协调为考核重点;至于专业技能则是对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手术体位的安置以及贵重手术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方面的掌握熟练程度进行评估。理论方面的考核由护士长统一安排考试, 实践方面的考查则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对下级护士的考查。最终由护士长将考核的成绩一一填写在每一位护士考核手册上加以记录。

2 结果

实施层级管理后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均有极大的提高, 具体数据显示为:在手术中保证器械准备完好率在层级管理模式实施之前平均为(72.3±10.5)%, 而在层级管理模式实施之后, 护士对于器械的完好准备率达到了(88.3±13.6)%, 平均增长了11.35%; 在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中,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的完善率分别为(68.1±6.4)%和(87.5±13.8)%, 其技能的增长比率为19.26%;而对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技术的掌握, 层级管理前后护士技能的评估结果分别显示为(70.2±7.3)%和(90.4±10.5)%, 增幅为19.26%;至于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的巡回配合的能力, 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护士的配合能力由最初的(75.6±8.4)%增长到了(92.3±13.2)%, 增幅为13.02%;层级管理模式的推行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最为明显的改善便是司械的配合能力, 由最初的(72.8±2.8)%增长到了(94.5±9.6)%, 增幅高达26.55%。由此可见, 实施专科分组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后护士的实践技能明显提高, 实施前后比较, 均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上述数据得知, 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更有效果的将每一个层级护士每一道工序中的具体工作贯彻到实践中。举例来说, 在实际的手术中, 均是由高级责任护士以及初级责任护士两两进行把关监督助理护士完成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 从而使护理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 在护士管理之中实施层级的管理模式, 在外部敦促护士提高其护理技能之外更加能够从内部激发护士的潜在能力, 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层级管理提升模式充分调动了各级护士工作中的主动性, 从而促使其满怀热情积极地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之中, 提升其专业以及职业的成就感。这样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管理模式使得手术室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秩序化,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术中的护理质量, 因此, 应当大力推广层级管理这一模式来促进医护工作的提升。

[1]徐芳,陈洁.APN分层排班法在优质护理病区应用的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32):146-147.

[2]吕时花.放疗科护理工作的层级管理.护理学报, 2011,18(14):32-34.

猜你喜欢
护士长层级手术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士长领导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等 你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